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电视创新发展已经由自身不断地改版走向节目模式引进,但引进不是照搬,需要结合本地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程度以及接受者的心理和习惯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也就是本土化的过程。在本土化过程中是否能够因地制宜地调整和融入本地电视生态环境,这是电视节目模式引进是否能够顺利移植以及可持续传播的关键,而电视节目本土化过程涉及众多融合的复杂因素,如节目模式的传媒环境变化,以及接受者心理特点和习惯差异等。本文基于当前节目引进现状,以英国BBC王牌综艺《Top Gear》的两次引进为例,运用SWOT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引进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文化和原生节目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异质性,发展程度不同对节目模式引进的影响,以及探讨如何重视本地文化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节目引进和二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受众对电视节目多样性的要求以及电视台本身节约成本的需要,我国电视界除了自行制作、播出电视节目外,还大量引进国外的电视节目。随着引进节目热一波波袭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引进节目本土化的问题。在引进节目本土化的过程中,怎样克服节目原产国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很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引进节目本土化的成功与不足,从文化视角出发对节目引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苏茜茜 《今传媒》2014,(3):75-76
湖南卫视引进了韩国MBC电视台的《我是歌手》节目,并且根据国内受众环境做出本土化的改动,节目播出后受到了较好的反响。本文笔者针对这类国外节目模式的引进以及在本土实践的效果,从韩流文化本身到文化符号、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湖南卫视引进了韩国 MBC 电视台的《我是歌手》节目,并且根据国内受众环境做出本土化的改动,节目播出后受到了较好的反响。本文笔者针对这类国外节目模式的引进以及在本土实践的效果,从韩流文化本身到文化符号、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芳 《现代传播》2003,(6):113-114
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的再加工 ,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指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的加工 ;第二是指将外来节目的节目样式进行“本土化”的消化吸收。本文将就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引进节目的“本土化”改造工作进行一番剖析 ,相信会对中国电视界外来节目的引进工作产生积极的意义。一直接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的加工是我们最常见的形式。这个加工是要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 ,否则何来“本土化”之说 ?当然这个“本土化”不仅仅是指翻译、剪辑一类的编辑工作 ,更重要的是进行本土化内涵的改造、加工和再创作的工…  相似文献   

6.
吴茜 《视听界》2015,(1):75-77
2014年国内各电视台新引进的节目多达30档。在节目大量引进的背后,有着国内电视人从单纯引进到联合开发制作的引进思路的转变,也有着对引进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的策略。本文选取了一些在2014年电视荧屏上成功的节目案例,探索引进节目的本土化创新。  相似文献   

7.
许乐天 《视听界》2014,(6):88-91
自2013年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真实综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并取得成功后,引发了韩国真实综艺秀节目的引进热潮。本土化作为真实综艺秀的关键元素,能否恰当运用对节目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文从真实综艺秀的特点入手,结合真实综艺秀节目的韩国原版和中国引进模仿版的对照,分析了真实综艺秀本土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本土化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邢雪 《新闻窗》2013,(6):51-52
《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星跳跃》号称浙江卫视"中国三部曲",这三档号称"国字号"的节目却不是自制节目,全部是引进海外节目版权,依照制作宝典的指南,并加以本土化改造制作的节目。在这个创意匮乏的时代,对于媒体来讲,从海外引进一整套节目创意体系,是控制节目设计成本,迅速提升节目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电视业竞争激烈,多数电视台青睐购买海外既有成功模式节目的版权以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引进类真人秀节目日益增多的趋势无法避免,如何规避同质化节目过多、本土化改造不足和抑制本土节目发展等,成为版权引进所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创新管理和评估机制、搭建原创节目发展平台、具有特色的本土化发展和精品化节目制作等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引进类真人秀节目泛滥和同质化现象突出的现状。"引进来"只是第一步,"走出去"才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臧秀丽 《报刊之友》2013,(8):109-110
近年来,各大电视台以及传媒机构开始从海外引进综艺节目版权,来丰富中国的电视荧屏。同时也有很多中国的电视工作者都在积极寻求如何将国外已有的经验和节目样式拿来进行本土化改造,为己所用。当我们对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文化品位分析后,确信不能一味依赖海外版权的制作"宝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节目内容、文化构成、审美取向、表述方式上把海外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才能吸引中国电视观众,并产生对节目的共鸣。本土化改造是一方面,节目的创新、研发,创造中国独有的综艺节目模式,才是中国电视节目突围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冯莉颖 《东南传播》2012,(9):185-187
