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十多年前,我步入了江西电视台的大门,第一次有了“记者”这样神圣的称呼,第一次感受到了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到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在新闻队伍中成长、成熟,并最终登上了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的领奖台。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们羊城晚报有关广东抗洪救灾、107国道上的“追猪”、广州市南北水果批发市场“果霸”、广州“卖花女”现象等新闻报道,在广大读者和新闻界同行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如果要问这些报道取得成功有什么奥秘的话,我看最大的奥秘是报社有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24小时记者”队伍,否则就打不出如此漂亮的仗来。 所谓“24小时记者”,其含义是指记者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做到思想上全神贯注投入工作,时刻注视新闻事件的发生,而且在行动上做到不论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是白天还是黑夜,哪里有新闻事件发生,就立即奔向哪里,把新闻抢在前面,发在前面。由此可见,能称得上“24小时记者”的,都是一些素质好,责任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闻界目前出现了一股新潮流:越来越多的黑人记者离开新闻界,另谋出路。这些“跳槽”的黑人都是男性。许多黑人记者觉得他们已干得精疲力竭,在新闻界呆不下去,或者说是被挤出了新闻界。这些男性黑人记者,当初最先打破种族界限,投身于报纸、广播等新闻事业中。如今,他们成群结队地离开了新闻界。在《费城信使报》负贵市政报道的记者和全国黑人记协常委威廉·苏顿说:“我所知道的新闻界中最多的少数民族记者是一些已经智穷力竭的人。他们中大多数对自己在报界所取得的进步并不满意。”苏顿说,这些黑人记者大多在40岁上下,但也有些才30岁左右。  相似文献   

4.
徐勤 《新闻实践》2005,(12):50-50
12月6日,新华网播发一条消息: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发现,现在一些媒体记者弃新闻真实性和职业道德于不顾,利用便捷的网络工具或其他手段,拼凑嫁接,抄袭新闻。这已成了新闻界的一大公害。 消息说,新华社记者在山西的一家报纸上看到,同一天就有两个记者合写的三篇篇幅较长的重点稿,而报社的朋友告诉他说,“那些新闻都是编的,他们是编新闻高手。他们很有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中善于顺手牵羊,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捞到活鱼、大鱼,这已为诸多的采访实例所证明。“顺手牵羊”,表面上看,好似“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并非如此。“顺”是相对的,不“顺”是绝对的。只有素质高的记者,才能就“顺”而“顺”;否则,即使是“顺”,也青不出“顺”,甚至变“顺”为“逆”。根据一些记者的采访实践,要想顺手牵羊抓新闻,一般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是要有牢固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主动去牵“羊”。就我国目前新闻界的实际工作而言,记者采访有相当数量是“命题作文”。可现实社会中,大量的活生生的新闻事实不是“命题作文”所能囊括的,有些甚至是和“命题作文”大唱反调的。作为记者,就应当开阔视野,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作题外文章,才能牵到那些活蹦乱跳的“羊”。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问世,是中国新闻史上一要事。新华社5月5日播发了消息,各报台迅即刊播。新闻界早就盼着有这样一个统一的适用于全国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恩格斯说:“每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我国新闻界历来把职业道德看得很重,“宁为保全人格报格而决不为不义屈”(邹韬奋语)。早年以一枝笔讴歌十月革命,痛刺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之流,而又以拒贿20万元巨款被传为佳话的著名记者邵飘萍,就在他撰著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  相似文献   

7.
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不良现象和短期行为同任何事物一样,在其形成气候和铸成风气之前,都有生成发展的过程,有其适应的土壤和温床,如发现“苗头”及时把其消灭在萌芽之中,它就成不了气候。做为记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深邃的洞察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记者的职业特点是社会接触面广、交际面广、信息来源渠道多,可谓上承党和政府、下连黎民百姓。党的政策如何,政府提倡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戈公振先生,面对大 千世界,看到的情景是: “空气中充满了新闻,到处都在等候新闻采访人。”这是何等了不起的新闻冲动啊,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新闻记者那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闻界目前出现了一股新潮流:越来越多的黑人记者离开新闻界,另谋出路。这些“跳槽”的黑人都是男性。许多黑人记者觉得他们已干得精疲力竭,在新闻界呆不下去,或者说是被挤出了新闻界。这些男性黑人记者,当初最先打破种族界限,投身于报纸、广播等新闻事业中。如今,他们成群结队地离开了新闻界。在《费城信使报》负责市政报道的记者和全国黑  相似文献   

