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德华 《兰台世界》2012,(12):38-39
子思学派是先秦儒学中介于孔孟之间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本文驳斥了孔繁、高专诚等学者否定子思及其学派存在的观点,认为子思及其学派不但存在,而且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子上考     
孙德华 《兰台世界》2012,(15):50-51
子上是子思之子,本文通过对其身世、事迹的考证,认为他承其家学,受父亲子思的影响很大,受到子思的深切教诲,是子思学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3.
殷璠是唐代文学家,他辑选盛唐时期广为流传的诗歌,编为《河岳英灵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在书中,殷璠表达了独特的论诗观点,对各诗人的评论也较为中肯。《河岳英灵集》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由二卷本演变为三卷本。介绍并列举了现存于世的宋刻本及明、清刻本等古籍版本,对《河岳英灵集》古籍版本的著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现存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以下或简称《华化考》)稿本资料包括以下十一种:提纲本一册;"西域华化考史料"三册;"元西域人华化考馀料"一册;散稿若干页;"元事杂抄"一册;"赡思遗文"一册;"证类本草海药辑、李珣海药本草辑"一册;《元西域人华化考》油印稿本上下册(复印本);《元西域人  相似文献   

5.
隋唐以至两宋的二陆集均有散佚,宋代流传的陆机集属重辑本;相较而言陆云集尚存其主体,且少见于类书和总集称引,反映了两集流传境遇的差异。宋华亭县学本陆机集据重辑本而刻,而陆云集则据内府藏残本而刻,遂为二陆集祖本。明陆元大刻《晋二俊文集》据宋本重刻,但经过校订而失宋本旧貌,明代流传二陆集诸本均主要自陆本而出。经比对,清影宋抄本《陆士衡文集》基本据宋刻原本而抄,自内容而言可视为宋本,故与《宛委别藏》本相比更具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6.
稼轩词有四卷本和十二卷本传世,当代学者以现存版本推论其旧有版本,认为南宋以来流传的就是这两个系统的版本。但是,宋元明最流行的本子却不是四卷本和十二卷本,而是包括全部稼轩词的足本。理宗时编成的《辛稼轩集》所收的就是此足本。明人词选也依据这个全集本,而李濂批点本及毛晋合并本都据全集本校订了某些异文。本文通过对全集本的考索,论证了稼轩词异文的源流,并辑出佚词二首。  相似文献   

7.
张伯行注解、续编的<近思录>读本为世人所重,大兴闽学的正谊书局重刊之;江永<近思录集注>在清代后期颇具影响,金陵、浙江、江苏、湖北、江西、淳文、广雅等官书局刊梓传播,裨益于世道人心;云南书局重刻<五子近思录发明>.同光年间形成了官书局传刻<近思录>整理本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此书的推广普及,形成了<近思录>传播的小高潮,也为国势衰微中的清末文化平添了几分亮色.  相似文献   

8.
张升 《图书馆杂志》2001,20(7):55-57
胡道静先生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富有学术价值》一文中指出:《存目丛书》所收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为明张四维辑、盛时选校刻的《永乐大典》辑本,学界一向认为辑《大典》佚书始自清朝的看法是错误的。这一发现,推翻了乾隆以来关于《大典》辑本产生时代的错误认识,对我们研究辑佚学及《永乐大典》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胡先生关于此书的介绍比较简单,而各家目录对此书的著录又颇多矛盾之处,因而有必要对其版本及流传情况作一番梳理,以期引起学界对此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于陵子》托名战国时期齐国隐士陈仲子所撰,虽出自后人伪撰,但书中保存了陈仲子的诸多资料,对其文献价值应给予关注。《于陵子》现存最早版本为明《秘册汇函》本,乃《于陵子》后世各版本之祖本。文章对《秘册汇函》本及后世诸本进行梳理、考证,以明晰《于陵子》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0.
古代小说序跋与诗文序跋产生时间应相差不大,现存的《毛诗序》一般认为是汉儒毛苌所作,而现存最早完整的小说序跋性质的作品是刘歆的《上山海经表》,二人生活大致同时。不过,《汉书·艺文志》称":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认为《毛诗序》渊源于子夏。汉代以后的学者,大多相信子夏曾作有《诗序》。宋洪迈《容斋随笔·子夏经学》(续笔卷十四)":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  相似文献   

11.
韩进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7):137-141
《清河书画舫》是明代张丑的一部知见书画目录书。该书现存诸本有十一卷、十二卷和十二卷附补遗三种卷次面貌,代表其撰著流传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前两种较接近张丑原稿,但一直为学界所忽视;第三种以清池北草堂刻本为代表,成为乾隆以后的通行本。通过系统的版本调查和研究,蠡清《清河书画舫》初撰本、增订本的面貌,钩稽出通行本的校刊经过和流传脉络。  相似文献   

