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使得不同类型的媒体包括广播电台的竞争不断增大,再加上人们需求的改变,更是增加了广播传媒的发展难度,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广播传媒培养主持风格的作用以及意义,阐述何为"雅""俗",来分析在广播传媒当中"雅""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公共性是在传媒体制规训下传媒实践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理念所产生的社会公器属性,包括应然和实然的双重含义,涵盖理念、体制和实践三个层面。传媒公共性问题实质是媒体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传媒自身的民主化问题,核心是传媒与政府、市场、公众之间的关系或传媒管理体制问题。考察传媒公共性,需区分应然的理想和实然的表现,采用历史的、动态的、政治的、阶级的观点去分析,区分展示的、操纵的公共性与批判的公共性。传媒公共性概念应用于中国,应当以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作为价值规范,同时结合我国传媒体制对传媒实践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理想媒体的公共性和现实媒体的公共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悖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媒体公共性的当下缺失一直困扰着现代传媒的健康发展,也是引发人民不满和社会不稳的主要根源之一,必须尽早行动起来采取措施努力缩小其公共性应然与实然上的差距,真正使"公共性"所应具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理念在媒介传播活动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7):24-29
"新闻寻租"是指媒体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分析21世纪传媒公司案等"新闻寻租"现象可以发现,"新闻寻租"产生的根源在于新闻体制的不完善,我国新闻体制的问题在于,新闻经营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和新闻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导致媒体缺失公共性内核。解决"新闻寻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新闻体制的变革与重构——重塑传媒公共性。  相似文献   

5.
大众媒介的市场化发展和技术普及,导致了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功能发生转型,使得整体上中国媒介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化的媒介知识分子形象。其中,电视知识分子即是近年来被批判的主要群体之一。电视知识分子通常与电视媒体结成"共谋"关系,因此缺乏就公共议题独立发声的诚意和普世情怀。结合中国目前的传媒体制及政策,电视谈话节目借助自身的独特优势已经开始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文章旨在通过对凤凰卫视已开播十余年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进行案例研究,从电视知识分子和媒体各自的角度探讨如何重建电视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6.
传媒作为社会事件的报道者,履行着社会舆情监督的责任。然而,对于突发性事件,特别是负面事件的报道,如何从正面引导受众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需要认真的探讨。本文从分析媒体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的报道入手,指出做好突发性负面事件舆论引导,不仅要适度适时地报道新闻事件,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适当、切实地保护事件牵涉者隐私权,理性、公开地彰显媒体批判精神,从而正面地引导受众,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播对于各类热点事件的各种"助力"作用,已经是当下传媒业界一致公认的事实。目前,在国内诸多城市通过不同形式和载体,争相打造各类文化品牌的今天,以移动端为特色、并领衔推进各种媒体全面跟进的融合传播,对于城市正能量热点事件,有着极为明显的正向助推作用。在江苏常州,"一袋牛奶的暴走"活动是当地一项知名的网络公益城市品牌活动,透过数万人参与的热闹表象,我们将为你还原背后的"硬核动力"——融合传播。  相似文献   

8.
段爱峰 《东南传播》2014,(11):49-52
本文以框架分析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一般应用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研究的框架理论尝试与自媒体微博相结合进行较微观的研究。分析得出微博传播主题集中、突出人物特色、全城媒体联动以及话题具有公共性是推动"全城义剪"公益个案获得成功并引发公共性讨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贾广惠 《现代传播》2014,(4):75-78,83
"癌症村"议题多年来持续见诸于多家权威媒体,环境污染加剧了人们对癌症的忧虑。各地出现的"癌症村"经历了媒体的建构,成为重要社会议题。报纸对其的传播策略与手段值得反思。本文通过对传媒议题的命名、"描写"、代理与存在的不足等多方面的考察,试图探索这一重大社会议题的建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2021年初河北省发生局部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后,地方主流媒体推送的一批点击量10万+的"爆款"融媒产品,认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地方主流媒体"爆款"融媒产品大致分为权威信息、生活服务、体验探访、励志感动、意外翻车等五个类型。未来,地方主流媒体应抓住融媒体发展窗口期,持续转型;同时提高新媒体内容生产水平、多层次满足用户需求、改革新闻通联协作机制,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格局中立足、制胜。  相似文献   

11.
齐琳珲 《青年记者》2021,(24):32-34
算法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应用使得传媒的公共性问题再次引起关注,如何从技术源头思考当下算法新闻所引发的资本与技术合谋、伦理失范等公共性消解问题,本文提出可以借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路径设计人工道德智能体的设想,建构"有道德的算法",重构智能媒体时代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12,(1):16
正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传媒》上期已从"新政"与"事件"两个维度对2011年进行了盘点。本期我们约请几位传媒学界专家,以及数据资讯机构分别对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微博在此一年间的新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内容涵盖传播现象,媒体机制改革,报刊广告、发行,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治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遵循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在制度层面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着重从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市场化探索和突破。在改革过程中,既要防止过分强调社会主义新闻传媒的特殊性而拒绝在体制机制层面对媒体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探索,也要警惕片面强调传媒的市场化改革,使得特殊利益集团和私人资本影响和控制媒介,从而妨害和抑制传媒的公共性和社会公众自由表达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张军芳 《新闻界》2012,(16):17-19,72
隐喻(Metaphors)是新闻构建现实和生产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国际媒体"黄岩岛事件"报道中的隐喻分析入手,审视国际媒体如何塑造了"黄岩岛事件"中的相关方中国、美国、菲律宾以及"黄岩岛事件"本身。在展现媒介如何形成有关这一政治事件话语的过程中,凸显的是隐含在各国媒体新闻生产中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范以锦 《新闻前哨》2007,(10):34-36
传媒教育的所谓"学",就是传媒学问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术",就是从事传媒工作的技艺,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对"学"和"术"的理解不同会引起这样那样的争论,两者结合得不好也会引发学界和业界的非议。  相似文献   

16.
程悦 《今传媒》2014,(7):63-64
"三反""五反"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展开的全国性运动,中国的媒体在这一时期对此有集中的报道。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从媒体报道该运动的角度来研究此时中国舆论监督的文章还相对较少。本文对于"三反""五反"的研究以当时中国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为切入点,以搜集到的史料(当时被报纸曝光的贪腐新闻)来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的舆论监督以及媒体集中的贪腐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视为继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行政监督之外的第四种监督,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也是每一家有良知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操守。正确地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他三种监督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舆论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题中之义,也是公民基本权利,当家作主地位的延伸。然而,近年来,恶意阻挠媒体监督的事件却屡次曝光。这当中既有当事者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媒体自身报道失实、职业理想偏离等方面的原因。笔者以近日的"记者黑名单事件"为例,以期对我国的媒体舆论监督做一较为全面的"把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当前中国的国情下,传媒的市场化、产业化是我国媒体社会功能重建的基础和前提,并提出"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抑制传媒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对媒体社会功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杂志在其封面刊登了香港某当红女星当年被人强拍的裸照,一时使大众的目光汇聚到了娱乐圈,舆论大哗,艺人抗议,人们纷纷指责传媒的职业操守及道德低落,最终,这一事件以该杂志停刊、相关主编离职而告一段落。然而,结合近段时间媒体对娱乐圈中种种事件的报道:影星陈宝莲坠楼身亡,歌手高枫患绝症去世、香港乐坛教父罗文病发身亡,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内一些媒体在报道遇难事件时喜欢向"钱"看,"死亡赔偿标准"一时间成为报道和炒作、特别是制作标题、吸引眼球的"要点"。媒体不去探寻灾难发生的原因,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