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鲁婧 《传媒观察》2012,(7):16-18
目前,国内很多节目从样式到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出了娱乐化的倾向。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对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出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本文在阐述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流变历程之后,通过检视中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表现来引发我们对电视节目娱乐化所带来的利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章殷 《青年记者》2012,(2):41-42
广电总局颁布的《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的意见》(下俗称“限娱令”),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热议.其实,“限娱令”并非消极“限娱”,它是对部分电视节目进行调控,旨在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目前各大上星卫视都进行了积极调整,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见仁见智的声音.在改革发展中出现争议很正常,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改革调整,使电视节目办得更健康,“娱”得更适度,“乐”得更多彩.  相似文献   

3.
"限娱令"颁布实施一年来,对我国电视行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国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调整了节目配置,提升了节目的格调,改版后的晚间电视节目形态结构更丰富合理,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本文以湖南卫视为个案,对"限娱令"以后湖南卫视的节目调整与发展策略加以解读,从而对"限娱令"带给各省级卫视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在肯定"限娱令"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此项政策被称为"限娱令"。"限娱令"对于电视节目内容大规模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5.
匡野  陆地 《传媒》2016,(6):67-69
如何避免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世俗化,一直是近年来各电视台从业人员和学术界众多学者所关注及争论的焦点所在。在后“限娱令”时代,河南卫视《成语英雄》节目所取得的进步与成功,无疑为业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于我国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陇婵 《视听界》2014,(1):19-19
这些年来,电视业内一面是卫视“内战”及山寨模仿、烧钱炒作、过度娱乐化等问题不断升级;一面是各种限令政策的频度、力度及范围不断升级。2015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俗称“加强版限娱令”),这是继限娱令、限广令、限歌令、限晚令之后,对上星频道各类节目做出的“史上最严”规定,堪称电视节目调控政策的最新“升级版”。  相似文献   

7.
王万尧 《东南传播》2012,(9):188-190
针对电视荧屏上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与同质化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对各卫视台从2012年起在娱乐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和数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针对“限娱令”的生效,不少老牌娱乐节目纷纷做出调整。本文以山东卫视的《闯关》为代表,分析其在“限娱令”背景下,对节目的播出时间、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电视节目与节目之间互有关联这一特征,应用“互文性”理论来探讨电视节目无缝连接的创作表现形式,希图对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连接做深入研究,从而创新电视节目的连接方式、构建频道“节目流”,以此增强节目之间的耦合力,固化受众的收视意识和提升节目传播效果。一、电视节目无缝连接的理论基础--媒介文本的“互文性”“电视节目无缝连接”最初是电视制作、播出技术的专门术语。它是指使用专门的电视播出软件,将模拟电视节目实时地采集到全数字播出系统,并将数字电视节目按已编排好的节目表定时全自动播出,在每个节目之间实现平滑切换、…  相似文献   

9.
张萍 《声屏世界》2012,(8):53-54
2011年10月广电总局"限娱令"颁布后,各卫星频道的娱乐节目纷纷调整内容及形式,加大符合"限娱令"要求的旧节目改版及新节目研发。至此,内地电视台正式步入对过度娱乐化进行矫正的"后娱乐时代"。①电视节目如何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成了"后娱乐时代"各家电视台新的竞争点。创新思维是基石逆反创新。逆反创新的关键是要清楚某类节目的常规元素与形态是什么,然后大胆地摒弃常规形成节目特色。深圳卫视于2012年全新推出的选  相似文献   

10.
正娱乐脱口秀节目是指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自从1993年娱乐脱口秀节目引入中国,各大电视台涌出大量的娱乐脱口秀节目。以《天天向上》为代表的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播出后,不仅得到了市场的回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得到了主流价值的认可。《天天向上》的创新受到了大众和业界的普遍关注,从娱乐脱口秀节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誉为"继《快乐大本营》之后,湖南卫视第二个可以活  相似文献   

