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出版的“互联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潮 《出版参考》2014,(15):16-17
正一段时间以来,各界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讨论不绝于耳。关于"互联网思维"有很多定义,主要被归结为以下特征:"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免费思维。"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意义是把对互联网的认识从一个新技术形态或工具提升到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思维是贯彻"互联网+"经济战略的指导思想。文章在介绍互联网思维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践行互联网思维对出版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13):39-42
互联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由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思维模式正在深刻改变着影视传播的路径乃至其产业形态:"用户思维"让观众全面参与影视创作生产环节成为必然的现实选择,"平台思维"在电影生产过程中推动着各种资源的配置,"社交思维"则改变了影视营销的传统观念。互联网思维的背后,是电影产业全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传统科学交流体系难以应对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给科研领域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思维模式为新环境下的科学交流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发展路线。文章首先归纳了科学交流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科学交流特征,接着从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四个科学交流组成部分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科学交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给传统行业带来了众多机遇与挑战,其中企业也面临着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自己的问题,而最首要的问题则是营销思维的转变。本文从品牌主对互联网用户的态度转变、对时局洞察力的转变、由单向向双向互动的品牌传播的转变以及联合互联网中品牌粉丝协同作战等四个方面结合案例,论述了在"互联网+"时代品牌主应该具备的新的营销思维。  相似文献   

6.
短短一年多,MOOC在线学习席卷全球,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知名高校都纷纷投入到这场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教育革命中。MOOC在线教育热潮的来袭意味着整个教育服务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传统出版行业也在教育思维急速变革的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下,MOOC技术衍生出的全新教育思维为传统出版业的变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从认识MOOC发展概况着手,在深入剖析MOOC教育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探索传统出版业变革的"MOOC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7.
郑达威 《传媒》2016,(13):93-96
当前,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学界与业界都掀起了互联网思维的研究热潮.本文围绕互联网思维的三个社会特征:人的价值、用户体验、使用免费,以及三个技术特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结合传播学的经典理论,重新阐释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意义,发掘出互联网思维的若干问题与现实困境,从传播学的视角对互联网思维展开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坤 《兰台内外》2020,(7):9-10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家档案局也指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将档案信息化当成档案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档案管理和互联网技术有效融合已经成为了未来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应用"互联网+"思维来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本文就"互联网+"思维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模式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阐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然后提出了"互联网+"思维下档案信息化模式建设的途径,旨在为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宣莲  秦子龙 《兰台世界》2017,(12):26-29
在2016年4月12日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当前档案信息化与互联网利用已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怎样利用"互联网+"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成为档案人的首要任务之一。文章基于这一主题,结合"互联网+"特点以及互联网思维建设性地提出了"互联网+"思维,紧接着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进行了梳理,进而在"互联网+"思维下提出构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设想,旨在利用"互联网+"带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思维是最近探讨的热点话题,而如何把互联网思维应用到设计人才培养中,是时代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从互联网思维特点谈起,重点探讨互联网思维中的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以及互动思维对培养设计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