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元章 《湖北档案》2010,(10):37-37
1952年,美军在朝鲜的地面进攻失败后,利用其空中优势,对我志愿军实行"绞杀战"。轰炸我方桥梁、火车站,切断我方交通线,使志愿军后勤供给遇到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1991年1月16日下午两点,101空中突击师从施瓦茨科普夫总司令那里接到命令:组织一支“诺曼底特遣队”,在进攻开始前摧毁伊军的两座雷达站。接受任务后,诺曼底特遣队分为“白色”和“红色”两个组,于17日零点56分起飞进入寒冷而又没月光的夜空,朝伊拉克境内的目标飞去。  相似文献   

3.
强正德 《航空档案》2005,(10):88-92
1965年,当美国空中力量开始轰炸北越共产党军队时,不少美国人先是充满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却演变成了失望和羞愧。历时七年,美军付出了如此大量的鲜血和金钱,最后的目的却是让北越回到谈判桌上。这无疑表明美军已经彻底失败。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再次失败。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一个第三世界的游击队武装面前无能为力,这种情绪向整个美国蔓延,并深深渗透到那些曾经顽强作战的空军和海军飞行员心中。  相似文献   

4.
孟飞 《航空档案》2005,(8):21-22
综合新华社和《解放军报》等消息:在今年8月18日到25日的中俄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中,空中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俄罗斯和中国展示了许多空中作战武器装备,包括歼击机、轰炸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和预警机等。演习期间,这些作战飞机演练了许多精彩的科目,给两国军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由南京迁往重庆后,重庆及长江沿线城市成为日机轰炸的重点。日寇利用其空中优势,从武汉宜昌出动飞机对重庆地区进行狂轰滥炸。1939年至1942年,日机多次轰炸丰都城,丰都人民死伤无数,财产损失惨重,给丰者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农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但要与地面上围追堵截的敌军作殊死拼杀,而且还要与空中骚扰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在战斗中先后击落过多架敌机,其中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是5架。  相似文献   

7.
杨民 《航空档案》2005,(8):29-30
今年8月20日前后,中俄首次举行了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在这次演习中,俄军出动了空中预警机A-50。这是俄军A-50空中预警机第一次在中国执行空中演习飞行任务。该机配备了现代化的空中侦察设备,成为世界极为先进的空中“神眼”,是现代空中作战不可或缺的利器。  相似文献   

8.
张绅军 《航空档案》2004,(11):48-52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各军种针对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改革。一时间,“转型”也成为了军事改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眼。面临“转型”阶段的美国空军对其现有空中打击力量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改进,这其中就包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服役的F—117A“夜鹰”隐形轰炸机。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11,(4):24-24
《非2》上映后,25岁的张心蔚连续几天被“油腻腻的短信诗”轰炸。这些疑信都以“你见或不见我”开头,在网上.人们称它为“见与不见体”.源头正是彩片中川川在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上念的那首诗.  相似文献   

10.
雨丝 《航空档案》2004,(1):4-10
在二战期间,盟军轰炸法西斯的轰炸机较多,但主要型号是美国B-17、B-24和B-29等。其中,B-17是欧洲战区空中轰炸法西斯最有威力的远程重型轰炸机。在亚太战区,B-17也是极为有名的“轰炸之王”。几十年来,该型机一直是航空迷难以忘怀的王牌轰炸机。  相似文献   

11.
虽然塔利班的军队对美国这样超级军事强国的空中打击几乎没有还手的能力,但世界各国仍然十分紧张,因为美英两国轰炸的是一个贫穷的伊斯兰教国家,而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口远远超过两亿人。  相似文献   

12.
8月22日,新华社高级记者钱嗣杰和笔者参加了1951年采访朝鲜停战谈判的中外记者团在京成员的聚会.到会者还有张沛(记者团长)、安林和崔彬。当年的报务员王梯云因身体不适未能参加。在46年前的这一天.我们这些人都曾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和扫射。那时,美帝为破坏停战谈判,1951年8月22日晚10时,派飞机侵入开城中立区.轰炸中朝代表团和中外记者团驻地,扔下4枚汽油弹、12枚杀伤弹,并  相似文献   

13.
《重庆档案》2005,(3):F0002-F0002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抗战时期的首都重庆,曾沦为“广岛之前的广岛”,受到日军无差别轰炸长达3年之久,仅“五.三、五.四空袭”的死难者即达4091人.这在当时堪称空中大屠杀史上的里程碑。现选刊几张当时的照片,以此纪念.  相似文献   

14.
成文军 《军事记者》2006,(2):I0002-I0002
艺术体操比赛中,带操女运动员在前后翻滚、跳跃的同时轻盈地挥动着长长的彩带,形成一个又一个弧形、圆形、螺旋形,那曲线之美、色彩之美让人赏心悦目。要是有人在空中表演带操会是怎样的效果呢?请看这幅《空中带操》的照片:8架战机在蔚蓝的天空中翩然起舞,机尾喷出的彩色烟带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灵动、飘逸,让人联想到“谁持彩练当空舞”的神韵。摄影是瞬间的艺术。这幅作品选取的恰恰是最能展现飞行表演美感的瞬间之一,画面中机群以箭头形编队在空中飞出一个曲线,高速向下俯冲,数条彩色烟带如同抛物线一般在空中渐渐飘散,动静有致、色彩…  相似文献   

15.
海南日报的“轰炸式”报道黄平“轰炸式报道”,在我国新闻学辞典中或许尚未出现,但在海南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宣传中已经有它的影子,只不过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而已。“轰炸式报道”,就是运用“轰炸原理”,在一个时期内,以某一事件或某一事物为宣传线索,...  相似文献   

16.
1945年,当苏联红军冲击德国法西斯的窠穴柏林的时候,在空中成群扑向德军战线进行无情摧毁性攻击的,是“图-2”俯冲轰炸机。为苏联抵抗德国入侵的“卫国战争”中累建战功的这种飞机,它的诞生却有一段离奇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速读     
“政府从来不会沉湎于不必要的空中旅行,但是任何人也不要试图暗示可以只靠电话就能实现英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周日新 《航空档案》2005,(10):F0021
2000年6月,笔者在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豹”总设计师陈一坚时,询问他是怎样走上航空道路时,他说了他对航空、飞机的“认识”,是从“挨轰炸”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抗战,国民党中央及政府各行政机关开始向四川重庆迁移,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高校大批内迁到四川的重庆、成都等城市,四川逐渐变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经济、文化、商业中心。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调整侵华的作战方针,停止对中国各地的大规模军事进攻,转而对我国内地许多大、中城市进行空中轰炸,四川成为日机的轰炸重点。1938年2月19日,日机首次空袭重庆,揭开了日机轰炸四川的序幕。笔者根据四川省档案馆馆藏四川省秘书处、省民政厅、省社会处、省卫生处、省防空司令部、省动员委员会等民…  相似文献   

20.
感受战争     
北约要空袭南联盟,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就在3月23日发回的稿子中,最后一句是,“战争已为时不远了”。但是,对南境全范围的轰炸是我没想到的。北约的空中打击是当地时间晚上8点左右开始的。对我来说,其间有约10分钟的时间可以去为战争的到来做好准备,因为在7点50分,我们同贝尔格莱德进行的通话无故中断了,怎么试也不能再联系上,不曾想到这是战争的原因。由于缺乏经验,加之在外地,物质上的准备根本就未开始,没有储备食品,没有手电,没有应急灯和没有蜡烛,没有备油箱,更别提储过一些汽油了,而这些则是战时所必需的。好在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