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传播形式,网络新闻传播已对传统媒介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将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介新闻传播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在分析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介新闻传播的生存发展关系应该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对二者今后竞争与合作的发展局面也作了阐述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研究:网民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剧增多的网民及其对于网络信息使用的飞速增长,引发了对网络信息可信度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探讨了我国的网民对网络信息可信度的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经抽样选取的435名武汉市的网民完成了有效问卷。结论显示,在不同的媒介和网上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可信度存在显著差异。网络和广播的可信度显著低于电视和报纸;网上的新闻和参考信息最为可信,其次是娱乐信息,商业信息最不可信。研究发现可信度理论对网络有一定适用性,但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发现有:(1)网络使用、网络依赖、信息卷入程度与网络可信度显著相关;(2)网络便利及网民的传统媒介使用与依赖和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度显著相关;(3)网民的性别、年龄与网络可信度显著相关。此外研究特别考察了信息卷入与可信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西方"媒介可信度"研究述评(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媒介可信度”不仅是个体对于媒介的态度和评价,更是一种与特定的社会结构、媒介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媒介可信度”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科乃至相关社会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本文旨在对西方丰富的“媒介可信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为中国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西方的相关研究划分为源头、端倪、创始、发展、繁荣和整合6个发展阶段。“媒介可信度”的概念也随之经历了重大变迁,从当下的界定来看,主要指受众对于媒介机构、媒介信息及媒介渠道可信赖属性的评估,包括多个维度。相应地,西方的“媒介可信度”研究主要包括了来源可信度、信息可信度、渠道可信度三个主题,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媒介可信度”概念/指标探讨、“媒介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某种媒介的可信度、对比不同媒介的可信度、比较从业者和受众的可信度认知、“媒介可信度”传播效果研究等六个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的研究以调查法、单一维度测量和定类变量为主,当前则呈现出多元和融合的态势,但定性方法仍嫌不足,量表的指标条目模糊雷同,调查对象单一,制约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西方"媒介可信度"研究述评(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媒介可信度"不仅是个体对于媒介的态度和评价,更是一种与特定的社会结构、媒介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媒介可信度"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科乃至相关社会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本文旨在对西方丰富的"媒介可信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为中国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西方的媒介可信度研究划分为源头、端倪、创始、发展、繁荣和整合6个发展阶段."媒介可信度"的概念也随之经历了重大变迁,从当下的界定来看,主要指受众对于媒介机构、媒介信息及媒介渠道可信赖属性的评估,包括多个维度.相应地,西方的"媒介可信度"研究主要包括了来源可信度、信息可信度、渠道可信度三个主题,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媒介可信度"概念/指标探讨、"媒介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某种媒介的可信度、对比不同媒介的可信度、比较从业者和受众的可信度认知、"媒介可信度"传播效果研究等六个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的研究以调查法、单一维度测量和定类变量为主,当前则里现出多元和融合的态势,但定性方法仍嫌不足,量表的指标条目模糊雷同,调查对象单一,制约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北京市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评价维度上,大学生认为数字媒介信息量更大、反映群众意见更加充分、揭露坏人坏事更加有力;在新闻类型方面,大学生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媒介上的经济、文教和科技新闻;对于政治、社会、娱乐新闻等,则更倾向于相信数字媒介上的报道。同时,从受众角度分析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媒介公信力评价没有显著影响,但媒介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介公信力评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对不同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可信程度,决定着新闻的说服效果和传播效果。可信度高的新闻说服效果好,读者更乐于接受它,其传播效果就好。作为新闻载体的媒介——新闻信源,其可信性同样决定着它传播新闻的说服效果。低可信度新闻信源发出的新闻信息,由于其可信性的负影响,说服效果就要差一些。比如,同样都在发布新闻的因特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就要比其他网站的可信程度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媒介新闻可信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从而得出我国媒介新闻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聚焦媒介素养的两个维度——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和媒介参与意向,探讨个体政治认知、人际讨论模式、媒介使用、媒介评价和媒介参与功效意识对它们的影响。在对四城市2409名市民随机面访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公民的政治与公共事务兴趣和开放型的人际讨论模式对媒介素养的两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网络新闻和海外媒介的使用对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有重要贡献,媒介评价和媒介参与功效意识正向影响公众的媒介参与意向,而更高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也预示着更高的媒介参与意向。  相似文献   

9.
叶阳 《青年记者》2017,(26):8-9
近年来,网络新闻媒体的兴盛,除了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之外,各家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读者必须在众多报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新闻媒体来获取新闻信息,而网络新闻媒体的可信度是影响读者选择媒体或报道的一项重要因素.另外,在过去有关传播媒体领域的研究中,显示出部分媒体有相当大的可信度危机,而网络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便于读者与媒体或读者与读者之间进行意见交流,这样就面临比传统媒体更大的可信度挑战.本文从媒介自身角度研究网络新闻的可信度问题及其构成维度.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介新闻的不同之处,是网络新闻具有多媒介融合的特点.然而,网络图片新闻正是网络多媒体新闻中一种重要的样式.笔者在此试着勾勒网络图片新闻的多媒介融合的发展历程,以探索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