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14,(47):13-13
悉尼当地时间16日凌晨2时,武装警察冲进悉尼市中心一家咖啡馆,结束了一场持续16小时的挟持事件。除劫匪外,还有两名人质身亡。中国大使馆证实,被劫持者中没有中用公民。 澳大利亚电视直播了警方冲进咖啡馆的惊人场面,先是数声巨响和火光,数名人质逃生,接着是一阵枪声。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发表声明称,劫持事件已直告落幕,并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之行去年11月14日泰国当地时间上午9时,李鹏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乘专机离开曼谷,飞往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泰国总理率领泰国政府高级官员在曼谷空军机场,为李总理一行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我们电视报道组分成两个小组,一组随总理专机前往澳大利亚采访;另一组留在曼谷,准备当天晚上向国内传回在曼谷机场拍摄的新闻。 15日,我们正式结束在泰国为期10天的采访活动,乘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班机飞往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 14日当地时间下午4点半,李总理专机飞抵澳大利亚西部城市佩思。15日晚近午夜我们抵达悉尼时,李总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今年上半年访问澳大利亚悉尼动力博物馆,并在该博物馆进行了三个月的业务考察和交流。在了解该馆各部门工作情况的同时,对他们的宣教工作作了特别的专题调查,其中有不少可供我们借鉴的可贵经验。一、悉尼动力博物馆概况悉尼动力博物馆,又名悉尼实用艺术和科学博物馆,是目前澳大利亚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科技、艺术博物馆,位于悉尼市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上篇探讨了澳大利亚第一张报纸《悉尼公报》作为现代报纸的雏形 ,如何真实记录了澳大利亚早期欧洲殖民者的生活。中篇进一步阐述澳报早期争取新闻自由的艰难历程。下篇将讨论澳报进入“新闻事业史上的黄金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的公共广播电台□陈崇山澳大利亚的十月,春意盎然。我们在悉尼街头叫了一辆出租车,不想司机是位华裔,汉语说得相当好。当他得知我们来自北京时,非常高兴,自我介绍说:“我姓鲍,鱼字边一个包字。名字叫‘国领’,国家的国,领袖的领。我出身在帝汶岛。我父亲...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06,(2):56-56
悉尼,是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最早最大的都市。200多年以前,这里只有一些土著居民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1770年,英国船长库克率船抵达这里,宣布这块土地归英王所有。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开发,悉尼由一个移民点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她不仅自然风光旖旎,公园绿地也是遍布全市,被称为悉尼的“绿肺”,把悉尼的空气过滤得纤尘不染。  相似文献   

7.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6,(33):2-3
海外网澳大利亚频道上线
  11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网澳大利亚频道在悉尼上线。这是海外网在海外开办的第14个国家和地区频道。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见闻录(二)□余焕春本栏责任编辑艾风实现自我:汉斯的追求在悉尼接触的第一位澳大利亚朋友,便是克力帕旅游公司的汽车司机琼斯。从悉尼国际机场到市区汤姆斯大街的金门饭店,他一直未被我们注意,等到下车时,他将拖车上的行李一一卸下,笑容可掬地说:“以后...  相似文献   

9.
喻晓 《军事记者》2011,(11):65-66
如今.全世界的人。说到澳大利亚,说到悉尼.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悉尼歌剧院的。悉尼歌剧院成了澳大利亚的标志.成了悉尼这个城市的象征、这个城市的灵魂。 地球上。一座建筑,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事,并不鲜见。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北京的天安门城楼等等.都是。但使人一见之后.就如此印象深刻、永难忘记的却不多。悉尼歌剧院应是一个例外。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关掉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个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这一活动于2007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澳大利亚及《悉尼晨锋报》合作发起,当年3月31日晚间举行了第一次活动。  相似文献   

