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左夫 《出版参考》2005,(8):38-39
生在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将蜂蜜抹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从小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里有智慧.  相似文献   

2.
专家点评郑卫(新华社摄影部):所有母亲怀抱孩子的形象多少有些类似,许多情形下给人的感觉是优雅的,温暖的.但看了这张照片,我们会从那些美好的感觉中醒来,代之以焦虑、伤感,一如这位母亲的眼神.摄影作品要以细节动人,这张照片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反常”细节,本该圆润的孩子的腿与臂,却如同干枯的柴棒,还有不成比例的头部与鼓起的腹部,这样的孩子来到世上,承担着怎样的痛苦?他们该如何面对人生?摄影师告诉我们,这世界上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人们,以图为证.  相似文献   

3.
那是发生在越南的一个孤儿院里的故事,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一颗炸弹被扔进了这个孤儿院,几个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员被炸死了.还有几个孩子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流了许多血,伤得很重!  相似文献   

4.
左夫  清越 《出版参考》2005,(3):38-38
生在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将蜂蜜抹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从小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里有智慧.  相似文献   

5.
不能用枪,要用棍棒,因为枪弹会损坏小海豹雪白的皮毛。杀戮让小海豹头开脑裂,有的在剥皮时还在痛苦地挣扎蠕动。前来保护自己孩子的成年海豹也难逃乱棍。纯洁安静的冰面上一片凄厉叫喊,鲜红的血将方圆十几里的白色世界渗透。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输血受血,都须血型匹配。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团队用"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让红细胞的表面抗原免于被"觉察",就可以不必考虑血型,灌注给任一病人。这一制造"万能血"的新途径,5月15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上。6年前,唐睿康团队受鸡蛋壳保护鸡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他们希望能创造出带"壳"的细胞,赋予细胞不同的功能与特性。"我们需要为红细胞找到一件合适的外衣材料,并精准地把它‘穿’到红细胞身上。"论文的第一作者,浙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农村,很多孩子营养不良没钱吃饭,但他们都在坚持上学,支撑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要考上大学.在城市中成长的我们真的不敢相信现实中还有这样的生活,但确确实实,西北广袤的土地上,有无数这样的孩子,他们播种下梦想,就像播种下粮食,不知会得到怎样的收获,但却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8.
人生的两极     
20岁的杭州女大学生毛陈冰用46小时奔波了3000多公里,为的是把自己稀有的ASRH血献给素不相识的贵州黎平县偏远乡村的一名产后大出血的妇女。由于长途奔波过份劳累,她在输血时两次昏厥,但一定要坚持把血输完,原因是产妇有生命危险,而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滴骨亲",就是以血滴骨,看血是否能够融入尸骨中,借此辨别直系亲属关系的真假.滴骨义叫做滴血验骨,又称为刺血,通常在父母亲死后,当无法确认父母亲遗骸的时候,需要将子女的血滴在尸骨上,看血液是否能够渗入尸骨中,如果血液能渗入,那就说明他们之间是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0.
拍摄少年儿童题材的照片贵在真实。唯有真实才能达到自然与生动。孩子是天真的,童年是富有幻想、好奇、快乐的时期。懂得孩子的心理,熟悉他们的生活才能拍好他们的照片。但是,有些拍摄者到幼儿园或小学去采访时,先向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让孩子们这样干或那样干,如果孩子的动作不符合拍摄者的要求,再加上一心想协助记者拍好照片的老师在一旁加以斥责,这样就会把天真、活泼的孩子拍成有形无神的小木偶。有些幼儿园的好心老师,为了把孩子拍得“美”一点,专门替孩子化妆打扮,穿上新衣,有时还要涂脂抹粉。结果往往会使有的孩子被自己一身打扮所吸引,有些模仿性强的孩子受到电影与电视的影响就会摆姿势、忸怩作态,变成了小大人,缺乏童稚的天真。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抉择     
周国平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儿死而复活.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待孩子的严肃认真,尤其是严肃问题,在家也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忘记自己是慈祥的母亲或是仁爱的父亲。让孩子安全而幸福地居住在他的大地上,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本书收录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一定能够帮助到你。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11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了这样一个案例:当事人瞿某租住了一套房子,房中有一口井,是房主所挖,由于瞿某一时疏于看管,其17个月大的女儿掉入井中.虽经抢救,但是没能挽救孩子的生命.瞿某认为虽然自己对孩子的死负有一定责任,但是房东在房屋内挖井也是导致孩子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瞿某将房东告上了法庭.瞿某表示,不管法院如何判决,他都将会接受.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法院却建议瞿某夫妇撤诉,原因是证据不足.无奈之下,瞿某只好撤诉.  相似文献   

14.
韩乐乐 《大观周刊》2012,(10):127-127
语文学科的启蒙教育已由原来的学前教育延伸至“胎儿教育”;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把家庭语文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购买大量激发孩子识字、阅读、写作兴趣的语文读物,着力培养孩子会话、作文等语文能力,它为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奠定了必备的基础。按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现今的初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写作和会话等语言能力。基于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们有理由和信心提出:高中语文老师,请你用“放手——牵手——放手”的方式教语文。  相似文献   

15.
父母,先别慌     
孙云晓先生的最新力作《孩子,别慌》针对"童年恐慌"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不仅让广大读者们有机会认识到当代青少年身上所负担的沉重压力,而且还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让孩子不恐慌,父母首先莫慌张。孩子会放大父母的焦虑形成"童年恐慌"。正如孙云晓先生在书中所言,许多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孩子"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  相似文献   

16.
《好大声的书》是一本为孩子也为成人创作的图画书。这本书捕捉、记录下一些声音,一些会在孩子耳边响起、会让他们心里听到的,好大的声音。好大的声音在这本书中,具体而真切,新奇而独特,结合着孩子的生活和趣味,关联着孩子的情感与情绪,流露着孩子的心声。我们打开书,打开感官的同时还要打开与孩子沟通的心灵之门,这样我们才能听懂那些特别的声音,并真正俯下身子和他们一同用心倾听。《好大声的书》对儿童读者而言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围绕主题,  相似文献   

17.
回望历史,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性教育始终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一种常见的担心是:性教育会提早唤起青少年的性意识,这样反而会促进他们的性活动。因而,学校要开展性教育,一些家长就会觉得,这个事情不一定好——过早让孩子知道了“那些事”,是不是会促进他们的性觉醒和性成熟呢?  相似文献   

18.
看不见的人     
本地电视台播放了这样一则新闻:家住五楼的张大妈窗玻璃在凌晨时被打碎,警方调查后认定,是一个调皮孩子用弹弓打碎的。电视台主持人最后谆谆告诫家长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半个月前,康大妈在做家务时,左手食指不慎被菜刀划了个小伤口。康大妈当时用创可贴将受伤的食指紧紧包住,血是止住了,伤口却一直十分疼痛。康大妈心想,忍一忍就会过去的。就这样硬撑了一个多星期。等到疼痛慢慢减轻,康大妈揭开创可贴一看,左手食指末节全部变黑干瘪,她急忙赶到医院外科就诊。医生为康大妈做了截指手术,并对她女儿说,如果康大妈当时不用创可贴,或者使用创可贴  相似文献   

20.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一生颠沛流离。她在短篇小说集《星期天》中写道:"地球上存在那么一小撮生命,他们身体里混杂了迥然不同的血液,这些血液按照出生、直系亲属、人际关系、一次偶然的变化分类,以至于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