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广告商应用名人效应特别是明星策略,由来已久。1989年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出山拍摄“三九胃泰”广告片,开创新中国大陆影视名人广告先河。短短26年中,我们看见影视明星的确演绎创造了不少商战奇迹:1993年巩俐的嫣然一笑使“美的”空调当年3月份销售额破天荒达2500万元;1996年井冈山一曲《我的眼里只有你》使娃哈哈当年一举成为饮用水市场的第一品牌;1999年濮存昕、李湘演绎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使恒基伟业当年商务通的销量突破40万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报刊、广播、电视发布的广告语中运用数字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试图归类简析,供大家参考。 A、“第一”型如“全国评比第一”、“全国销量第一”、“全国检测第一”等等。此类用法多而普遍,浅白、醒目、易懂、简捷。关键广告用语如同新闻报道,一是一,二是二。采用”第  相似文献   

3.
文人的作品广告与推销史文贵《扬子晚报》1992年4月1日一篇文章《老舍为自家作品写广告》(原载《团结报》)称:“中国文人为自家作品写广告,老舍恐为第一人。”但在最近几年,随着商品大潮的冲击,勇于推销自己作品的人已屡见不鲜了:“某作家”或“某诗人”等“...  相似文献   

4.
目前,汉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表现在广告媒体上,主要是各种广告滥用谐音,乱造词语众。如,用“无泻可及”宣传泻药,用“制冷鲜峰”推销冰箱,“钙不能缺”宣传钙片等的谐音广告,随处可见。据有关人士介绍,  相似文献   

5.
“五一”一过,气温逐渐升高,炎炎夏日即将来临。如何度过盛夏酷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家里安装了空调,购置了冰箱,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写字楼、办公楼里更是空调、冷气一应俱全。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冰柜中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饮料、冷食,人们的夏日似乎过得很潇洒、惬意。殊不知,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吞食着现代文明的苦果——“空调病”、“冰箱病”。  相似文献   

6.
《新闻天地》2007,(9):36-36
芙蓉王广告实业公司、白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本刊开辟了“终端家园”专栏,展示全国几十万个网络销售客户的精神家园,这在全国的强势品牌中尚属首创。 芙蓉王已成为中国高档卷烟品牌的代表之一,白沙连续五年是全国单品牌销量第一。芙蓉王、白沙的强势品牌影响力是巨大的,文化渗透力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对“第一”是青睐的,喜欢的。然而,面对近年来各类广告宣传中纷纷扬扬的“第一”,许多受众却一反常态,不仅不买帐,反而颇有微词。之所以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不能怪受众,而在于广告本身的“第一”太乱太滥。试看,无论是生产广告,还是经营、管理广告,但凡一张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宝”、“桂冠”、“榜首”、“最佳”、“领先”、“首创”……甚者,还有什么“超高级”、“超一流”、“×中之王”、“王中之最”……前者无疑都是“第一”,后者则是“第一”中的“第一”,总之都不是第二,更不是第三。受众听看以后,至少有三个搞不清楚:首先,这“第一”是指什么范围、什么内容而言?不清楚;其次,这“第一”是厂家自吹的,还是新闻媒介册封的,抑或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话题将从一个母亲和孩子的对话开始。天真无邪的孩子正在看着电视,当屏幕上出现另一个小家伙高举一瓶果奶汁瓶宣告说:“吃了×××,味道就是香﹂时,孩于撒娇说:“妈妈,我也要买”,在厨房做饭的年轻母亲头也不抬,说了句:“宝贝,广告里的东西都是骗人的。”有心的广告策划心理专家们指出.这类对话,反映了我们商业社会中大众消费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反广告意识。一项消费心理调查表明,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消费者都认为,“只有质量不好的产品才需要做广告,名牌产品无须用广告来包装自己。”如果反广告意识仅仅缘于此,那么这…  相似文献   

9.
“荧屏不该像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有人这样批评当今一些内容芜杂、质量低下的电视媒体。可见人们对电视台的滥与杂着实有点意见了。横观各地林林总总的荧屏画面,大致表现为以下四“筐”:一曰“滥戏筐”。格斗凶杀,花街柳巷,吵吵闹闹,打情骂俏,什么小戏曲、大噱头都涌上屏幕。尤其是太多太多的古装戏,清朝人的长辫子缠得当代人喘不过气来。二曰“广告筐”。性保健广告、煽情广告、醉酒广告、恐怖广告大模大样招摇过市,比比皆是,许多还出现在黄金时段。大连一个两岁男孩就因看了怪物喷火被空调熄灭成僵尸的广告而患上恐惧症。三…  相似文献   