11.
“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连接起来的一种连锁关系。传播生态学视野中的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同样存在一条“食物链”。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存在三个显性的主体(制作商、发行商、播出商即电视台)和一个看不见的主体(节目消费者)。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的四个主体构成了“食物链”的四个营养级。制作商从发行商那里得到版税:发行商向播出商销售节目并获得利润:播出商播放节目获取受众注意力资源:受众的注意力为电视台提供了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2.
王宇明  何静 《青年记者》2016,(36):76-77
2015年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实施“一剧两星”播出政策,“同一部电视剧联播的上星频道至多两家,且每晚播出数量不超过两集”的规定,使得电视剧的创作、发行尤其是各地方卫视晚间黄金档编排发生根本性变革.①同时,2012年颁布的“限娱令”政策效应犹在,原本21:20 ~ 22:00时间段的卫视第三集电视剧播放时段,只能由非娱乐类型的节目来填充.于是,“920节目带”出现.  相似文献   

13.
陈希苓 《声屏世界》2012,(12):19-21
开办一档脱口秀节目容易,但要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延长其播出寿命,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有必要分析国内那些有影响力的成功电视脱口秀节目的艺术特征,从中得到经验和启发。本文从已播出两年多的生活娱乐类节目《非诚勿扰》《壹周立波秀》等节目中分析研究脱口秀电视节目的艺术特征,探寻成功的脱口秀电视节目制播的内因。  相似文献   

14.
电视传播如何兴利除弊,转变低俗之风,发挥弘扬优秀文化的正能量?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电视传播有益文化毋庸置疑,现今屏幕的净化得益于行业主管层的有力调控,特别是"限娱令"的颁布实施,使电视泛娱乐化得到明显遏制,并推动节目创新。2011年10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意见》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规定每天19:30至22:00,全国34家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15.
鄢然 《新闻前哨》2012,(7):71-73
今年1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管理意见》),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类节目播出比例,限制婚恋交友、竞技娱乐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并明确提出了“三不”方针。这个被坊间传称为“限娱令”的政策实施后,全国各地以卫视频道为龙头,竞相改版变脸,大幅度停播娱乐节目,盛极一时的娱乐节目骤然坠入“寒冬”。  相似文献   

16.
视听·动向     
《视听界》2003,(4)
“星气象”引人关注之一:湖南电视台“星气象”关门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的时尚资讯栏目“星气象”5月25日播出以来,因其“另类播报方式”播出不足一个月时间即被取消。自称为情色类天气预告节目的“星气象”,从最初播出的节目来看,在一个昏暗、煽情的背景下,2001年度星姐亚军、娱乐频道签约女主播吴蓉身着  相似文献   

17.
《非诚勿扰》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宜军 《新闻传播》2010,(5):41-41,43
江苏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播出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节目通过在交友节目融入时尚、娱乐、情感因素增加看点、真人秀与现实生活良好结合等,受到了一批学者和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关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节目嘉宾真实性饱受质疑、刻意制造话题意味浓重、多少有些女权的意味等,也影响了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广电总局)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随后,在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管理的意见》,即通俗意义上的“限娱令”,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34家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控制娱乐节目。广电总局的新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不断发展,其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平民化等特征,各大媒体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市场,过分追求节目娱乐化,尤其在“限娱令”的影响下各大媒体更是另辟蹊径以赢得受众,导致电视节目本身该具备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被遮蔽,逐渐走入“娱乐至上”的怪圈.如今,综艺娱乐节目存在复制模仿、趋向庸俗、寿命短等问题,其在真人秀节目中表现突出,通过创新思维、提升文化品位及将综艺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等途径来应对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卢佳 《新闻传播》2013,(12):218
<正>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娱乐节目的收视率不断提高,与此带来的是娱乐节目品位的下降和节目格调的降低。笔者结合当前电视节目娱乐化现状来辩证分析,探讨电视节目应如何健康发展。一、界定娱乐化的概念娱乐化是通过娱乐的形式来吸引受众,而所谓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则是在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播出内容中加强了娱乐的功能,也可以说是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电视节目自身的一种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却通常是一种不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