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在自己发展的悠久历史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无数精神文化财富,民间故事更是其中的瑰宝。建国以来,我国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了大量的挖掘、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在这个基础上,上海文艺出版社规划出版了一套《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故事大系》。至今已经出版的有《蒙古族民间故事选》、《藏族民间故事选》、《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选》、《苗族民间故事选》、《彝族民间故事选》、《满族民间故事选》、《侗族民间故事选》、《瑶族民间故事选》、《白族民间故事选》、《黎族民间故事选》、  相似文献   

2.
林童 《大观周刊》2012,(36):62-62
女仙文化有着鲜明的本体特征,它孕育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儒道文化,生根发芽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在世界文化中别具特色。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涉及女仙的故事并不算多,但它所描绘的小说内容蕴涵了女仙文化的基本特质,其中,女仙与凡人婚恋的故事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陆跃升 《兰台世界》2017,(10):105-108
"姑舅表婚"是流行于黔东南"苗疆"的一种落后的婚姻陋习。清代以来,随着中原儒家文化的深入、汉族人口的大规模入迁、国家婚姻法的逐步推行以及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的空前繁荣等等",姑舅表婚"这种原始落后婚姻习俗遭到了毁灭性的冲击,黔东南苗疆民族在与汉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在接受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姑舅表婚"危害性,并逐步接受汉民族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4.
金华 《文化遗产》2016,(4):121-127
日韩两国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的交流史。日韩两国的诸多民间故事深受中国民间故事的影响。日本民间故事虽与中国故事的核心主题和母题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于中国原型故事之处亦十分明显,地理位置比日本近于中国的朝鲜民间故事,则与中国民间故事有更多相似之处。拙论以中国的《狗耕田》~1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民间故事(日本的《开花爷爷》~2、韩国的《兴夫与孬夫》~3)考察中日韩文化的异同,以及中日韩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强化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在政治、文化、钱币等方面,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这一时期新疆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表现为保家卫国、对皇帝忠诚和朝贡等方面,具有政治性、自愿性、全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论唐人小字与姓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的小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名。在中国,不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也不论是男是女,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小名,这是汉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就约定俗成,数千年间流传不息,直至今日仍然保留。作为一种长期而广泛流传的文化现象,小字不仅折射着非常丰富的民族心理,而且也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姓名文化的重要材料。本文仅就唐代的相关资料进行探讨,借以了解小字在认识姓名文化与民族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网婚的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样,网络婚姻并不构成重婚,无过错方也不能提起离婚损害赔偿。借力新媒体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规范交友平台和婚恋网站的监管,杜绝网婚。  相似文献   

8.
哈尼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区。哈尼族民间故事是哈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哈尼族民间故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神秘的哈尼人。然而当下哈尼族民间故事的传承现状已经岌岌可危,有失传的危险。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促进文化繁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对哈尼族民间故事的传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下实际保护措施,希望哈尼族民间故事在全球化的传播环境下得以很好地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朱浩 《文化遗产》2015,(2):43-50,157
在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故事中,征西女将必须都被标榜为"寡妇"、数量必是"十二",这种颇为奇特的现象与该故事如何产生这一问题息息相关。张政烺先生推测该故事来自于出殡仪仗队,对此话题的开辟之功实巨,但其说非为定论,值得重新探讨。"十二寡妇征西"故事来自于明代社火中的"六丁六甲"舞队,而此种舞队在南宋民间社火中就已存在,是从南宋宫廷傩仪中移植而来。"十二寡妇征西"故事乃民俗与民心之结晶,代表了民间故事衍生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有鹏 《文化遗产》2013,(3):79-87,134
中国民间文学史上,民间故事是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形式。192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以"林兰女士"名义编纂出版《民间故事》,促进当世民间传说故事较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形成热潮,有力影响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这是中国民间故事叙事方式新的体现与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它不仅仅保存了当世民间文学具体的流传形态,而且体现出现代学人强烈的社会使命与社会责任,其开启民智与寓教于乐的文化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尤其是对中国民间故事学的发展,能给人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