10.
以“8”谐“发”的谐音迷信热,似乎刚刚过去。近来又有一种新的谐音热兴时起来了,这就是乱用成语的“谐音广告”。比如,某止咳药广告。取成语“刻不容缓”之谐音为“咳不容缓”。某大曲酒广告取成语“天长地久”之谐音为“天尝地酒”。某服装广告取成语“蔚然成风”之谐音为“蔚然晨风”。某茶叶广告取成语“引以为荣”之谐音为“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取成语“有口皆碑”之谐音为“有口皆杯”;某口腔医院广告取成语“脍炙人口”之谐音为“快治人口”;一家报纸近期为某减肥茶有奖征集广告用语,报上择优刊登了63条,其中有两条就属于谐音广告,一是“××祝您福‘瘦’(寿)双全”,一是“××帮您独‘瘦’(树)一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1.
媒体搜索     
《新闻传播》2005,(7):55-55
国家11部委联合整治虚假广告,中国去年日报日销量居世界第一,《踢球者》杂志登陆中国,首家出版物发行认证机构诞生,电视观众将享受统一有线电视服务。  相似文献   

12.
雷庆生 《大观周刊》2006,(45):104-104
新迎小区的何大妈无奈地说.“在家看电视,天天都能看到各种牌子的冰箱广告.这家说他们的是什么什么技术保鲜.那家说他们的保鲜效果如何如何.我家现在用的冰箱是前几年就买的了.声音大.老是结出冰块.想换.可真不知道买哪个牌子的。”一旁的刘大妈也说到.“就是啊.我儿子前几天结婚.买‘三大件’也是费了好大工夫才选出来的.反正就是听听那些广告.感觉哪个更可靠就买哪个了。”笔者采访到的普通消费者在选购冰箱时都犯难。  相似文献   

13.
动态     
谷歌:欲建“电脑舰队”打造“水上数据中心”;美国:米高梅将在印度开设有线电视频道;法国:国家电视台明年起停播晚间时段广告;欧盟:禁播宣扬暴力,性别歧视广告;日本:动画片全球销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日前看到一条挥舞利剑的“三剑客”广告,以为是出售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小说《三剑客》,让大伙失望的是我的“以为”错了,此“三剑客’乃××视听广告。正当迷惑不解的时候,又有这个VCD的“好功夫”,那个VCD的“真功夫”充耳盈眼。一连串失去“个性”的广告,就像上映“武侠·功夫”连续剧,只不过“主角”不同而已。依葫芦画瓢是广告的大忌。广告:呼唤创意。记得最早的广告是冀县的暖气片,尔后有了“报导式”广告,又有了五秒三秒的品牌广告。纵现广告走过的这一段历程,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  相似文献   

15.
近来,有些高校学报编辑部收到了<为高校学报勘误>的广告.广告称:"本人原为<××××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不久即将退休.鉴于身体尚好,退休后还想干点事情,于是牵头办起了××××服务所…….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1月24日,《新华日报》广告经营出现了两个“第一次”:一是《新华日报》广告第一次一天只宣传一家客户——徐工集团,二是单日同品牌广告投放额创“第一”高。这在低迷的党报广告市场上,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此案的成功是契合了客户需求和党报特点的策划结果。在  相似文献   

17.
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的“中国传播行业研究报告”称,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并且呈现出“赢家通吃”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论及广告语言的艺术特色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上世纪末发生在万家乐与神州的广告之争,业内也称“万神”大比拼。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广告大战,我以为发端于此,至少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标志。1988年广东顺德“万家乐”请当时红得发紫的香港明星汪明荃做广告,打出了“万家乐,乐万家”的广告词,这句广告词堪称中国广告的经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6,(9):86-86
据8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日前,山东省工商局曝光了10件涉嫌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其中“艾康敏林”在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发布的药品广告称“该药是全国糖尿病健康普及工程惟一指定用药”,并利用多名患作证明,误导消费。  相似文献   

20.
现在,在一些广告中,不时会看到特大号字体的“×××厂长向消费者致意”、“×××经理向广大用户问好”的内容,有的还要配上经理、厂长的大幅照片,更有甚者,索性经理、副经理,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