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恨水(1895—1967),一个拥有众多读者的通俗作家和报人。他为文始于在《皖江报》当主笔,月薪8块银圆。那时,8块银圆足以让他在经济上自立。张恨水24岁那年,依靠在《皖江报》挣到的积蓄,只身前往北京投考北京大学。初到北京,张恨水因没有固定收入,生活十分困难。所幸遇上了上海《时事新报》驻京记者秦墨哂。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以通俗小说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知晓,事实上一生著有数百万字新闻评论作品的他,更是一名出色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从1918年开始记者生涯,到1948年秋辞去北平<新民报>的编辑职务,张恨水从事报业工作达30年之久.他干过记者、副刊编辑和主笔,任过副总编辑、总编辑、报社社长,在新闻界有"全能报人"之称.  相似文献   

3.
《现代出版》2013,(6):F0002-F0002
夏丐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号闷庵,别号丐尊,上虞崧厦人。我国著名文学家、出版家、教育家。1926年起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出版事业,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10余年,出版大量中外名著;并编辑发行《中学生》《新少年》《新女性》《一般》《救亡报》等进步报刊,哺育了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4.
症结不在“编校合一”万莲子【湘潭】时下因于友先同志一句“编辑代替不了校对”而兴起“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多年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通讯员,在写稿中,自拟好标题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多年来,自己在写稿中,对标题尽量多动脑子.考虑到目拟出的标题,一定要展示稿子内涵的精华,这样才能打动编辑的心.并通过编辑以此打动读者的心。近几年来,我精心自拟的一些标题.被编辑看中采纳:如《陕南战场上的一支奇军》(汉中日报1996年11月19日头版头条)、《风范依旧在心头》(陕农报1997年1月14日4版头条)、《字字珠粒化神奇》(党史纵横1995年11月10日)、《烦恼的下水道》(汉中日报1999年3月31日)、《彭总选秘书)(时代与人1997年8月20日)、《清明祭祖要讲…  相似文献   

6.
张恨水先生系安徽省潜山县岭头乡人,他是一位誉满中外的高产作家,又是主编报纸副刊的高手。他自1919年步入新闻界,在长达30年的新闻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皖江日报》副刊、《世界晚报》副刊、《世界日报》副刊以及北平《新民报》副刊等。张恨水主编报纸副刊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7.
张芬之,笔名张艺,1945年生,中共党员,安徽灵壁县人。历任宿县地区新汴河工程政治部宣教科干部,北京军区空军某部班长、干事,北京空军宣传部副科长、科长,北空导弹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国报刊报》编辑部副主任、常务副总编,《新闻出版报》(现《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8.
林溪声 《新闻传播》2006,(10):27-29,35
人物简介:成舍我(1898-1991年),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报纸出版家、新闻教育家。湖南湘乡人,原名成勋,后名成平,笔名舍我。青年时代曾任职沈阳《健报》编辑、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编辑、《太平洋》杂志助编。后考入北京大学读书,课余在北京《益世报》担任主笔、总编辑。1924年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翌年增出《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并创办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报纸后被执政当局封闭。1927年在南京创办《民生报》,  相似文献   

9.
1935年9月,上海创刊了一张特色鲜明的四开小型报——《立报》。为它的诞生打响第一炮的总编辑,就是当时被誉为编辑全才的张友鸾先生。当年,在立报编辑部里集中了一批颇有名望的编辑记者,如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作家谢六逸,著名报刊连载小说作家张恨水,擅长写小评论的老报人严谔声,以及中共地下党员、新闻宣传多面手恽逸群等。在外勤记者中有谢六逸的高足舒宗侨和熊岳兰,以及熟悉文艺界情况的钱台生、张常人等。正是这些为国家、民族灾难而痛心疾首的爱国报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市报人》2007,(4):I0003-I0004
邯郸日报社下辖三报一刊一网站:《邯郸日报》、《邯郸晚报》、《中原商报》、《新闻丛林》和邯郸新闻网。拥有正高职称(高级编辑、高级记者)12人 ,副高职称44人,中级职称59人。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编校合一”万莲子时下有“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当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实践摸索,倒不以为“编校合一”是什么时弊...  相似文献   