10.
王立龄 《青年记者》2002,(10):28-28
长期以来,外界包括新闻界对生活类报纸及其记者有一个偏见,就是这些报纸是不入流的“小报”,他们的记者都是“小报记者”,这类报纸关心的大部分是社会新闻和花边新闻,他们的记者做不了主流新闻,也很难做出在某一领域叫得响的有影响的新闻,更不用说在业界有话语权。跑同一个口的记者, “小报记者”比不过中央级媒体,更无法与党报记者平起平坐。事实上,就连这类报纸自身,也有点瞧不起自己的记者。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的新闻界因为有了社会各界对记者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讨论而显得不同寻常。在这一年当中,有两件事在新闻记者和普通百姓的心目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件是2003年9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因收受金钱和礼品而“集体失语”的记者违纪的事实,使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另一件是  相似文献   

12.
金明勇 《视听纵横》2009,(1):119-120
2008年记者节前的一个多星期,对于新闻界来说,发生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那件“记者领封口费”事件,称得上是奇耻大辱。之后,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进行报导,观点大都为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媒体公信力贬值之类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NBC和CBS抵制“有偿新闻”消除新闻记者以权谋私现象,是美国新闻界近几年来改革的主要目标。因为有的新闻记者接受礼物而去写一些“有偿新闻”,或者在他们工作之余利用职务之便去谋求个人利益,所以它经常是困扰美国新闻界职业道德领域的一个大问题。为维护其客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新闻界悄然流行。《深圳晚报》记者涂俏以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先后四次深入到社会底层,抓到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女记者夜宿‘十元店”》、《女记者‘前的”赚钱记》、法记者“反串”啤酒女郎》、《女记者“征婚”亲历记》等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起新闻界的关注。什么是隐性采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分为两种:一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妆扮成其他身份的人员进行采访。如记者打入黑社会组织采访,进入赌…  相似文献   

15.
沈阳军区前进报的领导班子特别重视编采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领导带头深入一线下连队,编辑记者长年累月在基层,报纸办得颇受官兵喜爱,贴近性和指导性都很强。本刊上期刊发了前进报社长郭宝山同志撰写的《“记者蹲点住班”采访活动实践对加强和改进新闻作风建设的启示》,让我们地方新闻同行受益匪浅。本期我们请“蹲点住班”的编辑记者给我们谈谈他们是怎样和基层干部战士打成一片的,是怎样到新闻源头找新闻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理性思考是那么深邃,他们的切身体验是那么深刻,字里行间展现了当代军事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年轻军事记者的激情和热情,展现了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相信他们的文章对我们会大有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刚 《青年记者》2003,(11):54-55
繁峙矿难中记者集体受贿的丑闻,褪去了“老记”、头上的光环,使他们尴尬地站在公众的面前。“谁来监督记者?”、如何防止新闻界的“权力寻租”现象?如何正确认识、改善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现状?在各种质疑和谴责声中,被称为“社会的良心”的记者,被称为“社会公器”的媒体,该反思的问题的确很多。  相似文献   

17.
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必须要有一颗赤诚的为人民服务的心,必须要有敏锐的思想和远见卓识。第六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最近评选揭晓,我省有三位新闻工作者获此殊荣。他们是浙江日报的周少华,宁波日报的徐正,义乌电视台的陈仲龙。他们以自己的敬业与奉献,诠释着"记者"这一职业的真正内涵。 在第五届记者节来临之际,本刊特约请他们谈谈获奖体会和感言,相信对广大新闻界同仁会有所启迪与鼓舞。同时,我们也以这样一种形式表达对我们自己节日的纪念。  相似文献   

18.
职业道德对于从事各项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对于记者来说尤为重要。记者的职业在社会上是受人尊敬的。大凡人们对记者有两种心态:一是喜欢记者表扬,二是害怕记者批评。有人成绩平平,出于某种目的,需要你鼓吹一番,他可能施展手段逼你就范;有人问题严重,害怕新闻界披露,可能“表示”一下,堵住你的嘴巴。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作风要正派,要廉洁奉公,不利用记者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话:最近,全国新闻界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也正在开展三问于民意见建议公开征集活动。借此机会,我们约请了几位和新闻界联系密切的圈外人,来谈一谈他们眼中的记者,聊一聊他们对记者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接待西方记者,痛痛快快说欢迎的单位怕不多。外事部门、被访机构、乃至新闻界同行似乎都有些发怵(敝人也不例外)。我猜想,其原因很简单:这帮“无冕王”都是些“刺儿头”,不大好“侍候”。不久前,我有幸去陪同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格拉汉·哈钦斯,对此多少有所领教。看看人家这个记者怎么个当法,也开些眼界,长点见识。哈钦斯年未及不惑,但名片上已冠以该报“中国问题专家”的头衔,蓄一脸“李逵”式胡须,形象上就“带刺儿”,还真不是“脸谱化”了他。从海南岛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