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主要赞美自然和讴歌生命。本文通过研究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价值观,从自然对人的影响、人对自然的责任、欲望批判、对人类的爱四方面表现其诗歌作品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毛华慧 《大观周刊》2011,(13):75-76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其所提出的诗歌理论在当时文学界有着革命性的作用。其诗作《孤独割麦女》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用普通人的语言写普通人的生活的创作主张。诗人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现实的生活加工之后,又通过自然的语言把它呈现出来,简单的语言赋予了诗歌广阔的想象空间。诗人善于从自然中发掘生活的真谛,善于从普通人的生活中升华人类共通的情感,《孤独割麦女》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格拉斯米尔日记,[英]多萝西·华兹华斯著,倪庆饩译,花城出版社,2011在文学领域,提起多萝西·华兹华斯,可能鲜有人知道。但倘使提起位居英国湖畔三诗人之首的威廉·华兹华斯的鼎鼎大名,相信许多人如雷贯耳。多萝西·华兹华斯是威廉·华兹华斯的妹妹,一位杰出的日记体和记述性散文体作家,  相似文献   

4.
乾隆朝性灵派代表人物袁枚和赵翼的诗歌及诗话在日本江户后期得到广泛传播,而这种传播和日本汉诗发展趋势之间有密切关系.日本诗人借助二人的诗歌和诗歌理论,促进汉诗摆脱明七子模拟盛唐的影响,转为自由抒写性灵.这说明中国本土诗歌对日本汉诗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日本诗人也力图改变其汉诗作为中国诗歌海外附庸的形象,希望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
杨阿敏 《视听》2022,(4):179-181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诗歌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文字传播模式,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渠道多样、互动增强、成本降低、传播范围广阔的传播特点.在新的传播平台上,诗歌传播的路径也在不断革新,诗歌文本被制作成音视频投放在新媒体平台或被搬上电视荧屏,以节目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诗歌,阅读诗歌.藉由新媒...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边缘化的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其陷入"全民化"的陷阱.并且诗歌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良莠不齐,以娱乐与吸引受众消费的诗歌作品更是屡见不鲜.本文以"为你读诗"的微信公众号为例,揭露和批判其存在的商业化、娱乐化与庸俗化现象.以此警醒社交网络中参与诗歌互动的用户,促使诗歌"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得到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7.
吴我.是吴怀连的笔名。怀连兄送我一本《生命.爱》的打印稿,嘱我为之作序,厚厚的一本,全是诗歌.好在这些诗大多都是我所熟悉的人、自然。拜读数遍,爱不释手,谈点自己的读后感,亦算对怀连兄一个交待。  相似文献   

8.
诗歌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饱含丰富、浓烈的情感。从广义来说,就是诗歌的抒情性。这里所说的情感,情必真情,感必实感。感情要健康,要自然。以假情、虚情、矫情入诗,那将是一种病态。而缺乏真实情感的诗歌,就好比没有生命的纸花,丧失水份的枝叶,它不会给人以惬意和美感的.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诗歌吟诵永恒的主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先民至纯至真的情感,自然纯朴,率真热情.据统计,<诗经>国风中关于婚恋的诗就有近80首,其中绝大部分是表现男欢女悦,自由恋爱的诗篇.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人类生命中最接近诗歌的状态"[1]223,儿童的自然天性使其具有特别的"游戏精神",儿童自作诗歌中,以特有的儿童视野与儿童视角构成了独特的儿童性,形成了生机盎然的诗趣。本文尝试从思维方式、童心表达、结构方式、修辞手法等角度对孩子们的诗进行文本细读,尝试挖掘诗歌背后的情感结构和儿童性。  相似文献   

