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典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关注热点之一,而经典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经典阅读。文章通过对中美经典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介绍,提出经典教育,尤其是经典阅读,要求国内图书馆进一步开展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全民阅读和文化传承的战略背景下,经典阅读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经典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心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的发展和普及,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实践与理论的双重需要促进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不断进步,该领域成果的回顾和前瞻,有利于我们厘清思路,促进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通过对近十年来相关论著的梳理,目前研究论题主要集中在经典阅读的基本理论、常见的推广形式、图书馆空间和数字平台建设等方面,在基础理论研究、利用大数据手段助推经典阅读推广、经典阅读推广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人培育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应当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经典阅读的特点,认为在网络信息社会经典阅读对构建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有注重以经典阅读为主的阅读理念;提供健康舒适的现代化阅读环境;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传承经典阅读的导读精神;注重阅读实践,积极积累经验等。  相似文献   

4.
李旎 《晋图学刊》2012,(4):64-66
受网络文化等的冲击,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阅读已渐行渐远。倡导阅读,尤其是倡导经典阅读已成了迫在眉捷的问题。本文阐释了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并以南京图书馆阅读节《红楼梦》和《西游记》的引读为例说明了经典名著引领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高敏 《晋图学刊》2014,(4):38-40
开展经典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提升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途径。本文讨论了"经典"的内涵,以及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服务的方式。作者结合实际工作,总结了本单位推广经典阅读的服务举措和推广活动中的经验和启示,探讨经典阅读的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阅读史研究的内涵和范式出发,讨论了经典的类型、特点以及意识形态、教育、出版、读者等因素对经典的影响,重点论述了精英知识分子对经典的阐释与经典变迁的关系.经典作为一种特定的文本和阅读对象,其变迁和接受应作为阅读史研究的一个细分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回顾了中国百年来经典阅读的变迁和接受,并总结了经典的变迁对于阅读史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理念和推广活动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的推广方式与推广路径,以重视传统经典的阅读,促进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经典阅读研究现状的分析,介绍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实践的得失,提出促进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相关思考。[结果/结论] 经典阅读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核心,构建常态化经典阅读推广机制,让经典成为大学生教养的一部分,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8.
王淑玲 《出版广角》2015,(10):112-114
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纸质阅读数量减少,具有"浅阅读"倾向,查阅资料也以网络渠道为主.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为经典阅读服务,避免网络对经典阅读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经典阅读能力.首先,明确文学经典之功用.其次,论述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培养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最后,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英珍 《出版广角》2015,(2):102-104
究竟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经典阅读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在经典阅读风靡的今天,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深刻认识经典阅读,而对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尤其是经典出版应该如何发展,这更是值得出版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学经典的数字化再创作是开展跨媒体阅读推广的基础,包括国学经典图书的数字化推广文案创作、经典国学故事的视音频推广短片创作和高品质可互动的国学经典精品课制作等.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应该适应移动互联网下阅读的变化,有明确的理念、有效的策略,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改进阅读效果,为国学经典的传承与持久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国青少年读者经典名著浅阅读现状,以高中语文课标必读书目推荐作品《巴黎圣母院》为例,选取同名译者的原译本与简读本,选取同章节进行文本阅读比较分析;采用分词统计、情感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义语境层面比较经典原译本与简读版的差异。