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期,当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被众多现代主义作家贬低时,博尔赫斯写下多篇影评,表达了对这门艺术的热爱。电影艺术启迪了博尔赫斯的小说创作:一方面。他在创作中广泛借鉴蒙太奇手法;另一方面,他从好莱坞电影中领悟了构建小说情节的奥秘,注重情节的连续性和偶然性。20世纪后半叶,贝特鲁奇等人对博尔赫斯短篇小说的改编促进了博尔赫斯文学经典的多维度、多层次传播。电影艺术与博尔赫斯文学创作和作品传播之间的双向互动体现了20世纪文学生产和经典传播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圆文学具有一个奇特景观,就是它更多地承接了当代外国文学而非现代中国文学的血脉。与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相比,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杜拉斯对当代中国作家们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张阂先生将博尔赫斯称作“先锋作家的独门暗器”,可谓贴切之至。只是今日人人都将博尔赫斯放在口中,他已经不再是“暗器”,而是成了“标签”。博尔赫斯的影响不仅限于文学界,对知识界也触动甚大,这一点在西方表现显著。张阂在文章中特别提到,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一书的开头引用了博尔赫斯小品文,来引发关于事物之秩序的议论。可是中国知识界似乎对博尔赫斯依然比较隔膜,张阂最后指出:“博尔赫斯以他自己的失明的眼,照见了当代中国作家的盲目。”那么,中国知识界是不是也需要有“问道于盲”的勇气呢?王晓渔  相似文献   

3.
老虎的金黄     
晚年的博尔赫斯已经失明,某次由女秘书玛丽娅·儿玉陪同,参观朋友的私人动物园,一头名叫萝西的母老虎听命起身,两只巨爪搭住作家肩膀,伸出大舌头舔他脑袋和脸。博尔赫斯非常感动,高兴地对女秘书说:“玛丽娅,真重啊,真味儿啊!”  相似文献   

4.
博尔赫斯是世界级的作家,一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是他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的窗口以及哲学思考的起点.<巴别图书馆>作为一篇博尔赫斯描写图书馆的小说,投射着他对世界本质与秩序的思考,可以从图书馆是神性的存在、图书馆是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图书馆是无序的这3个层面对<巴别图书馆>所蕴含的深刻思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12,(12):116-116
"作家们的作家",这是人们对博尔赫斯的至高评价。它在中国的流行,则多少说明了中国作家对博尔赫斯的敬畏。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谁不读博尔赫斯,就必定是文学之盲;谁不谈博尔赫斯,也仿佛等于无知浅薄。这样一种带有明显强制性的文学时尚,终于使博尔赫斯在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生根开花,也使中国  相似文献   

6.
一生博览群书,在智慧的海洋里皓首穷经,带着博大精深的学问,叩寻人类的永恒之途,博尔赫斯发现了一个比“everness”(永恒)更为有力、更为可怕的词:“neverness”,那就是“水压不会发生的事物”。它意味着不曾存在,子虚乌有,镜花水月。 博尔赫斯曾以悲怆的心情写下题为永恒的十四行诗,那时候他虽然看到人生的转瞬即逝,却还相信人死后会有永生的幸福。后来,这样的想法在博尔赫斯的理念里也荡然无存。博尔赫斯看到人生的无目的性。因为看到人生的虚幻而意识到目的的虚弱。博尔赫斯不再徒劳无益地追寻。 《巴比伦…  相似文献   

7.
天堂,图书馆的模样——读博尔赫斯《巴别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尔赫斯,阿根廷著名诗人,作家,曾在公共图书馆工作并任职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图书馆,作为实体或者作为喻体,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以图书馆为主题的,主要有小说《巴别图书馆》和诗歌《关于天赐的诗》。论文以图书馆为支点,从题目、情节、哲学蕴意等方面对《巴别图书馆》加以解读;并依据《关于天赐的诗》,阐述博尔赫斯的图书馆世界。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8.
阿根廷当代著名作家博尔赫斯一生从事图书馆工作,丰富的阅读生活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在创作中他赋予图书馆和书籍以形而上的意义,作品里洋溢着他对图书馆的热爱和阅读书籍的审美感受。国内图书馆员有必要去读他的作品,了解这位国外的同行。  相似文献   

9.
《现代出版》2013,(2):46-46
著名魔幻写实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曾说过一句话:"我总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样。"这句话不仅反映了许多爱书人的心情,经由博尔赫斯说出来,更令人动容。通晓数种语言、博览群籍的博尔赫斯,因家族遗传之故,视力一直不佳。他曾于1936年到1946年间,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图书馆的馆员,1955年成了国立图书馆的馆长,任期达十八年之  相似文献   

10.
我心目中理想的作家传记.不是一部巧妙伪装的编年史表,它在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一部“作品”,与所撰写的作家作品风格相一致的戏谑仿制品。这样看来,写一部理想的作家传记异常艰难,它要求立传者不仅要与作家本人有着同等的智慧,同时还要有观察作家生平各式事件的超脱感。为博尔赫斯这样的人物立传,本身就是讽刺。原因之一在于博尔赫斯一生过的基本是停留在时间原点的书斋生活;之二则是博尔赫斯本人有一套知名的关于时间的“迷宫”学说。1930年,博尔赫斯为阿根廷通俗诗人埃瓦里斯托·卡列支写传记时,写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想从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