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女子者。名叫张桂英,系《黑龙江日报》首席记者。谓之“小”,是因为她身材不高,纤细窈窕,喜光鲜衣着,十足的“小女子”模样。但正所谓人不可貌相,她的新闻作品,却以“大”见长——主题重大、立意高远、文风大气、笔锋犀利。从业16年来,每年采写的稿件都有二三百篇之多。正是一篇篇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作”,使“小女子做大文章”之名声播省城新闻界,也为她赢得了“大记者”的名号——当然,省级党报的“首席”,仅这响当当的“头衔”,就堪称“大记者”了。  相似文献   

2.
经常有学生问我:“学新闻,未来还有出路吗?”我理解问话隐含两层意思:其一.今天已是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有人说是“全民皆记者”),在此情况下,新闻人还有优势吗?其二,高等学校的文史哲经法等文科专业甚至是理科的毕业生。也能进入新闻媒体,其中不少人在记者编辑岗位上工作游刃有余.新闻院系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优势吗?一些同学思前想后.总觉得很迷茫。  相似文献   

3.
激情与理想     
2008年的初冬,比以往温暖。 前些日.一位报社的采编新闻中心的主任即将退居二线。座谈时.她毫不掩饰内心的波澜和落寂,情不自禁地擦拭眼泪“真是舍不得,我太喜欢记者这个职业了……”我望着她,心生感动。因为近30年了.我们一起走在新闻战线的路上.难忘走进东单西裱褙胡同北京日报大楼时的激动,怀念曾经每个夜晚报社大楼的灯光,因为里面有我们的青春辉映。30年或曰弹指挥间.但30年从事着一个职业,痴心不改.何以支撑?激情与理想。我想,哽咽的她会认同我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大约是5月中旬的一天.副总编周志春把一组报道(四篇)交给我,让我看一看,他曾请一位编辑代他看看.谈谈感觉。半小时后.编辑把原稿退给了他。志春说:“我想.一组稿件.记者肯定是下了功夫的.里面就真的设东西啦?”我问:“你想让我做什么?”“你看一看.它是应该枪毙的稿件吗?如果不是.你帮忙编辑一下。另外我想通过这件事.或许可以在编辑问题上形成一些共识性的东西。”我很高兴。记者会刚刚开过.记者们给编辑部提了些意见.多是关于用件编辑问题的。会后.我写了点东西.希望问题能够很快解决。但现在看.我性急了些。记者…  相似文献   

5.
幽默     
《大观周刊》2010,(30):52-52
到底谁聋 老张怀疑我太太耳朵渐聋.决定考验一下她的听觉。我轻手轻脚地走到她身后十米的地方。“惠芬.”我说,“你听得见我吗?”  相似文献   

6.
在我办公桌上,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凝视她的艳红,体验她的庄重,感受她赋予我的责任,于是,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我书写我的新闻篇目,人生日记。我是从企业进入新闻圈的。在这以前,我下过乡,读了大学。当一名人民的记者是我早就有的梦想。我曾不止一次地捧着“学生证”或“工作证”说过:学生证、工作证,什么时候变成一张记者证?!此事成了亲朋好友至今仍在提起的一段往事。幸运的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真的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而神圣的殿堂。1983年初,我成了一名地市报的记者,开始用笔代步冲刺人生目标。17年中,我写了…  相似文献   

7.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时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轶玫 《视听界》2009,(4):116-116
前些天接受某报记者专访时,她问到“如果将来只有一种媒体存在,那将是什么媒体”?我毫不迟疑地说:“融媒体!”女记者认为我的话很雷人,说是怕通过不了领导的审查,尽管她个人已在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中越来越支持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9.
<正>我当编辑那会儿,需要定期带新记者。稿子布置下去,收上来的是“标准件”,都是“灿烂的笑容“”忧伤的脸庞”。我说咋能这么糊弄呢?张三是龇牙的灿烂,李四是咧嘴的灿烂,能一样吗?王五是国字脸的忧伤,赵六是鹅蛋脸的忧伤,又怎么能一样呢?众人若有所思,一番慢镜头式点头过后,说“再去观察观察”。交上来的第二稿,确实是细了,但细得让人一头雾水,例如“她穿着一件有六颗纽扣的毛衣”,或者“她右眼比左眼多一道皱纹”。不要说读者,估计连多年的“老刑侦”看了都直摇头——这能说明什么呢?尽是无效细节嘛!  相似文献   

