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克华拼图     
周克华没当过兵,更没有特种兵的经历。他的反侦查能力,也许大部分来自侦探小说,野外生存能力,可能由于独特的生活经历让他能在艰苦环境中活下去。但最值得探究的,不是这些,而是他如何从一个孤僻的孩子,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周克华被击毙,这是外界早已预料到的结果。当他把子弹射进10个无辜者的身体时,应该也明白,自己结局就是这样的下场。他只是不知道何处是自己的终点。当重庆市开始全城大搜捕时,外界也无法得知周克华将在哪里走到他的终点。我们只能走进重庆市高楼大厦中间的乡村,去  相似文献   

2.
解决的方法     
中国足球的问题必须中国人自己办,这已经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一个"古训",也许最有能力的人也无法为中国足球提供一个突围的方法,但韩日世界杯给我们的借鉴却是中国足球必须总结的.  相似文献   

3.
心灵之约     
我们不能不在乎读者。不能不在乎读者对于我们热衷的那种新闻模式的冷漠,甚至拒绝。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过于乐观。对此,我报总编辑鲁思同志显然感觉强烈。九○年夏天,黄昏晴好的一刻,他对我说,他看了我的《魔鬼市场》(三联书店出版),想鼓动我开一个个人专栏。他解释说,专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读者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在今天显得格外迫切。望着他如雪的白发,我似乎突然记起,他的年龄几乎长我一倍。我想,这个想法也许是他40年新闻生涯一个未圆之梦。开设个人专栏,对于他也许比对我更重要。因为他为新闻事业几乎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  相似文献   

4.
正一部记录白岩松央视成长历程的新书《一个人与这个时代》近日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在新书发布会上,谈到新闻从业者,白岩松给自己两个定位——知识分子、啄木鸟,"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而不是喜鹊,不是天天让人开心。而知识分子天生就应该是从‘小我'中能有所跳离,去关注一个时代,忧心忡忡地看到很多问题,并希望它改变,社会也因此交得更好的一群动物"。对于当下整个传统媒体行业的状况,白岩松称,他每天逛报摊,很清楚现在大家还能投入多少去做有深度的报道,在传媒行业面临生存压力下,他最担心的是新闻人还能不能守护自己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师的寡言     
正寡言就是不喜说话,指人沉默,很少说话。一个恬静寡言的人,往往性格内向,而外表的寡言却与内心的活跃恰成正比。而大师们的寡言,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索。史学大师陈寅恪,用寡言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晚年的陈寅恪,在政治运动的浪潮中,要按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去研究、撰写、发表、出版史学的鸿篇巨著,已经是不可能了。但他又不能违背自己的准则,他只有选择寡言。虽然寡言了多年,但他并没有停止思索与探求。他努力克服双眼失明、又跛一足的困难,凭着极大的毅力,在助  相似文献   

6.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他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配得上“大师”头衔?“大师”的一般标准是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比同时代的人活得长,就称呼他为大师,也不能因为他和更有名的人打过架,混了个脸熟,就给他“大师”称号。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  相似文献   

7.
自我感觉     
上大学时,一位很儒雅的老师说过一件小事:有一次他上街理发,理完后便去逛书店,遇到几位同事还聊了一会儿.回家后从穿衣镜里发现,自己的内衣领子很别扭地在外面支叉着.当时他感触很深:一上午竟没有一个人给他指出来.  相似文献   

8.
1.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傲慢与偏见》)2.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随笔集》)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雷特》)4.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荷马史诗》)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  相似文献   

9.
易中天 《天津档案》2006,(11):61-62
化是什么?什么是化?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回答。化没有形状。无法描述;没有范围。难以界定。化就像是空气.我们天天都生活在它当中,一刻也离不开它。但当我们试图伸出手去“把握”它时,却又会发现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唯独不在我们手里。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可以决定自己要过地狱般的生活区,或天堂般的生活区,如果把选择对立、抗争,等于天天活在地狱里,反之,选择和谐、宽恕,就是在天堂。 工作、家庭、社交活动,这些部分加起来,等于人全部的生命。因此,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起摩擦,他的生活品质会是什么时候样子,也就不难想像了。 下面这个故事片,也许可以让你静下心来,从别人的角度来看看冲突。 一个年轻人常发脾气、跟别人冲突。他请教一位  相似文献   

