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记者,委实是个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使之“见大不大,见小不小”,即上见高级干部也不觉其“大”,下见基层群众也不觉其“小”,因为“大”和“小”都是他的采访对象,都有可能为他提供高品位的新闻素材。反过来说,记者无须跟采访对象比较行政级别以论高低,所以他在高级干部面前也不觉自己之“小”,在基层群众面前也不觉自己之“大”。  相似文献   

2.
过去曾有人对记者冠以“无冕之王”的雅号,现在也偶有所闻。我想,如果把无冕之王理解为记者至高无上,谁也惹不起,这当然是不对的。人民的记者绝不能凌驾于党和人民之上。不然的话,记者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如鱼离水,记者也就不成其为记者了。但是,我认为,从采访的角度讲,记者应以“无冕之王”自勉。正因为头上没有乌纱帽,所以采访谁就可以和谁的“冕”一样高,就可以和谁“平起平坐”,谈得拢,说得上。用我自己总结的话说,就是“记者采访时见大官自己不小。见老百姓自己不大”。我觉得,没有这个能大能小、能官能民的思想作  相似文献   

3.
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搞好通讯报道工作的一条有效措施。在近 30年的基层采访过程中,自己深深体会到,只有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联系广大群众,才能拓宽采访路子,才有写不完的新闻。   一、坚持正义,替群众说话。身为报社通讯员,下基层采访,农民群众把自己当“记者”一样对待。有心里话,有好人好事,有难言之苦,都向你讲。在这个时候,要认真听、仔细记,从中抓住主要问题,重点环节,逐一核实清楚。亭口乡供电站一站长,利用职权,谋私利,不供电,坑害群众。谁家添置了一台电冰箱,他就以“增容”提…  相似文献   

4.
县级广播电视台往往因“身瘦人小”而显得“位卑力薄”,所办新闻被戏称为“党委黑板报”,记者是“新闻农民工”.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难免滋生“平台小,难有大作为”之念,尤其是年轻记者,更觉前程渺茫.小平台究竟能否“大作为”?应当如何帮助青年记者正确看待这一平台,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安心基层、苦心经营,让自己的新闻职业生涯大有作为?本文从基层台管理的角度,从新闻职业理念、新闻职业态度和新闻职业责任三方面入手,思考小平台对“大作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双峰  王绣宇 《新闻界》2004,(5):69-70,72
在美国,有这么一个人——总统可以不见记者,但他必须每天都与记者唇枪舌战;总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不能在记者面前说错半个字。这个人,就是有“白宫之嘴”之称的白宫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6.
“他抓大鱼咱抓小虾”我问一个通讯员:“都说在基层作业余通讯员工作难,可你连年获奖,日子过得挺潇洒,其中有什么诀窍?”他淡淡一笑:“当基层通讯员也难也不难,只要不跟专职记者比,他抓大鱼咱抓小虾,各走各的路,谁有谁的优势嘛!”此言朴实,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0记者与通讯员相比,记者固然有其采访范围大、典型选择余地多、上级精神知晓快等优势,但也有其对采访对象缺乏全面、深入了解,在基层朋友少,了解情况不够细致、准确等劣势i而记者的劣势恰恰是通讯员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通讯员要跟…  相似文献   

7.
采访难。难在哪儿?首先难在入门。这个“门”,是采访对象的心灵之“门”,也是采访对象的自卫之“门”。记者职业特点决定了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随机性。与采访对象的多数情况是各为一方,从未谋面,自我介绍,握手相识,然后便相向而坐,“舌耕”开始,你急不可待地“取”,他慢若抽丝地“予”;你要求对方一下子打开心灵之门任你“探囊”,他却抱怨对你毫不了解,“顾左右而言它”;你费尽唇舌,他也急得冒出汗来……这是一幅多么不谐和的场面!入门的“钥匙”到底在哪儿?其实不用四处寻觅,就在你身上,具体地说就是你的口。记…  相似文献   

8.
于海军 《今传媒》2006,(1):43-44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受制于被采访对象。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以何种礼仪风范“包装”自己,以取得被采访对象的认同和接受,从而产生一种亲情效应和认知效应,进而获取最佳采访效应,是记者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良好的形象、恰当的礼节仪表是采访活动的“通行证”新闻记者的职业决定了他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良好的外在形象,易于被采访者接受,从而对记者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自愿建立与记者合作的基础。反之,采访效果则大相径庭。在社会交往中,外在形象是吸引他人进入社交状态…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跑”是采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在“跑”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往哪里跑以及“跑与看”、“跑与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纷繁迷离的现实社会,记者究竟应该“跑”向何方呢?我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寻到的具体答案有二。一是跑到群众中去。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其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采访到有意义的新闻。范长江谈到他的采访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  相似文献   

10.
“深入”,本文系指记者到乡村采访。“增负”,本文系指采访时给基层和农民增加了不应有的负担。按说,深入采访与农民增负这两者之间不应有多大瓜葛。深入乡村基层,听民之声,察民之情,是记者应有的良好作风,乡村干部和农民朋友对此也是欢迎的。然则笔者耳闻目睹的一...  相似文献   