结果发现,简读本在词汇量、修辞句法、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等方面均与原著有显著差异,简读本一定程度破坏了经典的原生性和自洽性。由此提出对青少年经典阅读教育中原著与简本并行的质疑,认为应立足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接受水平进行经典推荐导读,青少年读者拥有选择符合自己兴趣,能够保证自主阅读流畅性的文学经典作品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儿童传统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当代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儿童阅读经典成为提升社会文化的要求。经典诵读工程和传统学堂是当前两种重要的社会儿童经典阅读推广模式。作为社会重要的文化和教育服务部门的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儿童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担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朱原谅  周梅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2):101-105
[目的/意义] 大学经典阅读承载着大学通识教育功能。高校应为大学生设计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经典阅读体系,以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并能体现良好的阅读效果。[方法/过程] 以文献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多年阅读推广的实践经验,启动并强力推行一种新型的大学经典阅读体系。该体系展现了"五维一体"的经典阅读体验,包含经典阅读推广实体空间、经典阅读推广平台、常规化经典阅读推广项目、经典测试系统和经典阅读效果评价。[结果/结论] 该体系以合理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弥补以往经典阅读体系考核过程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不足,有很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经典阅读处于学生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大学经典推荐书目在"读什么""怎么读"的核心教育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和确立大学经典推荐书目的遴选标准,探究其发展特点,对于优化经典书目编制、推动经典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和电话访谈梳理部分"双一流"高校的官方经典推荐书目,分析我国高校经典推荐书目的产生过程与背景。[结果/结论] 大学经典推荐书目在遴选上重视中国传统经典,也注重借鉴西方经典;人文社会科学经典与自然科学经典遴选相对均衡;发掘元典书目新生,重视充实有价值的影响书目。同时,在阅读推广实践中,呈现出尊重阅读主体、重视首因效应发挥、丰富创新推介载体,以及差异化、层次化、定制化的发展特点,体现出高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图书馆的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阅读推广,提出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分类指导阅读推广,并以此分类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各类不同推广策略。[方法/过程]界定适合阅读推广的中国传统典籍范围,建立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分类书目体系,梳理研究中国传统典籍推广现有模式及案例。[结果/结论]建立起一套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自主分类体系,面向不同阅读群体提出各具特色的推广模式,促进中国传统典籍阅读推广工作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微书评因其灵动的语言、简洁的文体而受到广泛青睐,成为激发民众阅读兴趣、引领民众进行经典阅读的引玉之砖。它基于微博平台的书评文体形式,网络媒介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也成为公共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凭藉强势媒体与学院知识分子联袂,央视《百家讲坛》对经典进行了全面的“解构”——伴生着思想精髓的流失和审美张力的消解,浅表思维成为《百家讲坛》上学院知识分子经典阐释的首选。尽管此乃是其面对媒体前的公众时所不得已的行为,但确实反映了他们对公众的低期望值,也导致了知识分子自身价值的贬低。《百家讲坛》的成功,表面上看为学院知识分子在传媒中赢得了更大的公共话语空间,但实际上却缩小或限制了学术和批判的话语空间;同样,《百家讲坛》的轰动效应,表面上看为经典赢得了大众,但媒体的同质化和浅表思维运作的后果却造就了一大批媚俗艺术爱好者。面对这一形势,作为公共知识空间的主体模块——国家建制中的图书馆,如能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现有物质、人力资源和馆藏经典原著文献资源,同时借助并聚合学院与媒体等诸多社会公共资源,重建崭新合理的公共知识空间,共同促使由媒体主导的经典“代读”向由图书馆主导的个体“经典原著深度的阅读”转变,不啻是其摆脱目前困境,成功实现服务转型,重获创造发展新生的难得机遇,将公共知识空间中心场域转移至图书馆,图书馆功能与地位将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8.
栾雪梅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8):115-121
[目的/意义] 在时间与空间、传播与接受都正变得越来越“微化”的微时代背景下,针对经典阅读率下降、阅读质量偏低的现象,提出经典阅读推广的可行性策略,以促使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走向深度推广,使图书馆成为经典阅读的促进者。[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法对微时代下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经典阅读推广忽略了对微阅读、阅读深度、阅读媒介以及阅读的相关关系等问题的重视。[结果/结论] 研究认为,经典阅读推广要顺应微时代下读者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让经典主动适应微阅读;加强对经典阅读过程的管理及对阅读深度的干预,以提高经典阅读的质量;充分重视微时代下经典阅读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扩大经典的“可接触率”,让经典阅读更加广泛、持久与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