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辉 《新闻与写作》2002,(11):35-36
穆青同志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名记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通讯力作问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而且闪现着灿烂的艺术光辉。穆青的成功与其不断开拓创新的品格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位名记者,他一面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记录时代的脚步,另一方面,在新闻写作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就是其中的一笔。他说:“对新闻写作的某些要求我们不必过分拘泥。”“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传统,充分吸收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穆青的新闻作品集,取名为《穆青散文选》,由此可见,这些作品不仅是精彩的新闻报道,而且是优秀的散文华章。综观穆青各个历史时期的新闻通讯作品,它们的散文特色主要表现在结构自由;感情丰富;文采飞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首先,我代表新华社党组对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穆青通讯》、《穆青散文》、《穆青论新闻》向全国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向为编辑出版这三本书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冯健等老同志和新华出版社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闻与散文的关系,新闻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以近代报业为依附的新闻文体,最早是随着西洋传教士漂洋过海而来的,与中国的古典散文无亲无故”(《评“新闻散文同族”论》,这种意见,我们可以简称为“新闻散文无亲无故”论。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有不同的表述,但可依上述第一种意见姑称为“新闻散文同族”论。现序列于下: 一、“散文并不等于新闻,但新闻都属于散文,真实的散文”(李学来《正确理解“新闻散文化”》。这种意见本于穆青同志的看法。1963年,穆青以寄晨的笔名在新华社《新闻业务》上发表《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其中说到:“我觉得,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二、“新闻文体总的说来是一种叙事文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7,(1)
《穆青的幸福》一文,是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新华社总社长穆青所著《十个共产党员》一书写的序言。它是两位战士直面人生、坦诚而真挚交流的一次实录。我是含着泪花读完它的。《十个共产党员》凝结了穆青滴滴心血,作者与焦裕禄等人的心是相通的,他是蘸着“心血”而写...  相似文献   

5.
杨欣 《军事记者》2006,(10):53-54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铁人王进喜》、《历史的审判》等新闻经典名作,使穆青这个响亮的名字走进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坎。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穆青还是一位新闻摄影行家。他从八十年代开始拿起相机,走遍了繁华的都市,偏远的乡村,高耸的群山,无垠的草原,广阔的大漠。其摄影作品比文字作品要多得多,至少有好几万张,他拍摄的作品给人以气势磅礴、胸襟开阔之感,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很有动感与生气,且自然朴实,很有琢磨头。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穆青又提出了“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不但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穆青以人物报道而著称。他的人物通讯集《十个共产党员》①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采写的人物报道,堪称传世佳作。“工人的旗帜”赵占魁,是穆青刚到延安《解放日报》工作不久采写的一个典型人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穆青人物报道中影响最大的一篇;“铁人”王进喜、“  相似文献   

7.
中原大地连降瑞雪,风卷雪花,纷纷扬扬,给田野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白雪,一行行桐树和白杨枝梢上,装点着一串串银花。横穿豫东平原的柏油马路上,仅有的几辆汽车在艰难地行走着。老记者穆青乘坐的车子正在向黄泛区小区——扶沟县进发。穆青同志对哺育过他的中原大地和这块上地上的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每年都要挤时间到河南农村调查访问,除了60年代发表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外,近年来还采写了《老坚决》、《抢财神》、《谁有远见谁养牛》、《心上的树》和《三下扶沟》等通讯、散文。这次是他四下扶沟了。穆青同志对周口地区扶沟县农村的发展情况十分关心。元月九日,他一到扶沟县就对地、县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8.
“我热爱大自然,但我更爱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所创造的丰硕成果。正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人类才有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也正是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才为这世界增添了璀璨夺目的光彩。”——穆青:《彩色的世界》序埃及的大漠、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水城威尼斯、赞比亚河晚霞、神秘的马丘比丘、纽约的“峡谷”、北极圈仲夏午夜、亚马逊河的浪花、摩纳哥赌场……,在穆青的笔下流出了一篇篇散文,在穆青的照相机镜头中凝聚成一  相似文献   

9.
范长江去西北采访真没拍过照片吗?探讨与商榷蓝鸿文1996年11月2日光明日报第八版刊登了许必华、胡颖的《穆青的“两翼齐飞”论及其摄影风格》,文中写道:“他(指穆青同志,编者注)说:‘我从亲自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新闻报道,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也离不开文字...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用了一年编辑的《中国新闻摄影通鉴穴1978~2003雪》,即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大16开本,1000页,精印精装。这本通鉴全方位地反映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5年间我国新闻摄影界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图文并重,内容全面,资料翔实。书名用穆青生前题签。由蒋齐生1995年写的《新闻摄影学基础理论的几个要点》和范敬宜1998年写的《中国新闻摄影黄金时期》为代序。全书分“序篇”、“概貌篇”、“理论篇”、“辞目与著作篇”、“记事篇”、“机构篇”、“人物篇”、“作品篇”、“版面篇”、“鸣谢篇”等十大篇。谢篇…  相似文献   