12.
春声日报春声日报于1921年3月创刊,由周剑云主编,姚民哀为助理编辑。有严慎予、严谔声、冯小隐、胡寄尘、吴绮缘等供稿。杨尘因写的《新儒林外史》和许指严写的《三海秘录》,颇为读者欢迎,印成单行本发行。不久又刊登了张恨水写的长篇小说《京尘魅影录》,加上姚民哀的评语。张恨水以皖人而久居北京,以写《春明外史》一书而得名,在南方报纸上则这一部《京尘魅影录》尚为第一次刊载。后来张恨水写了一部  相似文献   

13.
我当“快速反应记者”卢学义本刊《地市县报园地》专栏,从末期开始推出《地市县报人》(包括领导、编辑、记者、检查、校对人员等)小栏目,反映他们在办报实践中的某一独到之处。这个小栏目的文章,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写别人,但要写出某一特点,切忌面面俱到。欢迎大家...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由业余通讯员走上企业报编辑岗位的新兵。由通讯员变为企业报一版编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两三个月的编辑工作实践,使我深感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更感到专业知识的匮乏。我从主编那里搬来了《当代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书籍,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拼命“吃”起来。可读过之后,又有远水不解近渴之感,对自己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首都建设报共同举办的“走名企、逛名店、看名牌、会明星”(东线)活动举行.来自北京日报、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科技报、千龙新闻网、《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等新闻单位的30名编辑和记者们参加了该活动。  相似文献   

16.
《报刊之友》2010,(6):60-60
佟希文(1927年1月27日~),满族,生于吉林东丰。七八岁读私塾,九岁起在东丰从小学读到中学,直到日寇投降。1946年1月参军。1985年离职休养。历任《人民武装报》、《前进报》、《挺进报》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动态     
衡阳现代集团公开招聘企业报编辑衡阳现代电气设备集团抓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从基础工作抓起,做到经费、人员、制度三落实。最近他们又在集团公司内部实行公开招聘2名《现代电气设备集团报》的编辑人员。该集团把《集团报》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宣传园  相似文献   

18.
名人与题目     
郑拾风回忆两个标题《新民报》60周年报庆时,老报人郑拾风撰文回忆45年前标的两个标题。《新民报》招收工作人员时,要经过一场严格的考试,主考人是经理张恨水。张要求郑拾风尽快处理好一堆原始稿件,包括选稿、删改、拟标题、画版面,一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新民报》的标题讲究文采,稿件内容是报道重庆朝天门一带吊脚楼年久失修有倒塌情况。郑拾风提笔写下这样一则标题:  相似文献   

19.
我接受这部厚厚书稿的编辑工作时,对它在《艺谭》杂志上连载所获得的好评已有所闻。连载时书名是《张恨水评传》,而送来准备成书出版的书稿改名为《闲话张恨水》,其实里面扩充了两部分内容:创作的分析总结和作品系年。对作者的勤勉和谦逊的风度,我首先便有了个好印象。若冠名以“评传”,无疑会震人耳目,但作者不是张恨水的亲朋故旧,与张恨水本人更是没有直接的交往,缺少第一手的资料,加  相似文献   

20.
“三张一赵”之赵,即赵超构(笔名林放、沙)。他出身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曾东游日本一年。先在南京《朝报》任记者,编辑,与慧剑同事。抗日战争开始,投身救亡运动,于1938年入川。参加《新民报》工作。由主笔而总编辑、总主笔、社长,前后50余年。今年已是80遐龄。他几乎写了大半辈子的“小言论”,每篇五六百字,最短的只有一二百字,先后以《未晚谈》《今日论语》《随笔》《灯下闲话》等栏名在《新民报》发表,其中一部分成了《新民报》各个地方版的“共同语言”,同时转载。1944年5月他参加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