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就是以记录、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为职业的专业人员。可是,现在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有何为证?据新华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从深圳、广州、上海兜了一圈回来称,那里的记者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那就是“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编书稿,四流记者搞报道。”笔者认为,这段顺口溜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足以证明确实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  相似文献   

2.
一位朋友在地方科技报社供职。一次在与笔者谈起对眼下的一些科技新闻的看法,他坦诚地说:“一般而言,科技记者对一些重大项目的报道措词用得较为准确;然而对一些基层单位的一些项目鉴定评审会的报道,这里面的水分有时就很大。”如一些科技新闻,写起来动辄就是“国内首创”、“世界一流”、“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似乎不这样写就不足以突出该新闻的重要性。倘若细究,这些新闻事实恐怕离“一流、首创”差距甚远。要杜绝这种“注水”现象,笔者以为,首先是科技新闻记者必须要对该科技成果有准确无误的了解,对每一项你所报道的科研成果都要认…  相似文献   

3.
产业发展需要“高调”过节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职业吸引力调查:记者——失落的无冕之王》一文,本次调查显示,5%的公众将自己不选择做记者的原因归结为“记者门槛太低,良莠不齐”。18%的公众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记者职业。文章称,记者行业内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暗,在职业选择日益丰富的今天,记者若不恪守行业的道德准则、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离社会公众的尊重会越来越远。另外,台湾“1111人力银行”9月31日也发布了一项针对560多位记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有高达63.74%的台湾记者想要转业。这就是今天的现实,记者这一职  相似文献   

4.
过去许多年,新闻工作者深入调查,深入生活,有着很好的传统。但是,这些年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媒体增多,特别是网上新闻的出现,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记者不出门也知天下事”,一些新闻工作者离实际远了,离基层远了,离群众远了。因此,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5.
近来新闻界流传一首顺口溜:“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会上泡,四等记者傻写稿”,虽事出有因,但未免“一竹竿打了一船人”,失之偏颇。不过,新闻界在市场经济这股浪潮冲击下,的确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注意。比如,有一批记者、报人下海经商,他们与编辑、记者业务脱钩,或投身证券交易,或开办饭馆商场,或兜揽广告业务。这无可厚非。但确有少数记者、报人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有点风来倒去。像近年来有些企业请记者赴会,出现了“五包”现象:包吃、包住宿、包旅游、包飞机票和送红包。有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有一次去某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记者除宴请外,送每人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尽快为本报提供一些有分量的又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字稿件和照片。要想同时达到这一目的,在实践中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多培养一些具有多面手的记者。正如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同志在一次评报栏中所称赞的:继一些同志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双枪将”。我觉得“双枪将”的含义是很深的,它要求记者既要有强烈的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7.
据说,有一位企业经理在请记者吃饭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记者的价值不就是一顿饭加一瓶啤酒吗!”听了这话,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记者都会感到愤慨。但是看看我们记者队伍中某些人的行为,也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的反思。有些记者采访,无汽车不去,无“油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拍出的照片不够好,那说明你离炮火还不够近。”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这句话,激励着无数敬业的记者去义无反顾地追寻新闻的终极规律:真实性与时效性。但是,这也无可避免地使记者成为一种危险的职业———离炮火越近,也就是离危险、离死神越近。卡帕本人生命的终结,就是因为他在战地采访时踏响了地雷。据美国一个名叫“保护记者委员会”的民间组织前不久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2002年,全世界有19名记者在执行采访、报道任务期间遇害,另外17名记者的死因虽未完全调查清楚,但他们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采写的报道招致报复…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说过,干记者这一行要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特别是要甘当“草鞋记者”,这是当好记者必备的条件之一。记者的主体参与意识就是同党和人民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就是用手中笔为受众服务,为推动社会进步鼓与呼。“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善恶忠好,有人命关天。”这位老前辈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并非小事     
某报有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士兵与一座金矿》,由两位作者署名。这篇报道的结尾处写道:采访结束,再次看了看这位曾被“埋”在金矿之中的普通士兵,“我想,泰戈尔说得好……”明明是两位作者合写的报道,作者怎么成了“我”?读者应该把这个“我”看成两位作者中的哪一位呢?有一些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或特约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记者看到”、“记者发现”这样的字眼。读者读这样的报道时,难道会对那位在稿件上署了名的通讯员视而不见吗?这问题其实好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合写报道,若文中需要作者出现,…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以其视听兼备、图文并茂、传播迅速等独特优势,已成为广大老百姓每天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粮”。有深度、出精品、提高电视新闻质量更是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电视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文字、画面“两张皮”,采访不到位,稿件质量不高以及前期采拍和后期制作配合出现脱节,经编辑播出后的稿件不能真正体现记者最初采访意图等情况,最终使记者的采访“劳动”成为一种“盲目辛苦”。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有一些“编辑意识”。记者的“编辑意识”指的是:记者在采访…  相似文献   

