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在前面     
今年是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本刊推出专稿以誌纪念。胡智锋、周建新的《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将中国电视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节目创新的视角,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回顾和反思中国电视半个世纪的发展道路,并为其未来的发展予以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50年来,节目创新经历了从以"宣传品"为主导到以"作品"为主导,再到以"产品"为主导的三个发展阶段.在以"宣传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从多种传媒艺术样式的借鉴与模仿中获得滋养;在以"作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创新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形式探索,90年代的观念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特征和艺术特征;在以"产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创新进行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产生了较高的效益.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节目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五。面对中国电视本土化道路选择与中国特色电视理论建构的时代性命题,胡教授以“理论创新”为核心,以电视美学论、影视文化论、观念论、传播艺术论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本框架,在目标确立、路径设计、方法创新等多个方面,完整而又富有创造性地阐述了他的“创新观”,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17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承办的"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教授在会上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主题研讨.  相似文献   

5.
在越来越多的选择与新媒体融通结合的背景下,传统报业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以喻国明教授的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传播规则"为基础,从新闻观、受众观、采编观三方面入手,阐述了九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应该转变的观念和思路。通过对传统观念的批判性继承,并结合当下新媒体传播的规律性现象,以期为传统报业转型新媒体发展做出一些理念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中国电视传媒业应该如何应对跨文化传播和国外电视文化产品的冲击,提倡既不消极抵抗和排斥外来文化产品,又不全盘模仿和抄袭强势文化以致失去本土文化特征。文章借鉴创新管理学理论,建立了本土电视媒介创新的"二次创新"模式,详细阐释了本土电视媒体从"模仿创新"、"创造性模仿",到"改进性创新","后二次创新"的发展路径,强调只能是在着眼于全球传播与文化市场趋势与需求的基础上,先学习、后创新,采取适合我国本土化要求的二次创新模式,才是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7.
戴静 《声屏世界》2008,(9):20-21
站在中国电视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我们不难发现,通过电视精品节目的创作和传播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对于坚持电视节目的民族化和本土化道路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电视的“走出去”工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重塑中国电视的尊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这是<现代传播>第五次做年度对话,今年正值中国电视五十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问节点上,我觉得有必要对中国电视做一些反思.宏观考察中国电视的50年,可以以1983年"四级办电视"方针的提出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影像的传播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电影电视"大银幕"向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小银幕"转变。而"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影像风格的代表,同样遵循着"内容为王、故事第一"的基本特征。在新媒体的传播条件下,微电影的叙事结构更加简单、叙事节奏更加紧凑、叙事策略和技巧更加大胆和多样。对于微电影创作者来说,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应该以"动人"、"创新"这两个关键词为创作核心,将经典视听语言与新媒体传播特征进行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对微电影的叙事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结合互联网新媒体传播领域的热点现象,从技术、媒介和制度等三个维度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媒介融合和融合监管对于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段鹏 《新闻记者》2015,(3):85-89
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广播新闻在转型期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商业话语下,坚守新闻立台的理念,注重市场选择、专业主义和宣传纪律三个要素的动态平衡,同时突出强调公共性;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创新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弥补和强化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三是通过"走转改"活动,对广播新闻的话语方式进行重塑,建构广播新闻报道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2.
电视在火爆、强劲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已经被称为传统媒体,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冲击,摆在电视面前的发展道路是什么?电视与新媒体的关系是怎样的?新媒体给电视带来诸多的机遇与挑战,电视借助于新媒体拓展了传播疆域,突破了频道制生存,实现了点播收视,获得了搜索引擎,电视凭借内容优势纷纷抢滩新媒体领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断实现节目样态的改革与创新,电视与新媒体相互借力,形成了全新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11,(7):21-21
在传统电视媒体主导的时代的传播,很多品牌通常的传播模式是,选择电视媒体进行大量的广告轰炸后,便守在销售终端等待消费者到来,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在到终端来之前,已被新媒体阻断或改变了路线,特别是具有碎片化时间植入、随时随地可见性、冲击力更强的数字视频新媒体,  相似文献   

15.
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的新媒体语境中,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双向传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主流,互动传播成为发展的趋势。在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电视互动节目引导者未来电视发展的方向,电视互动节目应运而生。首先引入互动和电视互动的概念,得出对电视互动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电视互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最后,梳理和总结电视互动发展的趋势,对电视媒介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日渐成为公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迫使传统媒体加速与新媒体的业态融合,"媒体融合"已成传统媒体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然而从提出"媒体融合"至今,国内大多广电媒体的融合创新还处在摇篮期,仅存在于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本文以新时代对媒体融合创新的认知为依托,具体分析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  相似文献   

17.
2005:中国电视备忘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继2004年《会诊中国电视》、2005年《2004:中国电视关键词》获得不俗反响之后,本期继续推出本刊主编胡智锋教授与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主任王甫博士、克顿顾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涛先生三人的对话《2005:中国电视备忘录》,以为我们的读者存留一份较为全面的电视“年度记忆”。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4~15日,由浙江广电学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电视问政节目高峰论坛"在浙江丽水举行。论坛以丽水市创办《问政进行时》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新时期电视问政节目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提升电视问政节目的方法和思路,以期进一步发挥电视问政节目的正能量。论坛由浙江广电学会常务副会长胡瑞庭主持,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黄勇,丽水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方向,浙江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华宣飞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  相似文献   

19.
2009:中国电视创新对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今年是<现代传播>年度对话的第六个年头,2004年我跟刘春一起做的"会诊中国电视"算是一个开端,其间做的一系列年度对话在业界和学界都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今年我们又把凤凰卫视执行台长刘春先生请回来,同时还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舫州先生.刘春先生身在一线,但对中国电视的发展有很深的理论性思考,徐舫州教授身为知名电视学者,但对中国电视的前沿实践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和体悟.本次对话一方面要对2008年中国电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的描述,另一方面还要对中国电视2009年新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预测,期待我们的对话能够对业界和学界提供有价值的观点与素材.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尤其是处于"三级办台"金字塔底层的地市台面临更大挑战。以嘉兴新闻频道为例,地市级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宣传推广平台,但仍用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开展营销,主要存在传播内容缺乏创新、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品牌意识不足、管理和规范上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建议在新媒体推广过程中,采取伞状品牌战略,加强传播的双向互动,挖掘信息二次传播的价值增值,并加强台网联动,在网上建立有凝聚力的虚拟社区,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提升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覆盖面和节目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