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走进沂蒙山区,你就会发现有一种奇特的地理特征,许多山,在接近其顶部的地方,皆环绕着一条陡峭如削的石带,有的延绵数十公里,有的仅数百米.石带上面是较为平缓、略呈圆形的山峰.这种象戴着一顶帽子似的山,就是沂蒙山区特有的地理特征--崮.<辞海>对“崮“(gu)的解释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山东中部山区多用作地名.……  相似文献   

2.
山川秀美的沂蒙山区,有一种平顶的山,被称作崮,以其变幻神化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以及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形态之奇特,名扬四海,令人神往.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沂蒙山区的崮至少有上千座,而比较著名的崮有七十二座,仅沂水县就有四十八处.  相似文献   

3.
山川秀美的沂蒙山区,有一种平顶的山,被称作崮,以其变幻神化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以及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形态之奇特,名扬四海,令人神往.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沂蒙山区的崮至少有上千座,而比较著名的崮有七十二座,仅沂水县就有四十八处.……  相似文献   

4.
地处山东省南部的蒙阴县,是沂蒙山区的腹地,境内崇山峻岭,层峦叠障,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山崮地貌群,素有"沂蒙七十二崮"之称。县辖坡里镇西北8公里处,坐落着南北两个岱崮,两者相距约1.5公里,中间有一道山梁,南岱崮海拔709米,北岱崮海拔  相似文献   

5.
地市报在全国林林总总数百家,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办出地市报特色,首要的是认识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国是个大国,各地有各地的优势,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时尚。如,有的地方文化历史有优势,有的地方经济地理有特色,有的地方山水甲天下,有的地方园林秀古今,有的地方以赛舟游泳为时尚,有的地方以绘画雕刻为荣光,有的地方崇文,  相似文献   

6.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这样的英雄壮举绝非孤例.1943年2月,在山东沂蒙山区歪头崮上就曾发生过八路军85勇士力战3 000日伪军,残存三勇士弹尽跳崖的真实故事…… 85勇士毅然“断后” 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相似文献   

7.
石平 《传媒》2003,(3):55-56
话说梁山泊一百单八条好汉排定座次之后,都统领宋江要做一次报告。这日,宋江将吴用找来,扳起指头数说了欲讲的几件事项后,便让吴用集合全寨人马,准备讲话。吴用忙摆手拦住道:“且慢!兄长讲话,不可如此草率。”宋江不解道:“此话怎讲?”吴用捻须道:“兄长你听我说。往日戎马倥偬,兄长讲话,在水边,在山前,即使在马背上,亦无不可。现今山分八寨,旗列五方,良将百员,雄兵数万,今非昔比。你是全寨之主,山寨又定了许多规章,比起往常,更须规范。若是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1000多所高校,有校报700多份,拥有读者近百万人,影响是不小的。各校校报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叫”报”,有的叫“刊”;有的是旬报、双旬报,有的是周报;有的出版了数百期,有的刚出几期。尽管情况不同,但它们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是一块不可忽视的阵地。高校校报以全校师生员工为宣传对象,但侧重点在学生。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否认的作用。本文拟就如何办好高校校报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发挥“接近”的优势。高校师生文化知识结构层次高,信息来源渠道多,在当前报刊林立,报竞人择的情况下,要使校报  相似文献   

9.
在甘肃南部的康乐、临潭、卓尼、渭源四县交界上,由各地歌手组成演唱小组找其它小组对唱,一问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条岷山的支脉,这条支脉因为一答,相互诘难,进行竞赛,谁的歌多,谁唱得好,一座山而闻名,这就是著名的莲花山。莲花山古称西就算优胜。“洮岷花儿”就是在莲花山花儿会或其它崆峒,早在明朝之初就被辟为佛教和道教名山,它的地方浪山会上演唱的。因此,“花儿”的原始名称也主峰海拔3578米,顶峰高耸,形如莲瓣,又恰似莲蕊叫“唱山”或“山场”。“唱山”或“山场”的山区而得名。整个山峦岚气笼罩,满目绿海,犹如一朵初必是当地较有名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媒体因面对读者群体的不同,其新闻评论的定位也各有偏重。有的以专家学者的专论见长,有的侧重百姓声音;有的注重特定领域内的话题,有的侧重本地区的新闻话题;有的讲究时效快、力求“第一个发言”,有的更在乎观点新锐、辛辣、尖刻,与众不同。无论哪一种定位,新闻评论本身要成为上乘之作,都应该内涵一种大气。这里所说的大气,与孟子所说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浩然之气,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大气的标志之一:是非分明,立场坚定对同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评论,其审视视角可以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立场不可有偏离,在是非…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七里河区档案馆藏有一帧老照片,是50多位士人的合影,分为七排,前排的席地而坐,二排坐凳子上,余均站立。均着长袍马褂,多光头大辫,亦有戴瓜皮小帽的,多持纸折扇,有的全开,有的半开,有的稍开,无不潇洒儒雅。其背景为一处牌坊式古建筑,中为“群贤毕至”匾额,两侧悬楹联,依稀可见,上联曰:“前不见古人,想当年……”,上款为:“光绪庚子”;下联曰:“后会知何地,愿故土冀……”。  相似文献   

