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王颖 《青年记者》2020,(11):4-5
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互联网个体用户成为关键因素近年来,媒介技术变迁,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个体用户成为中心,专业媒体不再是唯一的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公共传播时代已经到来,公共传播机制重新建构,公共传播是通过传统媒体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面对不特定人群的开放性传播,它的传播主体既包括大众媒体,也涵盖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2.
<正>微博、微信的快速性、分享性、互动性、娱乐性等优势,在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拥有非常独特的魅力和作用,能够简洁、快速、随时、随地地分享信息的沟通传播模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一、新闻传播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新闻传播可以从侧面直接反映出现代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现代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媒介条件。在网络媒体、新媒体不断涌现,尤其是微博、微信普及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处于四面楚歌的局  相似文献   

3.
张晓霞 《报刊之友》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4.
张晓霞 《今传媒》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5.
石磊  赵萍 《新闻战线》2015,(3):50-53
新闻客户端的兴起和发展,是传媒继开办网站、微博、微信之后的一种新的媒介融合形态。新闻客户端是众多客户端中的一种,其服务内容主要是新闻信息。用户下载客户端应用程序到使用终端,通过网络与服务端建立连接,接受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媒体内容。新闻客户端概述在信息传播中,信息提供端可称为服务端(Server),信息接收端称为客户端  相似文献   

6.
微媒介的出现是信息化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依附于网络得以生存和发展,其传播主体呈个体化、内容呈多元化、方式呈交互性等特点,导致大量微信息碎片化、快餐化。大学生作为网络新媒体用户的主要群体,对微博、微信等新事物格外青睐,在使用这些新兴微媒介过程中,其人际交往、消费心理、价值观念等行为和思想深受微媒介传播的影响和改变。  相似文献   

7.
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web2.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开启了互联网媒介新时代,它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和特点,为新闻传播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形成了新闻传播的新格局。本文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国内两家主要微博主体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进行分析(其中对新浪微博采取抽样调查,对其一个月内的主要新闻事件进行追踪关注;对腾讯微博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微博在不同新闻事件中的传播角色),试图通过对两者的新闻传播模式的比对,分析不同微博主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的异同之处,并引发对微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指的是运用数字设备、高新技术达成信息传播目标的新媒介,具有模拟性、超文本、数据性等特征,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与方式.新闻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有所改变,重构传播格局,优化媒介生态,新闻不再是特定时段、特定版面、特定电视频道的专属性内容,在微博、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环境中均可浏览、传播、制作新闻.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助...  相似文献   

9.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终点,没有受众的新闻传播根本无从生存和发展。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被广泛地运用,体育新闻传播也日益走进微传播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继续保持舆论制高点,必须积极使用新媒体,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高度依赖受众而存在的传播媒介。因此,微传播时代更要加强受众需求研究,让体育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传统新闻传播在新闻门户网站、手机新闻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冲击下,逐渐走上了媒介融合的发展道路,致使新闻传播过程的变化可谓是复杂而多元。基于媒介融合的视角,分析新闻传播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微媒介传播的迅速流行,传媒行业全面进入微时代。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受到了极大冲击,各大纸媒纷纷抢滩微媒介入口,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然而,囿于传统新闻传播思维,这些微媒介产品良莠不齐、处境尴尬。纸媒编辑如何创新编辑理念,运用互联网逻辑破解融合困境已经成为纸媒数字化进程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结构、手段与方法。传统的传播手段与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相互融合,媒介融合时代悄然而至。基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微博、微信等新传播中介不仅成为时效性最强、内容最丰富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而且构成了传播者与受众合二为一、舆论场由单一转向多元的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在媒体领域涌现出了很多新媒体形式,比如说微信、微博等。各式各样新媒体形式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也极大地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但是同时也对新闻内容的编辑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进行适时的转型,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条漫,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横的或竖的小漫画,因多页拼合和交互式的阅读方式而备受欢迎,它的出现是移动端阅读发展下内容适应媒介的典型表现。基于5W模式,条漫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具备专业技能的漫画家、个体业余的漫画作者、微博博主以及内容角色;条漫的传播内容主要体现在其表现形式和轻阅读理念;条漫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新浪微博、微信和漫画APP,并呈现微端化趋势;条漫的受众分为核心二次元人群和泛二次元人群;条漫的传播效果在于它提升了受众的参与程度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微 《新闻世界》2021,(3):70-73
媒体融合时代,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性逐渐降低,受众群体不断减少。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兴起,不但加剧新旧媒体间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传播的混乱和无序。在信息传播渠道复杂而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反转新闻的大量出现,使受众心理层面的消极因素不断被放大,极易引发舆论乱象,媒介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微博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微博具有实效性强、适用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特别是手机微博软件的出现,立即引发了人们的争相使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新闻和进行新闻评论,激发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热情。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对目前我国微博的主要传播特点及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强力支撑下,新的传播工具应运而生,多元化信息传播主体形成。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央视按照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三步走战略推进新媒体建设。新媒体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微信推进新闻生产和传播链条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信息媒体构架被新型社交媒体消解和重构.处于融合创新背景下的传统媒体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积极创建微信公众号,探索新闻传播新模式.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在信息编辑框架与推送方式、新闻传播观念与话语、个体体验与互动反馈等方面有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其新闻信息重构与传播效能的新变为媒介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壮大,媒介融合成为当下媒介发展的大势所趋。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和人际交流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融媒体可以说既是对报纸新闻编辑发展的挑战也是机遇。对此,本文主要结合融媒体概念以及该概念下新闻行业的转型问题加以分析,以期探究报纸新闻编辑优化转型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微媒体以其及时、互动、海量等传播优势,迅速占领了媒体用户市场,鲸吞着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搭乘移动互联快车,加强与微媒体的融合,成为广播谋求生存发展的有效应对之道。在利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媒介丰富广播传播内容、途径,增强受众黏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传播内容的分众化、个性化,拓展传播路径,挖掘自身商业价值,是移动广播应用微媒体进行自我革命的未来方向。一、移动广播收听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