在国内纷繁的综艺节目舞台上,近几年内越来越火爆的节目多是对从国外引进的真人秀节目改造后的节目。在众多引进的节目中,引进自比利时的真人秀节目《年代秀》因其狂欢的游戏精神、竞赛的叙事规则、消费的话语逻辑、差异化生存策略和全综艺的外在形态等成功的移植与本土化改造,符合现今消费主义文化的社会背景和广大观众的审美趣味,广受欢迎。本论将从《年代秀》的娱乐机制与叙事策略入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引进来"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随着这些综艺娱乐节目在我国获得的成功,使得"引起来"的节目不断的增加。但是由于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的差异,"引进来"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不得不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以符合本地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要求。因此本文对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引进来"的本土化改造进行探讨,从而分析我国的本土化思维,以期能促进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韩岳 《传媒》2015,(20):40-43
近年来,国产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从单纯的引进、模仿国外真人秀模式,开始向引进节目本土化改造和原创节目模式研发并重的方向发展,节目形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这过程中,以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戏曲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将传统的戏曲艺术与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元素相结合,开创了戏曲文化电视传播的新模式,以通俗化、娱乐化的节目风格,赢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4,(11):69-70
<正>引进节目对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特征第一,较为隐蔽。同影视剧的直接引入相比,引进节目引进的是节目的版权、节目形态与节目流程、节目制作手段与方式,版权引进后还要进行本土化制作。从表面上看没什么影响,但从实质看,引进节目的意识形态建构往往在一种较隐蔽的无意识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15.
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大陆音乐真人秀节目引进海外版权造就了电视歌唱的巅峰态势。在这个时代,引进后的版本与原版节目的对比成为常有常新的话题,本土化因为音乐的交织,成为了一面旗帜。深入地认识音乐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方向,这是时代对原创能力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4,(2):68-68
2003年6期《现代传播》陈芳的《论电视引进节目的“本土化”》,对外来节目的形式、内容的加工和对外来节目样式的消化吸收作了阐述。对引进节目中原片主题准确的阐释、立意精确的表达、形式风格的理解把握等都是要通过进行“中国化”式的语言转换和拆解来完成。这个语言转换与拆解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引进节目的接受、理解和喜爱程度。“本土化”绝不仅仅是局限在节目外在样式的加工上,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对外来节目的思想内容进行“本土化”加工。东西方民族在政治观念、历史观念、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在电视节目中也得到了表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引进的大型专题片《千年沧桑》了。这是一部完全由美国人拍摄的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节目范式的现象.尤其近年来一些引进节目大热,借鉴和模仿国外成熟的节目模式成为各电视台竞相采用的竞争策略.但由于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同,直接照搬国外成功的综艺节目并不一定能收到同样好的效果.因而,在引进节目的同时对其进行本土化的运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傅祖鉴 《东南传播》2011,(2):103-105
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本土化节目那种简单的旧闻堆积和知识的枯燥灌输面临新的考验.编导们在节目策划和选题上如何寻求新的创意,促使本土文化节目的格调和信誉度不断提升?在新一轮的节目节目策划编排中,二频道节目以独特的取点和文化价值来赢得美誉,寻求电视本土化节目开采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文化流行的今天真人秀节目逐渐占据电视市场的半壁江山,相对发展较缓的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真人秀节目。本文通过对《中国达人秀》成功元素的分析,希望对国内引进类真人秀节目如何本土化以有效启示,使我国真人秀节目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0.
庄屿瑞 《东南传播》2011,(8):163-166
真人秀节目源于西方,经过本土化改造着陆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吸引了大量观众,获得了较大影响力。由于文化工业、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中西方呈现的不同特征,使这种根植于西方文化的节目类型在国内引发了“低俗化”的争议,产生了中国语境下的“文化不适应”。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真人秀节目低俗化批判的比较和梳理,从文化分析的新视角对于其产生背景、批判根源、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