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彤 《当代传播》2013,(1):48-50
本文探讨了网络实名制下的用户认证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基于多级注册机制,就用户识别码管理和用户信用度管理模式等内容,提出了多识别码的用户信用度管理模式;并据此提出了重新构建网站信息发布架构体系的设想.为克服被长期困扰的网络信息判读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信息监督员机制的自主管理策略,该机制以用户信用度为基础,无须额外投入,同时又体现了发动广大网众参与网络治理的平等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徐凤兰  孙黎 《新闻实践》2012,(12):63-65
所谓网络监管,指的是政府、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民等主体通过对网络上的信息客体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网络有序运转,以实现政府、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民等各方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网络"绿色、文明、和谐"发展的一种制约手段。  相似文献   

3.
武文静 《新闻世界》2013,(7):293-294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但网络公共领域中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冲突也逐渐明显。本文以“人肉搜索”为切入点,探讨言论自由和隐私权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完善立法规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保护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充分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和提高网民媒介素养、建构网络伦理道德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袁莉 《东南传播》2016,(7):100-102
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正常的渠道已无法满足人们正常利益诉求的表达,而网络土壤的多元化为集体行为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以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对以"帝吧出征FB"事件为代表的网络集体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合理分析,但也存在一定不足。网络集体行为的有效控制和引导还需突出网络意见领袖的主体地位、培养网民对所属集群的社会认同感及适度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5.
刘涵 《今传媒》2016,(6):30-32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高速发展,在带给广大网民便利的同时,也为部分网民及组织实施网络侵权,乃至破坏网络生态安全等行为提供了平台和渠道。目前,网络有关隐私泄露、造谣中伤、人身攻击、以假乱真等问题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严重损害网民合法权益。网络侵权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本文将根据网民举报的侵权信息,简要梳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网络侵权信息的具体类型和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服务商、技术研究者、媒体机构、普通网民等多方力量联合治理网络侵权信息的策略和措施,积极营造开放、规范、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道德建设成为新媒体技术下,网络建设的工作重点.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媒体事件中网民认知偏差现象的成因,并积极探索了相关应对策略,以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从隐蔽网络看网络检索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孟欣 《图书馆学刊》2005,27(5):124-125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隐蔽网络研究的情况,包括定义、特征、形成原因和搜索工具,然后通过网民的网络检索行为特点分析隐蔽网络的存在与网民网络信息检索行为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解决这种矛盾的非技术方法,强调了让网民意识到隐蔽网络存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各种利益矛盾激化和社会阶层分化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备受瞩目,但对引发众多网民关注,无突出矛盾基础,也无明确政治诉求的青年网络群体性事件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以"69圣战"网络事件为例,对于以80后、90后青年为主体,带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了解析。本文认为,青年网民的集群行为有族群认同的驱动,表达了80后、90后特有的代际焦虑,表现为网络暴力和网络狂欢混杂,事件凸显了传统媒体表达功能缺位、主流社会不作为以及网络商业经营亟待制度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庆祝 《大观周刊》2011,(46):24-24
网民监督政府是一种新的公民监督形式,其实质就是公民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对政府进行监督。当前,网民通过网络蓝督政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网民监督政府的立法体系不健全,政府构建网民监督政府的平台不积设,网民构成不均衡,网络运营商社会责任感不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民监督政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找出相应对策,以便实观网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0.
孙燕 《传媒观察》2012,(6):16-18
围观是现实社会中的一种集群行为,虚拟社区的"围观"意指网民对媒介事件的共同关注行为。在"占领奥巴马"事件中,网民构成了"围观"与"自我围观"的网络(双重)景象,反映出网民在娱乐、反叛之外试图从民族文化中寻求群体和民族归属的心理以及国内网络政治参与机遇的缺失。应对该媒体事件持以宽容态度并对媒介事件背后映射的网络文化和网络政治秩序给予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