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响图书馆流通馆员心理疲劳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疲劳是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它直接影响图书馆流通工和质量,本文探讨了流通过程中心理疲劳的成因及预防措施,以便更好提高流通部门工作质量,消除差错隐患。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流通馆员心理疲劳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萍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9(3):98-98,108
馆员心理疲劳直接影响图书馆流通工作质量。分析了图书馆流通馆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提高流通部门工作质量,消除差错隐患。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编辑心理疲劳状况调查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建华 《编辑学报》2010,22(2):183-185
心理疲劳是目前高校学报编辑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研究高校学报编辑心理疲劳的现状及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认为针对原因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可以防止并消除引起心理疲劳的不良因素,以利于提高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校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读者借阅心理,满足读者需要是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只有掌握读者心理才能更深层次地做好图书馆工作。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变化,针对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高流通服务工作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新时期抑制流通工作发展的四个主要障碍,提出了在新时期流通工作应追求的目标,探讨了在新技术条件下提高流通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工作方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管理与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中,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流通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流通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调节工作人员的负面情绪,对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提高流通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浅谈心理学在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学在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是探讨、研究影响流通服务工作的方法,也是图书馆员与读者双方进行心理交流、建立良好关系的内在基础,对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乃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藏借阅合一的服务方式是图书流通的发展方向,提高图书流通借阅工作的质量,不仅要有先进的馆舍条件.而且要有优良的借阅流通环境。而构建良好的借阅流通环境,需要从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之我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丘玲 《图书馆论坛》2006,26(2):237-238,242
图书馆流通部是图书馆的前沿阵地,对图书馆功能的发挥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改进服务方式、加强书库管理、提高流通管理人员素质诸方面论述如何提高流通服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阅读活动的心理分析及图书馆的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会产生专注与焦虑、共鸣和痴迷、疲劳和倦怠的心理,图书馆应该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缓解读者阅读过程中的疲劳和倦怠心理,增加阅读的愉悦度;用良好的服务态度,使读者产生积极的阅读心理,提高阅读效率;采用个性化的导读方法,减少读者选择读物的盲目性和焦虑心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现状的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优势,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担负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6):809-825
US-based print journalists who had won awards for stories about mental illness were interviewed to determine how the coverage of mental illness might be improved.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at a mixture of organizational and personal factors such as editorial support, considerable journalism experience, personal exposure to mental illness, as well as empathy, helped them to produce quality stories. Also noteworthy were respondents' opinions on suggestions in reporting guides about imitation suicides, sensitive language, and positive mental illness news.  相似文献   

14.
对文献信息服务态度升华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静华 《图书馆论坛》2004,24(4):159-161
就新时期图书馆员文献信息服务态度这一命题,分析了态度的内在因素与表象、服务态度表达性与心理健康,提出通过掌握心理控制与调节方法,采取培育文明的服务群体,培养图书馆员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措施,促进服务态度的升华,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与高校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存在问题,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与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There has been an explosion of mental health literature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over the past 5 years, with current estimates placing the number of health related Websites at over 100 000. The scope and depth of each site is unique and this serves to contribute to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reliable, high‐quality literature. This paper details efforts being made within the UK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evidence‐based mental health literature for patients, clinicians and health policy makers as part of the National electronic Library for Health project.  相似文献   

17.
服务质量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认知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评价的方法,分析服务质量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探讨服务质量管理,提出提高实际感知质量过程管理,控制期望质量过程管理的措施,来增加读者总体感知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 possess a combination of attributes that facilitate recovery from mental fatigue. Most previous research in this regard has focused on natural environments, bu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museum environments also provide access to restorative experiences. Visitors (307 tourists and 274 local residents) to a history museum, an art museum, an aquarium, and a botanic garden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the restorative qualities and benefits of the environment they visite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or some people, museums are at least as restorative as natural environments.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museums as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 and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factors that facilitate and enhance restorative experiences. Such experienc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visitors’ well‐being and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