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夏 《出版参考》2013,(1):22-23
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为数字化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数字出版中,对版权保护的措施给权利人带来保障的同时,也阻碍了对信息的合理使用;作者在受到严格版权保护的同时,也充满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的担忧。但开放和共享是互联网的生命所在,这无疑使通过版权保护促进出版业发展与促进互联网发展二者之间形成了冲突。在传统出版体制中,作者、出版社、读者构成相对单一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王金华 《出版广角》2013,(22):20-22
DRM为数字内容的接触和使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并未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得以充分实现,对此,本文就我国现行法律对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促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图书、音乐、电影等数字内容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日益广泛,内容很容易被复制和修改,导致互联网上传播的数字内容存在大量的盗版和侵权问题。这就需要在数字作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数字内容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吴峻  郑伟 《编辑之友》2011,(7):104-106
基于互联网与数字传播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远程教育进入了现代化网络教育时代,其无可比拟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超越时空限制的特性,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是传统高等教育无法企及的,也最大限度地培养社会所需专门人才。传统教学环境下,作品复制和传播媒介相对确定,版权归属也较明确,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远程教育市场的开发,集文字、图形、图像、颜色、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作品、录像讲座以及通过光盘或在线提供的远程教育课程等  相似文献   

4.
国际图联关于数字环境下版权的基本立场——数字化没有什么不同,对于图书馆以数字方式复制与传播作品的行为模式并不适用。原因是,数字技术使图书馆复制与传播信息的实际能力与商业出版者接近,危及了版权人的合法利益。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应承认自身法律地位的转变,放弃合理使用的传统立场。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环境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设备的便捷化,作品的传播与使用广泛进入到“无形载体”的传播渠道,网络传播大有取代传统传播途径之势。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另一方面也给版权人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一个崭新的课题即如何有效控制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以实现版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摆在了立法者面前。国际社会曾尝试利用传统版权概念中的复制权、发行权及传播权来解决此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环境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设备的便捷化,作品的传播与使用广泛进入到“无形载体”的传播渠道,网络传播大有取代传统传播途径之势。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另一方面也给版权人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一个崭新的课题即如何有效控制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以实现版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摆在了立法者面前。国际社会曾尝试利用传统版权概念中的复制权、发行权及传播权来解决此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7,(6):81-89
在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导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的状态发生了极大改变,摄影由"机械复制时代"进入了数字复制时代。数字技术给摄影插上了翅膀,摄影人在为摄影的前景广阔、前途无量备感自豪、兴奋的同时,也因摄影的越来越不独立、不自在而感到无所适从的迷惘和被淹没、被边缘的沮丧。因此,在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的角色定位、摄影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摄影行为的尺度、技术节制及摄影人文化修养的提高迫在眉睫。摄影的世界虽然改变了很多,但总有一些东西必须坚持,在数字复制时代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须在呈现物理性精致纯粹的同时焕发人文关照的辉光。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终端的普遍应用,数字出版产业得到高速发展,但由于数字版权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侵权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出版版权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数字出版版权的概述1.数字出版的概念数字出版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从事出版的活动,包括对原创作品的编辑加工、传播、印刷复制、发行销售、阅读消费数字化等。数字化互联网出版物主要分为八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图书,网络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传统出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数字出版在生产、管理、传播等方式上与传统出版有着本质区别,复制、盗版成本更低、更方便,数字出版侵权现象日益凸显,给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威胁,建立健全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体系需要从认知上、机制上做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建立起各方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让更多的人参与数字创作和自愿地向公众传播自己的作品,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能成为数字音乐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原有传统音乐出版格局被彻底打破,如何重建大众有偿消费的心理环境,如何定义版权,如何重新发现价值、分割利益,成为促进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2):67-69
在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导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的状态发生了极大改变,摄影由"机械复制时代"进入了数字复制时代。数字影像时代,图像成为一种带有"社会意义"的结构性符码,是一种相似的表征,不是"复制",而是转换,使影像传播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相连,为人类通向未来开辟了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2.
张宏 《出版广角》2012,(7):32-34
在印刷媒介作为作品复制传播的主要方式的时代,作品版权保护相对简明,法律对版权侵权相对容易做出明晰的界定(比如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和48条的规定).至少版权在大多数具有版权立法的国家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不论这种尊重仅仅是停留在法律条文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作品传播的全新形式,数字版权概念也随之出现,版权保护开始呈现复杂性,因网络传播而产生的版权侵权以及涉及的新类型版权保护等已经成为新型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著作权补偿金制度首建于20世纪60年代,该制度至今已被近50个国家引进并不断完善.在当今数字网络时代,私人复制行为盛行,构建著作权补偿金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数字环境下传统的著作权补偿金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引进该制度时,我们要破除传统观念,从解决当前数字化复制问题出发,利用网络流量的采集与计算技术,由网络服务提供商支付补偿金后,再通过流量费的方式转嫁给网络使用者.这种将补偿金的收取和分配与作品的网络下载、传播直接挂钩的补偿金运作模式,更加符合我国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文字作品的创作方式和传播途径均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用户生产内容"的出现使著作权人呈现出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垄断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更加便利,侵权案件多发、隐蔽且维权更加困难;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者为适应用户的阅读习惯,常常采用多媒体形式作品辅助文字作品的传播,这些变化使我国现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遭遇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适当发展多元的集体管理制度,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合理引入延伸性集体管理模式;推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跨类整合。  相似文献   

15.
崔鹤 《今传媒》2016,(8):30-31
互联网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迅速普及加速了数字音乐的发展,催生了一批音乐应用软件,其用户数量也持续上升。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复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也使数字音乐产业在版权保护方面面临问题与转型。随着政府相关保护政策的出台,各大音乐服务商需要适应并做出改变。同样,用户使用习惯也面临一个重塑与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和作品的广泛快捷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奠定了数字出版繁荣的坚实基础。然而,与信息和作品在网络环境的广泛快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字出版的新情况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数字出版 经历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等概念,新型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科技对于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新发展,最终可以用"数字出版"来概括.1.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数字出版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①在这个大范畴下涵盖了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博客、在线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等多种业务样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作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已成为继传统方式后的一种重要的作品传播手段.<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网络传播权的法律地位得到全面确立.传统出版业如想在涉网版权纠纷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认真尊重版权所有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侵权和被侵权.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利用,图书馆联盟业务重点朝着联合开发数据库、数字资源远程传递、资源共享方向发展,著作权侵权的问题突显.图书馆联盟合理使用著作权作品,则享受作品复制、网络传播等侵权责任的豁免权;对于脱离合理使用"轨道"的行为,且未与作者达成许可协议的,联盟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作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已成为继传统方式后的一种重要的作品传播手段.网络出版技术和传播方式给出版单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如何解决传统出版业对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问题就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