11.
正1.要么全力以赴地干,要么早点滚蛋,在任何一个位置混日子迟早会有人拿你开刀,你要明白,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如果你愿意被慈善,我建议你去要饭。2.别把老板和上司当傻子,他装傻不等于真傻,不追究不代表他不记得,只是他给你机会去磨练,你的这些小伎俩他早就比你耍得专业几百倍了,不然他也不敢坐上这个位置。3.别见人就说你有多苦,说久了一定会成为公司里最苦的那一个,苦了这么久还拿不出解决办法,只能说明你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情商有缺陷,因为没人在乎你苦的过程,只在意你得意的结果,包括你自己。4.对工作,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每次放空炮,还有谁会相信你能做好,凭什么让公司给你最好的资源。5.别以为自己很牛,真要觉得自己很牛,童工作结果出来看,这比你吹一万次牛更有说服力,更能得到公司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提起档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也许是自己的档案,那么你对自己档案的了解吗?你自己档案里到底有什么内容?那些内容都真实可靠吗?对于这些问题,别说一般人员,就连我这个档案工作者也很难说清楚,因为个人不能查阅自己的档案,这是铁律.可是为什么不能看?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提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了. 长期以来,人事档案因其固有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保密制度,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大量人事档案被人为地束之高阁,长期沉睡在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库房中,价值无法体现,作用也不能发挥.由于人事档案的透明度差,因某些不符合实际的评价和鉴定给个人晋升晋级造成危害的事情时有发生,既导致组织用人失误,也给个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近年来,随着人们档案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日益增强,当事人对自己档案知情权的要求也愈加强烈.笔者仅就此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要问:文化创意的源头是什么?创作与出版是否真的能够成为各种文化创意的源头?如果出版人对这类问题无法以肯定的答案回答,那就不能怪学术界与民间不把出版业真正当作产业来发展.出版业如果能够反躬自省的话,就知道自己行业里,无论是出版业的定位,或是出版品的内容,都无法给自己行业一个能够自我肯定甚至是自圆其说的说法,又有谁能够把这个行业当作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4.
标题的这句话是我很欣赏的一位学者提出的假设,也是他向自己和全人类所提的疑问——人为什么恐惧? 一只牲畜晚上要被杀了,中午它照样可以很快乐地进食,人却做不到这一点,原因在于人会为未来的事而忧虑。未来如果没有安全,没有因慰藉带来的幸福,没有独立个体之间的交流,人就无法为自身的存在找到合适的位置。自从每个人的自我成了一个茧,把自己与他人之间封闭起来之后,人就无法再了解自身之外的存在。于是,人们涂改了“记住:你将死去”这句古希腊的名言,把“认识你自己”想象成另外一种重要但却冲淡了力度的境界。 即使是封在茧里的自我,也不能做到成熟的自明。这就是知识者无法回避的难堪。  相似文献   

15.
认识一位作家,他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打电话给他,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他的QQ也不在线,发电子邮件也不回复……就好像去了另外一个星球一样,但几个月以后,他又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原来他切断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写书去了,他说他这样做是为自己找一个寂寞的所在,以便能够不受任何干扰地写书。因为文学事业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资格创造出辉煌和灿烂。  相似文献   

16.
记者这一行,也许有点先天的职业缺陷。那就是他的实践的对象和内容,往往不是或者不完全是他的亲身实践行动的产物,他所报道的客观事物,大都是别人的实践。他往往是通过事后的了解,才去对那些事物加以反映,再去传播给更多的人。这事后的了解,是通过采访来实现的。当然并不排除有些事情,记者有时身临现场,他所报道的也是他自己亲眼看到的。但大多数情况不是这样。一些突发性的事件,记者不可能  相似文献   

17.
站在一个普通记如何实现新闻作品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我们研读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评报》(以下简称《评报》)。媒体的总编辑,不可能天天去开会贯彻他的传播思路,不可能天天去向每个记编辑诉说他的灵感,不可能天天去评价每件新闻作品的优劣,更不可能自己天天去四海捉“鳖”。而《评报》则是把这些“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一条途径。我们认为,《评报》具有如下四项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员,天天忙忙碌碌,天天被大众传播符号所包围。但是,有些人却很少在制作节目时去反省我们所使用符号的真正意义,去思考人文精神在符号中的灵魂作用,去思考这种意义和作用对娱乐节目长远发展的影响。真人秀娱乐节目中的人文精神,就是以受众为本,关心、爱护、愉悦受众。这是电视真人秀娱乐节目的根本。这一概念在当前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考验。是  相似文献   

19.
和朋友一起逛街,去超市购物,去公园散步,步行去上学,坐地铁去上班,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人类真的登上过月球吗?假如有人告诉你,恐龙从来没有出现在地球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科学或是文学,我们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你会相信他吗?你知道什么人被称为“被剥夺了洗澡和理发权利的人”吗?当有人从你身边经过,只是因为他穿了长外套,你会紧张吗?你会认为他将随时掏出自动武器向你射击吗?你对陌生异性微笑过吗?你愿意他们看到你的笑容吗?这些问题似乎不值一提,无论回答“是”还是“不是”,回答的人大概都会在前面加上“当然”两个字。就像我们当然热爱和平,每个人当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男女当然平等,每个人当然拥有恋爱的自由和信仰的自由,就像我们拥有逛街和吃冰激凌的自由一样简单。  相似文献   

20.
薛莹 《出版参考》2005,(3X):27-27
许多人要问:文化创意的源头是什么?创作与化创意的源头?如果出版人对这类问题无法以肯定的答案回答.那就不能怪学术界与民间不把出版业真正当作产业来发展,出版业如果能够反躬自省的话,就知道自己行业里,无论是出版业的定位,或是出版品的内容,都无法给自己行业一个能够自我肯定甚至是自圆其说的说法,又有谁能够把这个行业当作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