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旭 《记者摇篮》2014,(1):62-63
纪录片的题材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历史、军事、传记、时政、社会类等。社会类纪录片又大致可分为人物、文体、日常生活类等。笔者就仅以社会类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提出观点,这就是:要以小见大,从细微处见精神。社会类纪录片,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类纪录片取材现实生活,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怎样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入手,在片子中体现时代的脉搏、人生的真谛,用高尚的情操和向上的精神去感染受众,  相似文献   

2.
何煜 《视听纵横》2002,(3):47-48
90年代以来,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献纪录片大量涌现。主要涉及两类题材:一种是以历史伟人为主的传记,如《毛泽东》、《朱德》、《邓小平》、《丰碑》(电影)、《周恩来》、《刘少奇》和《李大钊》及电影“伟人系列”等。  相似文献   

3.
台湾著名纪录片人李道明先生曾把纪录片分为四类,即旁白、解说加画面的“主观式”纪录片、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纪录片、既无旁白也无解说和采访的“纯观察”纪录片以及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纪录片.我认为上述认识仍停留在操作的层面上,而要在更深的层面上认识纪录片一切问题的关键,即搞清纪录片人到底是什么角色,比如他与拍摄对象的关系、与观众的关系、他在纪录过程中和纪录片有什么异同等等,这才是认识纪录片的正途.本文结合《舟舟的世界》对此展开议论.  相似文献   

4.
历史题材纪录片是将历史史实与影像语言高度有机融合的电视样态,近年来,随着纪录片行业的迅速发展,历史题材纪录片也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中找寻到更具意义的生命坐标。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恶魔的饱食》为例,对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当下如何体现其生命力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一《草台帮的头家》是泉州电视台新近创作的一部反映闽南拍胸舞等民间古老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危机的纪录片,该片获得2004年福建省广播电视社教节目评比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4年第四届”中华荟萃”节目评比一等奖。纪录片《草台帮的头家》拍摄之前,编导关注了许多年,虽然开机拍摄只用了4个多月,剪成了这个不到30分钟的片子。实际上,就纪录片前期拍摄而言,当我们扛起摄像机开始纪录的那一刻,就有了编导的主观意图。纪录片题材的选择也许就是编导的喜好,题材的选择便是编导主体意识的最初体现。泉州古城是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李政 《视听》2016,(7):135-136
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近几年层出不穷,对于如何讲好中国好故事、重构中华民族的文化系统、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基础。本文以纪录片《记住乡愁》为例,从题材选择、解说词设计、画面选取、适当"搬演"几个方面,浅析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制作的一般模式,为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导演和编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培 《传媒观察》2006,(6):47-48
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荣获2005年度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十佳”长片奖,今年五月又送评中国“金鹰奖”。南京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获得2006年度江苏省“金凤凰奖”一等奖。这两部反映同一题材的纪录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及意义 在众多的电视类别中,自然类纪录片通常被赋予了更多的科普功能,人们通过观看这类纪录片,了解天文地理、动植物的各类科学知识并从中获得启迪,因此对自然类纪录片的研究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从国内纪录片来看,2001年开播的《发现之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其制作的科学纪录片质量上乘,受到电视观众与纪录片界的双重关注与认可.近年央视开播的《地理中国》也是这类纪录片,但明显的是,国内纪录片还是更加擅长制作人文社会类的节目,怎样将科学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从全球范围来说,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美国探索频道、英国BBC为代表的国外制作机构显然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如何通过纪录片建构、展现世界遗产如今的生命与活力,呈现多维视角的艺术观照与艺术真实,从而讲好有关世界遗产的“中国故事”是当下世界遗产题材纪录片创作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纪录片《瑰宝-文化自然遗产在福建》《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福建篇为例,简要分析这类纪录片的艺术表达和叙事技巧,关注其宏大叙事中的“微观照”,探索同类题材纪录片创作切入点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主题类纪录片的创作,历来是电视创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类纪录片如何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如何将重大时政题材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本文以反映老英雄张富清先进事迹的纪录片《本色》为例,探讨了主题类纪录片国际化表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旭 《东南传播》2018,(5):94-97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成为我国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题材。从央视1980年版《丝绸之路》开始,一大批以丝路为话题的纪录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丝路热"正在成为汇聚世界目光的国际文化交流新风尚,涉及内容、关注角度丰富多样的丝路题材纪录片成为传播丝路文化、展示中华民族辉煌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丝路题材纪录片在创作历程、主题特征变迁以及纪录片在叙事环节当中的叙事视角、声画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探讨丝路题材纪录片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吉平  刘昭 《传媒》2019,(2):67-69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使得新丝路题材纪录片跳出了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范畴,更多的关注当下丝路上正在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人文往来。《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一带一路》等纪录片,在宏观层面弘扬协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微观层面上则展现了丝路沿线人民勤劳、勇敢、拼搏的人性之美,承担了解读“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丝路精神的时代使命。跟以往丝路题材纪录片相比,新丝路题材纪录片具有一种新的美学意蕴构建。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张元以《流浪北京》这部片子,给纪录片制作们吹来了一股新风。该片在内容上展现非主流生活方式,形式上多采用长镜头、跟拍、同期声等纪实手法,所营造出的一种空前的真实感,在当时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很多人在回顾历史时,都不约而同地把这部片子看作是“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轫之作。自此以后,像孙增田、吴光、康建宁、蒋樾、段锦川等骁勇健将,纷纷涌现;而“新纪录运动”的精椠佳作如《沙与海》、《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彼岸》、《八廓南街16号》、《阴阳》等也是层迭继出,开创出了一个所谓的“新纪录运动”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纪实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 ,1 991年出现的《望长城》是一个现代标志。它对电视界的震动是巨大的———“这一声呐喊给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带来勃勃生机 ,使其向现代纪录片的品味大大地跨进了一步”① 。它一扫我国电视纪录片过去画面加解说、“随心所欲”和“全知全能”的作风 ,开始用镜头说话 ,开始了纪实手法的成功运用。人们称这是纪实美的回归。此后 ,崇尚纪实风格 ,崇尚纪实手法 ,逐渐成为整个纪录片创作的追求和特征。由于纪录片的推动 ,纪实手法也越来越受到了其它的电视节目的青睐。大量的同期声、跟拍、长镜头等的运用 ,纪实手法几乎…  相似文献   

