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新闻界,历来有个重采轻编的倾向,认为当记者有名有利,当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我认为,编辑从某种意义上讲,应比记者略高一筹。为他人做嫁衣裳不是啥坏事,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说明编辑具有奉献精神;第二,说明编辑应有真才实学。因为,要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得做几件好衣裳;如果自己不能做几件好衣裳,穿得烂死搭活的,谁肯找你做嫁衣呢? 当然,要当一个能为他人做好嫁衣的称职的编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编辑学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打好思想、道德、知识、业务基础。下面粗浅地谈一下我学加减乘除的体会。 一、用加法来积累知识,积累写作素材 有人说:“编辑的肚子,杂货铺子。”编辑肚子里有“杂货”是靠平时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的。这就要求编辑像老农那样,从早到晚用粪耙撅个粪箕,不论走到哪里,不论遇上牛粪、马粪,还是猪粪、狗屎,都捡到粪箕里,背回家经过沤制总是肥庄稼的。 我自己就受了学“加法”的益处。 我在大学是学物理的,1965年毕业后,被分配在襄阳地委宣传部工作,1968年初改做新闻工作。开始改理从文有个错觉:文章嘛,总得有点文气。于是,喜欢在文章中堆砌一些  相似文献   

2.
人际瓜葛不应殃及作者先讲自己作为“作者”时的一次遭际:我写了一篇书评,寄给某报副刊部甲编辑,之所以寄给他,只不过是曾在偶然的情况下曾见过几次面,记住了他的名字罢了。我只希望自己的书评能够在这家报上发表出来,决没有想要与甲编辑“拉关系”之意。遗憾的是,正是此举,却导致这篇书评在那个副刊部卡了壳。原因何在呢?经过一番“旁敲侧击”的了解才知道,原来,甲编辑与在同部门工作的乙编辑、丙编辑之间关系不甚融洽,因而,他们几人为了稿件的事,常争执不休。谁若直接寄给了其中一位,另一位或两位便会起而攻之,弄得当事者编也不好,不编也不好,如此这般,你“来”我“往”,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变成铅字的文章(或作品)成为了“待处理品”。  相似文献   

3.
我是农场广播站的播音员,一九八一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稿.刚开始,我连续向报刊、电台投稿上百篇,却只被采用了两篇。这时,有个同志对我说:“你不给编辑抹油,还想多上稿?”真是这样吗?新闻干事老吴却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某农场一名年轻的报道员为了多上稿,特意拎了一桶豆油,专程赶到一家报社向编辑“请教”,受到了编辑部的批评.还有许多老通讯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生产的流水线上,编辑部门相当于工业生产的“总装”工序,前面的环节服务于最后的“总装”,“总装”则起到对采访部门产品进行包装、提升的作用,因而构造和谐的采与编是现代报纸的需要。基于此,我常常不敢苟同于“采与编历来是一对矛盾”的观点,而是认为,采与编应如恋人般“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想,这正是采访部门与编辑部门应达到的最高境界。2004年10月,大河报实行“采编分离”运作模式后,采、编之间的沟通难度增大,但沟通的必要性却增加。而地方新闻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省会、热线、省内三大采访部门70多名记者的百余篇…  相似文献   

5.
年过半百的曹仁义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自然感慨万端。他把诸多感想浓缩成这么几句话:“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杆是党培养的,一辈子都与党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是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他的激动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从事新闻工作28年,基本上都是当编辑。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获得此项奖励,这对我和我身边的编辑们都是一种认可。”的确,就象多数观众只知道演员而不知道编剧一样,许多听众也只知道播音员而不知道编辑。老曹说:“这不是一种‘苦,吗?不过,想追求知名度,我就不当编辑了。”曹仁义属于创造型、开拓型的编辑。这些年,他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我能再干点什么?”  相似文献   

6.
我刚开始搞新闻报道那会儿,一天到晚忙碌不停地打听“信息”,发现一件事情就匆匆采访,赶紧写稿,结果发出的稿子都象“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很苦恼!一来责怪自己报社无“关系户”,二来感到大概是写的太少了吧?此后,我每天都要保持给报社发一两份稿件,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一定会感动编辑的。谁知两个月过去了,报纸上仍旧连个“火柴盒”都没见到。这时,我们政治处主任王万里提醒我说:“部队难道每天都有新闻可写吗?写稿子要抓准问题,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报道价值”。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理解到写稿不能用数量去感动编辑,也不能单纯依赖编辑去修改。这以后,每遇到一条好的报道线索,我不再草草地采写,而是  相似文献   

7.
作为通讯员,给报社、电台写稿都希望被采用,但实际上却经常事与愿违。有时,自己辛辛苦苦采写的稿件,包括自鸣得意之作,却被编辑判“死刑”退了回来。面对退稿,是埋怨编辑手下无情,还是冷静地思考找出稿件不用的原因呢?我认为,后者对我们是有益的。下面结合我的几篇退稿,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成放 《新闻实践》2010,(2):78-79
副刊编辑的传统作业方式是:选稿、约稿、编稿,偶尔自己发挥所思所想或采访一些名人,也来上一两篇,一周对付一至两个版面就完事了。而作为现代传媒的报纸副刊编辑则多了一个活儿:自己写博客,不但更多、更方便地与作者和读者交流,从中获得大量来稿和信息,成了“挖稿的平台”;也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中,不知不觉地为自己做了一两件“衣裳”。  相似文献   