11.
《穆青的幸福》一文,是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新华社老社长穆青所著《十个共产党员》一书写的序言。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一篇感人肺腑的序言,是两位新闻战士直面人生,坦诚而真挚地交流的一次实录。我是含着泪花读完这篇文章的。《十个共产党员胶结了穆青滴滴心血。他和焦裕禄等人的心是相通的.他是蘸着“心血”写的。正如穆青所说:“几十年来,他们一直活在我们心里,有些人是我在心里酝酿了多少年才动笔写的,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写他们的……。”这是焦裕禄等人的事迹能以震撼人心而至今仍是全党全国学习的榜样的真谛。这位新闻界的老…  相似文献   

12.
一我从小就读过穆青的新闻作品,特别是那脍炙人口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不仅熏陶了我,还熏陶了几代人。我1984年到新华社工作后才对穆青同志有了较多的了解。听他讲话,看他的文章,也作为对外记者的代表向他汇报过工作,对他那平易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很佩服。自己也按他倡导的“亲历式新闻”“散文式新闻”的理论学写新闻,按照他关于“摄影和文字要两翼起飞”的要求兼搞摄影报道。1990年,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邀请我撰写《回族文学史》中《穆青的生平和创作》章节时,才和作为“回族作家”的穆青同志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记…  相似文献   

13.
在穆青的新闻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这样几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文简称《榜样》)、《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下文简称《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下文简称《报道》)、《历史的审判》(下文简称《审判》)。这些作品,我不知读过多少遍,每读一遍,我的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思想就  相似文献   

14.
新闻由于事实的局限,和散文比起来,显得沉重和呆板,可读性差.那么可不可以借鉴散文笔法写新闻呢?穆青同志早在他的《新闻工作散记》中就要求新闻记者这样做.他说:“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  相似文献   

15.
陆永稳 《新闻世界》2009,(12):111-112
新闻通讯是新闻中的巨制,创作难度较大。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通讯作品,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研究和实践中的一大难题。穆青尝试、提倡的散文笔法在通讯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在人物通讯写作上。此种散文笔法的运用在其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努力,一部纯粹从艺术角度反映桂林山水的大型摄影艺术画册《人间仙境——桂林山水摄影精品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前终于出版问世。画册为8开豪华精装本,可说是桂林山水摄影画册里最大型、最豪华、最高档且最具艺术性的一部。 请刘白羽先生作序 一部好的桂林山水摄影画册,若能搬动名家作序,正如美景配佳乐。这部画册的序言作者之一是当代散文大家刘白羽先生。由于刘老身体欠佳,不便于写作,只好将十余年前刘老的散文《漓江春信》作了一些删减修改,遂为画册的代序。这篇代序洋洋洒洒三千余字,把游漓江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读了穆青发表的几篇国际题材的通讯,发现这位政治嗅觉敏锐的新闻记者,同时还是一位文笔相当优美的散文大家。可以说,他以散文的笔法写出了一组具有描写风景美、抒发情怀美、谋篇布局和语言都很优美的国际题材的通讯,开掘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新闻领域。因此,笔者以为:穆青的这几篇通讯具有散文形式的美,达到了散文写  相似文献   

18.
胡颖著《摄影论评》一书,最近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由穆青同志题写书名,蒋齐生同志作序,收入作者1979年以来新闻摄影和摄影艺术的理论、评论、历史等方面的文章60篇30万字和拍摄的照片43幅,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作者最近10余年来对新闻  相似文献   

19.
说起穆青,很多人会想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两张闪光的照片》等经典新闻名篇.因此,很多新闻界学者对于穆青新闻思想的研究纠结于此,难有更大的突破.笔者曾是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的一分子,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穆青对于中国新闻学的贡献不啻于此,其新闻思想——“勿忘人民”,是穆青新闻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穆青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家,而且是一位声名远播的著名记者。从《雁翎队》、《工人的旗帜赵占魁》,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从《历史的审判》、《珠江起风帆》,到《抢财神》、《潮涌中州》……穆青同志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写作了一批脍炙人口、影响久远的新闻佳作,成为中国新闻精品长廊中的瑰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生能有一篇作品被传诵一时已属不易。但是,这样的作品,在穆青的笔下岂止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