11.
李飞宏 《大观周刊》2012,(38):24-24
谈到李贺诗歌特点,人们经常会用“雄奇险怪”、“虚荒诞幻”、 想象大胆、构思奇特等词进行概括,从李贺现存诗歌来看,这确实是其主要特色。但并不能概括其全部诗歌的特点,在“雄奇险怪”之外,李贺的诗歌还有风骨遒劲、平淡自然等盛唐之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鸟·兽·花》是劳伦斯最优秀的诗歌集,诗集使用独特的借物喻世手法,在对自然倾注爱心的抒写中,隐含着他对存在的情感与思考,也蕴涵着他的诗歌艺术追求。他强调的是从迷人的瞬间中把握真实,从拒绝永恒中挣得自由,从摆脱稳定中获得创新,这是劳伦斯对"崭新的诗歌"的定义,是他诗歌艺术追求的三个纬度,也是他坚守诗人职责的生命基点。他的诗歌、思想、血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约翰·穆勒:以阅读疗法治好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穆勒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在20岁的时候曾经患上典型的抑郁症,后来通过阅读马蒙特尔的回忆录和华兹华斯的诗集而成功地自行治愈,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幸福观,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他对阅读的认识.该文介绍了约翰·穆勒人生当中的这个重要事件,阐述了他关于阅读的一系列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期诗歌出版在网络诗歌创作的刺激下,重现复苏之态.网络从根本上影响了国人的阅读习惯,网络诗歌创作更是带有鲜明的游戏性、平民性、自由性特点,共同构成了对崇高美学特征的解构.本次诗歌复兴,得益于网络诗歌的兴起,诗歌的编辑策略便不得不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这本诗选,是一个奇妙之旅,带给人沉思、好奇、欣喜、启悟,收获匪浅,不仅因为诗歌的美妙,更因为译文的生动精彩。译者周建新专注于艾米莉·狄金森研究已有多年,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风格、特点以及国内艾米莉·狄金森研究和翻译情况都很熟悉,他本人又是一位现代诗人,对诗歌不仅有研究,而且有创作实践的体会,对诗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领悟,现在他自己提起笔来翻译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应该是有充分准备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诗歌传统。曾几何时,诗歌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到现当代戴望舒的《雨巷》、臧克家的《有的人》、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歌名篇被人们一遍遍地诵读……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似乎遗忘了诗歌。中国诗歌的现状如何?写诗、读诗、评诗的人还有多少?诗歌是不是真的衰落了?在近日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诗歌节上,诗人、诗评家和爱诗者一起探讨了这个问题。作者多了,名家少了诗歌界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我国的诗歌作者队伍人数在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在省级以…  相似文献   

17.
宋代史学与诗歌注释学都十分发达,史学对诗歌注释的重要影响是"以史证诗"方法的确立.这首先表现为诗人年谱与编年注的创立.其次,注者引用可信的史料,展现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揭示触发诗歌创作的事因.再次,对使用"赋"体、"比兴"体、典故等不同表现方法的诗句,都能考证其"本事",准确地解释意义.宋代诗歌注释推动了"以史证诗"方法的成熟,使之成为诗歌注释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吴小龙 《出版广角》2016,(16):86-87
诺贝尔奖诗人希尼的诗歌成就为大多数世人认可,但也因被一些人认为其诗歌“过于简单”而把他纳入二流诗人的行列。本文以希尼的十行短诗《在图姆桥边》为例,通过对诗歌逻辑结构的梳理分析,呈现希尼诗歌浮光掠影、漫不经心的表象下蕴含的复杂、精致和巧妙,展现希尼在诗歌技艺与认识完美融合方面的罕见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宋人选编诗歌选本蔚然成风。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能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对宋人所编诗歌选本的状况进行系统的梳理,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笔者乃广稽文献,力图列出南宋人所编诗歌选本的总目(北宋人所编诗歌选本另撰文研究),并对各选本的卷数、编者、内容编次及著录存佚予以记录考订,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方便。部分诗文合选而以诗为主者放在诗歌选本之列。部分由北宋入南宋或由南宋入元的编者及其诗选也统计在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刘半农新诗所作的对世道沦丧的哀吟,对时代狂飚的放歌,以及对人性存在的抒情,探讨了刘半农诗歌对人的觉醒的动人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