15.
以真实再现客观现实为特征的纪实手法,正在成为我国电视纪录片(又称专题片)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相对于画面配解说的传统创作方法,这无疑是一大突破。如果说,《望长城》是“真正自觉地走进了”纪实手法的“新天地”,那么,去年底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毛泽东》,则标志着这种创作方法正在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回家》在1995年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最佳纪录片自然科技类“金熊猫奖”.《回家》讲述是一只名叫“高高”的大熊猫因病被人们收养,在保护区管理所和人们相处了两年以后.于95年春天放归大自然的故事.在电视节上,有国际评委认为,这部片子“以独特的视角,拍出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令人感动.”有人问我,是怎样想到要拍这么一部片子的呢?  相似文献   

17.
严格地说纪录片的历史始于1895年法国卢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之时,百多年来,从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到格里尔逊的“宜导式”风格,从伊文思的“诗化纪录片”到怀斯曼的“直接电影”,纪录片一直蜿蜒曲拆地发展着,不愠不火地生存着。但本文所讨论的纪录片,只是最近十几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史,希望能从中摸索规律,领悟本质,探求纪录片的路究竟该怎样走?纪录片在中国电视界的起源标志,目前似乎已有公论,那就是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系列节目《望长城》。记得九十年代初刚刚看到这部片子时,我们顿觉耳目一新,原来电视…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是视觉艺术中的精神之巅,本文基于哲思性最强的历史档案形态的纪录片进行研究。基于近年来热播多部纪录片和节目,国内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大明宫》、北京卫视的《档案》等,探讨其"口述历史"、"现代技术还原历史段落"、"演员再现历史情境"等具代表性的叙事手法如何再现"真实"。  相似文献   

19.
宋陟刚 《新闻知识》2006,(11):64-65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第一次喊出了“打倒‘解说词加画面’,走出纪录片创作误区”的口号。因为“以词为主,音乐铺底”的制片方式再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真实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了。于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体,代之以同期声”的一大批纪录片问世了,《望长城》《中华之门》《毛泽东》等也因此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应该说,时至今日,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纪录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诗学之辨依然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为了便于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试图借鉴艾伯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同志诞生110周年,1999年10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部推出了大型文献纪录片《李大钊》。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中,首次发现了关于李大钊同志的活动影像资料和一批从未面世的珍贵照片,引起了社会轰动。纪录片完成以后,摄制组及时总结经验,大家最大的收获是:做文献纪录片,一定要有文献意识,要树立起把“文献纪录片”做成“文献”的观念。文献纪录片的题材,自然是具有文献价值的史实,包括历史伟人、文献性著作、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等。这些题材必须以现有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进行电视化的艺术加工。而电视化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