12.
唐人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原本在流传过程已经亡佚,今本可能是元人从《乐府诗集》中辑出.由于句读误断的原因,今本尚有若干失辑的文字,这些文字就保存在《乐府诗集》中.今本《乐府古题要解》,在毛晋刊本及其衍生的其他刊本之外,至少还有两种明抄本存世.持校毛晋刊本与无锡市图书馆藏明抄本,可见明抄本保存不少异文,具有相当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的《子夏易传》《丁氏易传》《韩氏易传》内容几乎相同,《子夏易传》作者归属问题和三传相似文本价值问题历来存有争议。古今学界多以为《子夏易传》作者为汉韩婴,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出土文献认可子夏的著作权不宜被轻易剥夺。本文重点对马氏所辑三传文本作比勘辨析,发现《韩氏易传》除包含《子夏易传》佚文外又有重要增补。三传的关系应是《子夏易传》传至汉代被丁宽、韩婴等人继承,二人有所增益后形成各自的定本。马国翰将《韩氏易传》单列为一传尚可,然《丁氏易传》与《子夏易传》近乎一致,全部照搬有徒充卷帙之嫌。  相似文献   

14.
《梁昭明太子文集》乃宋人据它书辑出萧统诗文的重编本,重编在南宋初年,且并未参据《玉台新咏》。刘世珩影刻之宋淳熙本仅载刘孝绰集序,但据所载萧统诗文作于普通三年前后者均有,断定不属于刘孝绰编本系统,也再次佐证出于宋人重编。现存刘世珩影刻及盛宣怀重刻之两部宋淳熙本,存在文字、卷首序篇目等差异,前者属淳熙早期印本,后者则属后印本。明本萧统集均源出周满本,宝训堂本乃据周满本重刻,而《萧梁文苑》本、张燮本又增益其它篇目。其中《萧梁文苑》本存在篇目误收的情况,相较而言不及张燮本严谨。清康熙刻释行景注本《六律六吕文启》颇具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现存司马光文集的各种主要版本的源流作了详心的分析考述,现存各种版本司马光文集均出自司光的自编集,由于刊刻情况有异,从而形成了该文集的三大系列,《传家集》80卷,《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80卷,(四部丛刊初编影宋刻本),《增事马温公全集》116卷(有日本内阁文库藏书),其中《传家集》流传最广,明,清两代递有重刊,抄录本,其余二种均一本单传,三种版本文集的收文有较大差异,表现在收文类别与收广数量方面,尤以《全集》的差异特别明显,从文献学角度来看,三种版本之间的差异正好体现出其辑佚,校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檀晶 《图书馆杂志》2006,25(4):69-73,28
陆云作为西晋代表作家之一,其文集的版本流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宋代徐民瞻搜集整理的《晋二俊文集》本《陆士龙文集》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宋版书之一。有明一代对陆云文集的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清人和近现代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其作品进一步整理,从而使其作品得以更好地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问世之初并无刻印,仅靠抄写流传.小说以丑示丑的表现方式,使《金瓶梅》的流传和刊行尤显曲折.在长期而艰难的传播过程中,《金瓶梅》由原创稿本逐渐发展为文本与评点的结合本,大致形成了词话本、崇祯本和张评本等较为复杂的三个版本系统.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金瓶梅》十三种、八个版式,分属于“张评本”和“词话本”.其中,不乏颇具文献价值的珍善本,为《金瓶梅》“瓶内”“瓶外”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多种文本.  相似文献   

18.
《涵芬楼烬馀书录》著录的张隽刻本《近思录》为“正德刊本”,实为明崇祯九年刊本.《贩书偶记续编》著录的李文炤集解《近思录》为“乾隆间四为堂刊”,当为雍正十二年四为堂刻本.江永《近思录集注》嘉庆十九年王鼎校刊本,《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的著录不妥.江永《近思录集注》同治八年江苏书局刻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著录为“清光绪八年应宝时特刊本”,有误.蔡模《续近思录》十四卷,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著录的书名、卷数皆误.  相似文献   

19.
刘斧,北宋时期重要文言小说家,编著有《青琐高议》、《青琐摭遗》、《翰府名谈》等文言小说集,都程度不同地在流传过程中散佚,学人对其佚文已有所收辑。其中程毅中先生辑有36则,载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青琐高议》之后;李剑国先生《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辑126则;赵维国先生《〈永乐大典〉所存宋人刘斧小说集佚文辑考》(载《文献》2001年第2期)辑有7则。此检索诸书,复寻得佚文二十馀则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清人严可均所辑《全梁文》卷九,收录有《赠江子一子四子五诏》,归于简文帝萧纲名下。考察江氏昆仲牺牲之时的战争形势,以及台城陷落后,梁武帝萧衍与侯景彼此之间的态度,则基本上可确定此诏书当为萧衍所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