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EAN条码在出版物上的使用在出版物上使用EAN条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典型的EAN条码方式,另一种是分别含有ISBN和ISSN信息的EAN条码。 1.在图书上使用图书在此是指所有印刷形式图书和小册子、缩微出版物和其它特定印刷形式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2.
新闻出版署3月1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通知》指出:自1993年《关于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发布以来,条码技术已在全国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我国出版发行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但仍有一些单位对应用条码的意义认识不足,未能按要求使用条码。还有些单位违反新闻出版署使用ISBN号的规定,一号多用,给发行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造成混乱。为此重申:1.所有使用ISBN书号的出版物,包括再版书和重印书都必须使用条码。1996年6月1日以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报》的条码符合国家标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仁 《编辑学报》2001,13(1):54
祝仁    问 《编辑学报》的条码为什么与其他期刊的条码不一样?它符合国家标准吗?   答 从1999年起,《编辑学报》请求国家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按照GB/T 16827-1997《中国标准刊号(ISSN部分)条码》的规定制作了新条码。这个新条码与其他期刊上使用的条码有2个明显的不一样:1)取消了原条码模块上方的ISSN;2)条码的主代码的第11、12位数字由备用码的“00”改成了年份码。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呢?   1)取消原条码模块上方的ISSN是为了使条码的印刷更加简洁、美观。具体理由如下:   a.条码是用于电子计算机识读,而不是供人直接识读的。条码的主代码中第4~10位数字,就是ISSN的前7位数字,完全没有重复的必要。   b.GB 9999-88《中国标准刊号》规定:“对于期刊,中国标准刊号除应印在版权标识位置以外,还应将国际标准刊号(ISSN)部分印在封面的右上角,国内统一刊号印在封四下方。”既然封面上已经有了ISSN,条码上的ISSN自然就没有必要重复了。有一些把条码放在封面上的刊物,还以条码上已有了ISSN作为不执行GB 9999-88的依据,这是不正确的。   c.条码模块上方附有ISSN,增加了条码的总高度,无论将它放置在封面还是封四,都会影响刊物封面或封四的美观。   2)将备用码改为年份码,使条码具有了惟一性。   条码是期刊的身份证,每一期刊物都应有惟一的条码;但原条码的第11、12位数字为“00”,没有年份码,因此,不同年份的同一期刊物使用同一个条码。这样,使用条码进行管理的单位就无法在同一年内管理2年以上的期刊,条码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据了解,为了管理和检索的需要,从1999年1月1日起,中国国家图书馆不得不对其收藏的近万种期刊以手工方式一一贴上表示单册期刊概念的自制条码,一年贴了约32万册。如果全国3 600多个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也照此办理,将造成惊人的浪费。   出版物采用条码技术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一些较大型书店、超级市场和图书馆等在销售和管理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条码。这就要求每一种出版物具有惟一的条码。GB/T 16827-1997正是为了适应这种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将备用码“00”设置为2位的年份码,取年份的后2位,例如2001年取为“01”,使每年重复1次的条码,变为每100年重复1次,即在100年内,每一册刊物的条码都具有惟一性。   为了使所有期刊都像《编辑学报》一样实施国家标准,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近期做以下几项工作:   a.重申期刊都应按国家标准要求印有条码;   b.制作部门应按国家标准规定制作规范的条码;   c.制定合理的条码制作收费标准,大幅度降低现行的高收费,以减轻刊社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二维条码”技术1二维条码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何谓“二维条码”?简言之,它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是在一维条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储信息量大,可加密的条码标准,是条码技术发展的方向,其应用已成国际趋势。美国国家标准组织(ANSI)及自动辨识协会(AIM)已将其列为条码“产业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在条码技术小组下成立了二维条码工作小组(ISO/TC122/WG4),由欧洲商品条码组织(EAN)与美国ANSI合作,于1996年底完成了ISO二维条码国际标准草案。国际标准组织之一———机器可读旅行文件技…  相似文献   

5.
陶静 《图书馆建设》2001,(2):108-108
为了适应学院发展建设的需要 ,给读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1999年 6月我们将图书管理系统由 IL AS5 .0升级为更先进、功能更强大的 IL AS 。在使用 IL AS 系统过程中遇到了条码号位数的增加和如何提高条码的录入速度等问题 ,现分别介绍如下 :1 条码号位的增加IL AS 系统中有两种条码 :即读者证条码和文献条码 ,我馆使用的条码号位数分别是 7位和 9位 ,但今年我馆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以往读者证条码号的前两位是用年的后两位(如 1999年就取 99) ,中间两位是系 ,后三位是编号。现在招的新生是 2 0 0 0级的 ,如果按常规取 0 0则失去其意…  相似文献   

6.
手机二维条码作为移动新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手机二维条码的特点和手机二维条码发展现状,结合档案管理实际,提出手机二维条码在档案管理各环节的具体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7.
出版物上使用条码的注意事项一、条码的应用出版物上使用条码的码制为印N13位码。1.图书使用的条码的结构是:978+ISBN号的前9位十EAN校验位,共13位数字。因此,每一本图书的条码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出一本书都要申请一个条码。2.期刊使用的条码...  相似文献   