11.
踩在澳洲大陆的土地上,头顶一尘不染的蓝天,南半球清新的海风轻轻拂过面庞,悉尼给我的印象是如此心旷神怡。今年9月,身为西安晚报体育记者的我有幸作为中国奥运记者团的一分子,而且是作为第一位获得奥运会正式采访名额的西北地区媒体记者,赴澳大利亚悉尼采访,度过了令我今生难忘的二十多个日日夜夜。从经历了14个小时的漫长空中旅途,走出悉尼机场的第一刻起,我就深深地被这个洋溢着自然气息与独特风格的城市吸引住了,但肩上的担子使自己无暇观看闻名世界的澳洲建筑和风光,9月11日上午抵达悉尼后,当天中午我便与同行们一起…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研究》2004,(4):19-24
论文曾在博物馆评估与观众研究的专门兴趣组织会议上进行宣读。澳大利亚博物馆协会,悉尼,新南威尔士1996年11月。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8,(7):90
谷歌3月18日称,该公司将于2009年在悉尼建立新的总部。新的总部选址在悉尼Pyrmont区的Workplace6,目前正处于建设中,将采用校园风格,供谷歌澳大利亚员工使用。Workplace6是新南威尔士州第一座六星级建筑物,高于澳大利亚目前的绿色办公楼建筑标准。  相似文献   

14.
走进澳大利亚7号电视台张威安迪驾着他那辆红色“福特”在高速公路上疾驶,此时正是凌晨五点。对于这个澳大利亚7号电视台的高级记者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安迪的周工资高达1200澳元,但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基本是16小时连轴转。到晚上下班时,已是满天...  相似文献   

15.
悉尼的海德公园 悉尼,是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最早最大的都市.200多年以前,这里只有一些土著居民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1770年,英国船长库克率船抵达这里,宣布这块土地归英王所有.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开发,悉尼由一个移民点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16.
自1894年澳大利亚第一份华文报纸《广益华报》问世至今,华文报刊在澳大利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澳大利亚华文媒体尤其是华文报刊的繁荣,说起来不过是近20年的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华文报刊业还一片冷寂,甚至可以称之为“被遗忘的角落”。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促成了其今天的繁荣局面?其繁荣与发展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试就此做初步的探讨。一早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前7年,即1894年9月,一份名曰《广益华报》的华文报纸就在悉尼问世,这是澳大利亚的第一份华文报纸。该报在当时的悉尼邮政总局注册登记,登记人共有3人,其中一位华…  相似文献   

17.
从澳大利亚公众投诉谈我国的读者维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云 《传媒观察》2004,(7):42-42
最近,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在悉尼期间,先后拜访了澳大利亚报业协会主席肯教授和秘书长杰克先生,考察了《澳大利亚人报》和《堪培拉时报》。得到的总体印象是,澳大利亚报社与我国同类报社相比,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印刷水平,都略逊于我们。但是澳大利亚报业协会对公众投诉工作所投入的精力和取得的成效,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在悉尼期间,先后拜访了澳大利亚报业协会主席肯教授和秘书长杰克先生,考察了《澳大利亚人报》和《堪培拉时报》。得到的总体印象是,澳大利亚报社与我国同类报社相比,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印刷水平,都略逊于我们。但是澳大利亚报业协会对公众投诉工作所投入的精力和取得的成效,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国际新闻圈     
澳新闻媒介抗议最高法院的裁决据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新闻媒介于十月二十七日抗议澳大利亚最高法院阻碍新闻自由。二十六日,澳大利亚最高法院的五名法官一致认为,保护媒介不得不让位于维护商人权利,并要求《悉尼先驱晨报》老资格记者彼得.里斯廷斯提供他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三日在该报发表的关于菲律宾商人与马科斯勾结起来贪污的消息来源。《悉尼先驱晨报》二十七日发表社论,抨击最高法院的裁决,认为这有害报纸的采访工作,阻挠了新闻自由。澳大利亚新闻工作者协会也批评法院的这一裁决,并表示将说服政府为保护新闻记者而立法。  相似文献   

20.
陈雪晔 《传媒》2018,(2):51-53
2017年11月8日,悉尼时间9时30分,2017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澳大利亚媒体培训班一行推开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ABC)的大门. 在ABC一个超大的办公室里,采编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与新闻"战斗";在新闻报道工作平台中,还有一间封闭式小型演播室,一位男记者正在进行美国曼哈顿卡车撞人恐袭事件的视频直播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