9.
过去工作中,我们都是把采、编、播三者分开,干记者编辑的只能采写、编辑稿件,搞播音的只会照稿播稿。现在要走采编播合一的路,一篇稿往往从采到编,从编到播录合成,得由一个人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编播工作人员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业务,还必须有“一专多能”的本领。编辑除了编写稿子外,还应到现场口头采访、现场录音报道。我们播音员呢,就应在做好播音工作的同时,能够自己采写或编写稿件,还能做到在现场口头采访报道。要使自己做到“一专多能”,就要多学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采访了一位已退休的老同志.稿子发表了,却有几处失实.我茫然了;我并没有“笔下生花”;所写之事都是被采访者亲口说的,怎么会失实呢?原来是被采访者为了使自己的事迹能上报,“妙嘴生花”,夸大了事实.  相似文献   

11.
1.在“新”字上下功夫。新闻要“新”,但是真正做到记者、编辑采编的每一条新闻都是新的,实际上很难。也就是:让记者采访一件新近发生的事很容易,但是在新近发生的事中发现新意并加以报道却很不易。那么怎么办?我们引导记者、编辑认识这样一个道理:要善于在重复发生的事件中发现新的变动。俗话说:变动出新闻。真正的好新闻并不是只包含“新近发生”这一个概念。它还包括:报道观点的新变动,报道角度的新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通讯员,理应为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作出努力。怎样努力?从自身做起。要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把差错、失误消灭在整个采访、写作、发稿过程中。这里,自己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情况发生变化,要果断“割爱”。一件新闻从线索到变成铅字,一般须经过采访、写作、寄发、编辑、校对等过程,其中每一环节都是一道关卡,采访则首当其冲。采访中遇到变化是常有的事,绷紧实事求是这根弦,就能从不变应万变。我院驻地附近某里弄有位年过半百的老大娘,“文化大革命”中儿子到安徽农村插队落户,一去音讯稀少,最后断了线索。“文化大革命”后期,丈夫  相似文献   

13.
当了几年法制报刊的编辑,原以为自己在做一种十十足足有益于社会的大好事,所以每当新的一期报纸出版,心中自有一番欣慰。可是,最近遇到的一件事。却使我颇为震动。事情是这样的。不久前,与朋友相聚,他告诉我一件事:一天,他的12岁的女儿突然问她的母亲:“妈妈,我什么时候要变成坏人了?”其母愕然,心想这孩子怎么会问这个问题,追问之下,才知是女儿连续看了几期某法制读物,看到上面尽是违法犯罪的坏人坏事,便以为人最终都要变坏的。其母恍然犬悟,再也不把那份法制读物带回家了。一份法制读物,居然在一个少年心灵上产生这样大的“副作用”,并因此被列为孩子的“禁读书”,大概是编辑们始料未及的。于是,也很自然地引起我这  相似文献   

14.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5,(10):34-35
现在各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在努力贯彻落实“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作为采访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笔者以为,记者要把“三贴近”落到实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克服当前日趋严重的记者的“编辑化”倾向。什么是记者的“编辑化”倾向呢?笔者以为,记者的“编辑化”,就是记者不运用采访的手段、却用编辑的手段来完成记者应该完成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记者没干记者应该干的活儿,却干了编辑该干的活儿。  相似文献   

15.
记者、编辑怎样对自己采访的事物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把其中带有共性和特性的东西挖掘出来? 我认为,要利用这样几种方法: 第一,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是我们记者、编辑的基本方法,是指导我们认识事物、分析矛盾、指导工作的原则。然而,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违背哲学方法,以偏概全的新闻时常出现,如写一个“能人”在企业中发挥作用时,就大讲“一个‘能人’救活一个厂”,好像这个“能人”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而对大环境,本企业职工、干部的共同努力等因素却视而不见。这样的记者编辑往往习惯于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去硬套,而忘记  相似文献   

16.
常听人说:“一代不如一代”。 我的同事陈君,年纪轻轻,靠勤奋努力,几年来掌握了做一个现代记者的多种技能:外出采访、公务自己驾车,写稿、编稿用微机,既当记者又当编辑,还能担任节目主持人;而我们这些主任编辑、主任记者们大多至今仍是采访登单车、写稿“爬格子”…… 坐在小陈驾驶的采访车上,我在寻思:究竟是“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胜似一代”?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有人说在新闻采写的整个过程中,“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种比例划分对吗?我刚搞报道不久,总感到自己的采写实践与上面的说法有矛盾,请编辑同志解答一下。云南许景宏许景宏同志: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句话是我们新闻界流行的一句行话,一般是指采访时间长于  相似文献   

18.
一得录     
编辑和记者谁大? 高凯 干新闻工作以来,不止一次有圈外人好奇地问我:“你们编辑和记者谁大?” 不想,这一问竟然问到了编辑和记者的痛处。起码我心里不自在。这个无须争执的问题,对发此问的圈外人讲清楚比较容易,但对圈内人往明白说却特别的困难。对圈外人你只管照实说:“编辑和记者分工不同,都是干新闻工作,是工种,非官衔也。记者采,编辑编,论大小没有,论先后倒是存在,即先采后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有记者之“米”,才有编辑之“炊”。但编辑又是记者的“做嫁”者,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生产的流水线上,编辑部门相当于工业生产的“总装”工序,前面的环节服务于最后的“总装”,“总装”则起到对采访部门产品进行包装、提升的作用,因而构造和谐的采与编是现代报纸的需要。基于此,我常常不敢苟同于“采与编历来是一对矛盾”的观点,而是认为,采与编应如恋人般“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想,这正是采访部门与编辑部门应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