8.
二维码与平面媒体功能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诠  刘玉柱 《传媒》2007,(7):64-66
一维码(1-dimensional bar code)自上个世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在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已经普遍使用一维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如目前普遍使用的中国标准书号条码系统、中国连续出版物条码系统、出版物销售POS管理信息系统等.然而一维条码信息容量小,纠错能力低,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一、条码的产生和发展条码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的信息采集与编制技术,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条码(bar code),是由暗色的条(bar)和浅色的空(space)构成。当一束光扫过条码,光被条所吸收,被空所反射,其量的大小经过扫描器被转译成条码所代表的信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仓储系统条形码管理方案1、商品条形码管理方案现代仓库作业,包括货品的入库,出库,上架等,主要是通过POS系统对产品条码的识别,而体现等价交换。现代仓库作业基本都采用固定式条码识读器实现商品条码的快速录入,加快了仓库人员工作的速度和准确度。在录入商品条码之后,通过POS终端将新进来的货物进行收货,质检,上架等操作。与此同时,线上系统的每一种商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商品代码  相似文献   

11.
部分期刊条码位置及年份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段麦英 《编辑学报》2002,14(6):428-429
通过对部分期刊的条码位置及年份码的抽样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绝大部分(97.3%)中文期刊的条码没有放在规定的位置上,用年份码表示期刊出版年份的仅占8.0%.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二维码的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郁霞 《编辑学报》2013,25(4):374-376
二维码的应用分为主读和被读2类。从这2个方面分析二维码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情况,并从编辑、作者、读者以及技术、标准的制订等方面指出二维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条形码亟须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兆娟 《编辑学报》2005,17(6):428-428
根据GB/T16827-1997<中国标准刊号(ISSN部分)条码>的组成和印刷格式要求,为了了解科技期刊使用条形码的现状,笔者对由交换得到的112种科技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是:条形码排印位置正确率为33.9%,期刊的条形码构成正确率只有25%.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二维码使信息获取变得非常便利,但其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尚有待探索和加强.分析二维码的特点,探讨其在科技期刊网址链接和内容拓展方面的应用,介绍在线和免费软件2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和步骤.在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二维码在科技期刊封面和文章中的编排问题,以期提高科技期刊数字化水平、信息密度和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期刊条码及排版位置、邮发代号及著录方式,调查了80种军队医学期刊条码和邮发代号著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强期刊条码和邮发代号著录的宣传教育,规范期刊条码和邮发代号的管理,使期刊编辑人员掌握期刊条码的编制和邮发代号的著录方法,以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郭伟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8,30(1):40-42
追溯论文ID编码来源,归纳ID编码页码编排的通用格式,梳理文献著录情况.结合《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编辑实践,提出ID编码的文献页码著录建议:“年,卷(期)[ID编码]:篇内页”.  相似文献   

17.
党福江 《编辑学报》2001,13(Z1):73-74
科技论文凝聚着著作权人的创造性劳动,享有著作权.为防止他人盗用其知识产权,期刊在发表著者作品的同对,均附有作者简介,作为著作权人的标志.但现行编排规范对"作者简介"规定内容缺乏惟一性.鉴于<居民身份证>全国统一编号,具有表示籍贯、出生年月、性别等特点,为使著作权人成为惟一合法人,建议著作权人的标志采用身份证编码.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介绍了二维码及其特点与使用优势,对比图书馆现阶段使用的二维码与IC卡,展示了二维码能给图书馆带来的便捷,并以制作图书馆讲座辅助系统为例,通过对系统设计、开发与制作过程的介绍,说明二维码在图书馆未来发展中将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秀娥 《编辑学报》1993,5(4):192-195
根据科研论文的信码和信源关系,归纳出提取论文信息的原则,即同质原则、同构原则、充要性原则、满足一定的保真度原则、优化原则以及信宿需要和能接受原则等。  相似文献   

20.
Conservation expertise required for software-based art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its components. Our focus in this study is technology,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the impact of changes and upgrades to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at can adversely impact future exhibition of software-based art. In our research to date, we found that each specific work requires individual analysis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due to unique technical risks. We also concluded that artist-generated source code is a primary risk for software-based works. We then devoted the next phase of our research to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risks associated with source code.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examining and documenting the source code can inform conservation practice. A corollary second goal is to define relevant best practices for documenting source code for software-based art.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we selected two artworks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for a collaborative study using students and faculty from both the Museum Studies an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s at New York University. This collaboration helped ensure that technology skills complemente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art history in the museum context. We based the methodology for our study on current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s and composed diagrams and narrative documents to reflect what we found in the source code. We also relied on artist interviews to explore the requirements and goals of the system, and user manuals to assist in understand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hysical installation of the works. It was our hypothesis that once the behavior of software-based art is understood by combining a standard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roach with considerations specific to artist and museum needs, conservators and programmers will be better prepared to address changes in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we found this to be true. We conclude this paper with plans for our next phase of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