12.
地市报在全国林林总总数百家,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办出地市报特色。首要的是认识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国是个大国,各地有各地的优势,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时尚。如,有的地方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13.
梁华川 《图书馆论坛》1993,(2):72-73,71
《辞源》①是我国一部很有影响的辞书。问世以来,备受赞赏,但也不乏异议。本文仅就争议的一些问题,谈谈一管之见,恳请前辈和读者指正。一、《辞源》之源《辞源》出版后,就是人对《辞源》之源提出种种异议。有的认为“但见其纰缪百出,未见其探源也。”有的甚至断定“《辞源》无源。”修订版  相似文献   

14.
肖余恨 《青年记者》2003,(11):14-15
时评之“红”近两年,一种新闻文体迅速窜红,成了“热得快”,那就是新闻时评。新闻时评现正处勃兴之状,其生命力之强,作者参与热情之高,媒体之重视,完全可以用“风靡”来形容。一时间,新闻时评大有成为新闻新的生长点之势,有的媒体如《南方都市报》则以高质量的新闻时评有力地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跻身主流媒体之列。  相似文献   

15.
文章之气谓之文气。一谈文章,常说“文气充沛”、“气势宏大”、“气韵生动”,……作者把握文章的质量“文气”是很重要的。看任何文章都能知道是否具有文气。有的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有的如溪水潺潺,连绵不断;有的磕磕绊绊,结结巴巴,很难竟读。这都决定于文章之气。比如:“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可说气势宏大,读来,总觉有一股  相似文献   

16.
报载,7月14日数百名游客在长自山自然保护区的天池亲眼目睹了传说中的“怪兽”如何嬉水的情景,当时消息报道中还讲到有人用摄像机拍下了全过程。9月5日上海新民晚报《科学馆》版面又刊登了《天池有怪兽吗?》一文,文中对天池怪兽是否真有存疑。反正围绕天池怪兽“被人目击不下百余次”。而报上围绕怪兽的文章及其分析、猜测也是各说各的理,总之众说纷纭,就像世界上其他很多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17.
净化"交往"     
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马克思断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莎士比亚曾说过:“交不在多,得一人可胜百人;交不论久,得一日可逾千古。”此话不是说交少益善,而是说要真交、交真人。哈贝马斯把交往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8.
今天讲“吃亏、吃苦、吃气”,可能被有的人讥为傻瓜 ,但在大众日报社 ,这确确实实是一种主流风气。“三吃”精神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有着 60多年历史的大众日报社 ,有这种好的传统。战争年代 ,老一代大众报人历尽千辛万苦 ,有 3 4 0多位职工献出了生命。第一任总编辑匡亚明 ,1 996年去世前留下遗嘱 :把骨灰埋到大众日报创刊地——沂蒙山区的云头峪。如今 ,匡老长眠之所 ,已是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我们每次去扫墓 ,都受到奉献精神的教育。今天的大众报人 ,继承发扬了老一辈培育的奉献精神。过去的 1 0年 ,社级领导班子成员…  相似文献   

19.
今天讲“吃亏、吃苦、吃气”,可能被有的人讥为傻瓜,但在大众日报社,这确确实实是一种主流风气。“三吃”精神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有着60多年历史的大众日报社,有这种好的传统。战争年代,老一代大众报人历尽千辛万苦,有340多位职工献出了生命。第一任总编辑匡亚明,1996年去世前留下遗嘱:把骨灰埋到大众日报创刊地——沂蒙山区的云头峪。如今,匡老长眠之所,已是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我们每次去扫墓,都受到奉献精神的教育。今天的大众报人,继承发扬了老一辈培育的奉献精神。过去的10年,社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奖金…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奂生 《出版参考》2007,(4):12-12
日本一家媒体进行的关于“读书”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在近一个月内没读一本书的受访者几乎占到半数.特别是20多岁的年轻人近一个月内没读过一本书的比例创下了历史纪录。看来,年轻人“脱离书本”的倾向仍在加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却正在慢慢地“回归书本”。这是今年读书调查所显示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