12.
“吃界”辩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竞引起另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是新闻单位内部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准吃界”。所以,那位记者的责怪好像也不无道理。究竟“吃界”对不对呢?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机构的设置,大都和党政机关对口。落实到记者就是分兵把口,“诸侯割据”。分兵把口有好的一面,新闻单位便于全面反映各条战线上的情况,不致于漏报比较重要的新闻。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是只和“上”头对口,势必会疏远“下”头,从而出现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的现象。二是记者长期分管一个行业、系统的报道,就只对这个行业系统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不熟悉整个面上的情况,不熟悉全局工作的进展情  相似文献   

13.
记者见证中国历史,《中国记者》见证记者的历史,这是我们组织这组稿件的初衷。编完最后一位记者黄燕的稿子,我们数了一下,这组手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激情”,原稿中出现100多次。在这个激情年代,有多少记者就有多少激情。 我们还数了一下,写来手记的记者不多不少正好十六位,所以总标题叫《十六大上的十六位记者》。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15.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25):14-14
“离布什远点,你就不会有事。”报道“北约峰会”的一位记者说,布什“反恐”的结果不是减少了恐怖主义,而是让恐怖主义与布什如影随形。北约峰会6月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爆炸及袭击事件接连不断。“平均每3个伊拉克人,就有1件武器。”日内瓦国际研究学院的一项调查说,伊拉  相似文献   

16.
记者,是“跑码头”的。尽管有“红派司”,有优先购买车船票的规定,但也未必时时畅通无阻。有一位资力不算浅的记者不久前告诉我,一次因急事必须赶往某地,但就是用记者证也买不到当班的船票。为了不耽误公事,只得出高价向票贩子买了一张船票,匆匆登船而去。记者本人买高价船票,也许是个別的;至于记者所见所闻,这就更多了——在开往苏北青龙港的客轮上,一位坐在五等舱(即散席)的老大爷自言自语地说:“总算回去了,搞张船票真不易啊!”旁边一位妇女听了凑上前问:“老伯伯,你这船票是‘黑市’买来的?”“是啊!”“多少钱一张?”“15元!”  相似文献   

17.
这里说的新闻官僚主义,是指某些新闻工作者在采编活动中的恶劣“官气”。新闻采编是记者编辑的本分,本来无“官气”可言,但近年来,新闻官僚主义现象在一些记者中确有滋长蔓延之势,不可等闲视之。谓予不信,请看例证: 某些记者“官样派头”,人马未动,官衔先行。胶东某市曾接到省里某部门通知:本月×日,某报某主任要到你市“考察”,由省里陪同,请做好准备。结果市里马上组织秘书班子挑灯夜战准备好了一大课材料。几天后这位主任大驾到了,原来所谓“主任”就是“主任记者”,所谓“考察”就是采访,所谓“省里陪同”,是这位记者在省某部门工作的一位熟人。又如,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尽快为本报提供一些有分量的又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字稿件和照片。要想同时达到这一目的,在实践中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多培养一些具有多面手的记者。正如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同志在一次评报栏中所称赞的:继一些同志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双枪将’。我觉得“双枪将”的含义是很深的,它要求记者既要有强烈的新闻事业心,还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当然,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对于“双枪将”  相似文献   

19.
千万别唬人     
有一次,听说某大报的某记者通过某上级机关给下面打电话,说将于几月几日要到某地找当地领导“考察”!于是乎,该地有关部门自上而下做了认真准备,从“汇报”材料到接待方案,安排得很是周密。果然这位“考察”者在上面某机关一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了。来人是一位年轻记者,任务不过就是一般采访。因有“考察”之说在先,又有上面的人陪同,下面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