10.
刘庆鹰 《新闻窗》2010,(5):10-11
2006年12月的一天上午.天气出奇的冷,袁俊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了,她笑盈盈的脸上春意盎然,举止言谈沉着大方:“老师,我是黔西南日报的袁俊.你们请提问吧!”好潇洒!好自信!我和另两位评委对视一笑,给她出了道题:“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有区别吗?”她略为沉思,粲然一笑:“有,有区别,当然有区别。新闻策划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怎么样把它报道好。  相似文献   

11.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啊,我完全承认我老了。”八月午后,和陈文茜偷得浮生半日,闲坐台北巷弄咖啡馆,聊她的新书《树,不在了》,我冷不防地冲着她问了这句话,“你怎么面对老?”她一听,立刻笑开了, 会问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 距离当年书写《文茜半生缘》转眼十五年过去,十五年来,我看着她从政党发言人、“立法委员”到媒体人.在这么长时间中,除非生病,她的容颜几乎是可以停驻于时间之外。然而,她的政治处境乃至心境,都有不算小的起伏,对比台湾十五年的变化,起伏当属正常吧。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小沛 《出版参考》2007,(11):34-34
当我们长大到足够以知识去分辨月亮只有一个时.可能也就失去了想象有千百个月亮的乐趣了。 豆芽三岁时,有一天我们开车回家的途中,她望着窗外的月亮跟我说:“妈妈,月亮在跟我们走咧!她要跟我们回家吗?”我笑笑,回答她说:“对呀。月亮看你很可爱,喜欢你了,想跟你回家.”  相似文献   

14.
陈蕾 《记者摇篮》2010,(6):68-69
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找到我,说她想做电视主持人。当我带领她参观了一间新闻演播室后,她紧锁眉头,极富表情地问我:“你们主持人天天面对黑洞洞的镜头,啥感觉呀?”面对黑洞洞镜头的感觉?做了26年电视播音、主持的我,竞一下子语塞了。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整理思绪。过了许久,我告诉她“在黑洞洞镜头前的感觉,有风,有雨;像风,像雨”。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一家市级电视台的记者.两次赴四川沱江采制专题.攀谈中获知她操持着一档栏目叫《回家》。我问其收视率如何.算不算品牌栏目?老百姓买不买账?她有点语塞并略显尴尬。我说,你回家吧,只有你先回了家,节目才能回家,只有在你们辖区和频道覆盖范围内重新定位,谋划选题,节目或许能够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6.
互动的假象     
李强 《视听界》2009,(6):119-119
曾经做过DJ的惠子带着新写的小说回南京做宣传,几乎上遍了南京的电台节目,见到了每家报纸的娱乐记者,互联网上频繁曝光,几家书店轮番签售。一波宣传下来,终于有机会和老同事见面,面色灰败,气若游丝。我笑:“知道范冰冰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了?”她答:“聊以安慰的是,我上一档深夜聊天节目时,热线电话打爆了,无数的听众要跟我说话,说我当年的夜间节目是他们的指路明灯。”我止住了她:“别自我催眠。”  相似文献   

17.
“你幸福吗?” 去年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你幸福吗?”央视各路记者走遍大街小巷.以一个简单的问题采访大江南北的老百姓.却收获了千奇百怪的答案.而其中最经典的回答莫过于那句“我姓曾”。随后.“你幸福吗”开始成几何式的传播.并最终成为人人都知道的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8.
最重要的是什么年轻的同行常常问:“作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社会责任感。”我有一个初看起来是“谬论”的说法:记者这一行,是不负责任和负责任相结合的职业。记者难道可以不负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恐怕是如此。我曾在人民日报长期搞经济报...  相似文献   

19.
进入乙亥年以来.陈爱美似乎交了大这.春风得意;佳音频传。先是论文在全省、全国获奖,继而破格晋升副高职称.去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银奖.今年又荣登全国“新闻百佳”,而且是全国地方电视单位唯她一人入选.着实不易。因此,我便打电话和她约时间采访。因为彼此较熟,陈爱美快人快语:‘“写可以.不过得实在些。过去有位记者写我时说‘陈爱美多么想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不就是说我把自己摆在不普通的位置上!其实我根本就没说这句话。”我说,“咱不吹,就写写你的平常事,家常事。”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如约赶到她家。…  相似文献   

20.
前国家女排队长孙晋芳,对兴冲冲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你们谈,对任何记者我都是这个态度。”当记者转而请她谈谈“为何怕记者”时,她却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这篇文章登在3月26日的山东体育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