11.
通讯员在基层,一般都是被称为“小秀才”的人,如果我们自己也把自己看成是“秀才”,处处以先生自居,那就糟了,群众就会不理你,时间一长,与群众之间就会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尽管你生活在群众之中,但群众不会把知心话告诉你,你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有一年,我听说一个公社的酱油厂办得不错,便去采访掌龙头的老师博,一见面我就急于向他掏材料,拿出本子来,摆出要他汇报的架势来,谁知他非但不理我,反而对我的到来很反感,使我很纳闷。  相似文献   

12.
夏海 《军事记者》2002,(12):57-57
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常与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打交道,在交往中觉得不少记者“官气”很浓,甚至“官气”逼人。“官气”表现之一:摆架子。有的记者爱把自己当作“上面人”,处处要表现得高人一等。基层有活动邀请记者,要打招呼,下去车子接,回来车子送。倘若基层采访安排有什么不妥,他心里准会老大的不高兴。“官气”表现之二:讲排场。有些记者采访时不是直接接触采访对象,而是喜欢找当地宣传部门,由他们安排采访事宜。采访时有人接待,有人陪同,人多势众,前呼后拥,就像某些领导下基层视察工作似的。有时连续采访,还喜欢蹲宾馆,…  相似文献   

13.
文人当自重     
“文人”在这里指的并不是作家、编辑,也不是记者或一些文化界名人,而指的是某些基层报道员。君不见,有些基层报道员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喜欢自己“吹”自己。某部一报道员刚刚从外单位调来。为了在领导面前显显“能耐”,就以他人之名写了一篇自己的“事迹”,把自己的吃苦精神吹得“云山雾罩”。时隔不久,他的这篇自吹文章果真感动编辑被刊用,可他那成才事迹让人看了,真是令人咋舌。单说写他担任报道员两年来,写了230余篇稿子,在各级报刊见稿200篇,就很使人刮目相看。你别说他这么一写,几个领导看了还真在机关引起了一场不大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一线的维权记者,我深刻感受到深入群众的重要性,基层是个大熔炉,更是一个大宝藏,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抓住机遇,在基层锤炼自己、夯实采访基本功,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更好传承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5.
诵讯员大都生活在基层,接近群众,熟悉生活,常能发现好题材和有价值的新闻。但因为采访和写作上存在某些不足,常求助于记者。但有个别记者,见到通讯员的稿,发现题材很好,常常撇下通讯员,自己悄悄下去采访,最后只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更有甚者,有的记者拿到通讯员一篇好稿,稍作改头换面,来个“芳名独具”。因此,有的通讯员见了某些记者,不是躲开,就是话不投机,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好稿埋没,记者、通讯员关系很僵。作为记者,帮助通讯员修改稿  相似文献   

16.
有些记者一接触到采访任务,便径直找采访对象了解,立成稿件,至于周围群众反映和环境条件如何很少问津。这种采访方法是需要打一个大问号的。有一位记者去采访某地一个典型人物,关起门来和采访对象谈了大半天,挖了不少“事迹”,撰写了一篇报道。说来也巧,在稿件发表之日,正是这个“典型”被宣判之时,一边无线电波广播着他的“先进事迹”,一边公审着他的犯罪事实,真是让人啼笑皆非。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采访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稿件质量的高低。许多有名气、有造诣的记者,都懂得采访对于写作  相似文献   

17.
在采访中,从表面上看,记者是主动的,而被采访者是被动的,但许多时候恰恰相反,被采访者其实是处在主动的地位。比如,记者提的问题,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回答,也可以来个无可奉告。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对主动与被动要有一种辩证的看法,要力争变被动为主动。记者要掌握采访中的主动权。有两层意思:一是记者要想法让采访对象配合自己的采访,让他提供记者所需的新闻事实;二是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不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避免因做了被采访者的“传声筒”而为其所用。  相似文献   

18.
电视现场采访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对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士的采访活动。它通过电视屏幕把记者采访过程直接展示给受众,使受众产生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之感,从而增强电视节目的真实性、生动性和群众参与意识。同时,电视现场采访也是记者展示个性魅力和个人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运用好电视现场采访,使采访活动出“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质疑是记者的职业要求,但也是一种独特的采访风格。我在采访的时候,很少按照采访对象的意思“顺毛捋”,反而是“逆毛捋”,我不会跟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立场,而是站在与采访对象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立场,这个立场代表着在这期节目里没有发言权的另一方新闻当事人,也代表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观众是我和采访对象之外的第三方。我在采访中很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随州日报为了让报道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继1998年在一版开设“村组见闻”收到良好效果之后,今年又在一版推出“十农户访谈”、“十居民访谈”。 编辑部从全市选取代表不同层次、不同景况的十户农民和十户居民,记者分赴各自采访对象家中,用体验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