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韩晗 《出版广角》2016,(23):28-31
文章选取首都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2015年借阅排行榜单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互联网+"语境下,北京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互联网舆情、技术的双重影响,使北京地区的公众阅读呈现从全民阅读向市民阅读转型的特征.研究结论表明,在"互联网+"语境下,互联网舆情及技术对北京地区公众阅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舆情、技术是全民阅读向市民阅读过渡的催化剂,这一特点在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曹海峰 《编辑之友》2018,(3):5-8,13
“微传播”语境下,人们的阅读方式与思维模式随之改变,其引发一系列的阅读危机与认同挑战,更凸显出全民阅读的重要时代意义与理论价值.要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必然要利用这把“双刃剑”,在“微时代”的“微传播”语境下,推动全民阅读实践中应强化“微思维”,运用“微媒介”,创新“微内容”,引导“微受众”,积极思考“用什么读”“如何读”“读什么”“与‘谁’读”等问题,通过阅读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建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及其基本类型的基础上,列举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相关典型案例,并结合实践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电子书、网络终端阅读等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数字化阅读推广的界定,介绍了当前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的现状,提出了“互联网+”数字化阅读推广的延伸阅读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丽荣 《兰台世界》2017,(18):78-81
基于对双"悦"服务分析,对"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出新思路:开展线上线下立体服务;坚持社会化合作,创新性拓展"图书馆+书店+互联网公司+邮政物流"服务模式;对馆藏仓储进行动态智能化管理;从而将公共图书馆实体文化场所影响力向网络虚拟空间延伸,推动全城全民阅读推广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推广活动策划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开展的代表性阅读推广案例“互联网+阅读引导”实施效果欠佳的缘由,归纳了活动策划中往往被遗漏却极为影响实效的诱因,并认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的科学策划需要从策划主体多元化、组织形式特色化、宣传手段多样化、主题规划科学化等方面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7.
“全民阅读”在网络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浅阅读”、“快餐阅读”、“阅读危机”等现象。本文阐述了在此背景下提倡“全民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张扬 《中国出版》2022,(21):59-62
视障儿童阅读的推广是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目前视障儿童绘本资源、公共服务和法律法规3个维度的分析,探讨视障儿童绘本阅读生态重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感官信息获取逻辑”和“绘本语义解码与建构”两个方面诠释了视障儿童多感官绘本阅读的行为。研究认为,绘本设计要综合考量视障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其阅读感知特性推动绘本美学风格的转向,并通过“图+文+音”等多模态信息协同来构建认知的语境,丰富推理线索,解码绘本语义,并从法律与政策层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推动视障儿童绘本创作、传播和阅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祝元志 《出版广角》2016,(22):26-28
“出版+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出版”,出版人依旧迷茫.互联网进入2.0时代,出版业对互联网依然爱恨交加,图书阅读是全民刚需,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却有很多出版人依旧没有走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局.本文试图论述“互联网+”对出版人的思维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和受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近些年来,视听媒介的变革、应用和普及,拓展了民众的阅读方式,丰富了民众的阅读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在“爱读书”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时,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推动“读好书”,强调个体的深入阅读体验,真正使他们做到“开卷有益”,这在数字化阅读语境中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我国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因存在馆舍建筑设备老旧、空间设计不良以及软硬件设施落后等问题,影响读者到馆阅读意愿以及阅读体验。为此,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抓住旧馆空间改造和新馆建设的契机,对图书馆内的阅读空间进行环境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我国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情况,总结其建设特点,为我国其他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旧馆空间改造和新馆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我国台湾地区6个公共图书馆为例,阐述其在绿色环保、分龄分众以及特色服务理念下的阅读空间建设情况。[结果/结论] 我国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能够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建设阅读空间,所采用的空间建设理念较为先进,阅读空间环境具备一定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并且通过分析得出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具有以下特点:创新建设理念,打造多样空间;注重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重视通用设计,提供特殊空间;强调色彩搭配,营造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的阅读引导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中的3种阅读引导模式:OPAC2.0阅读引导模式、移动阅读引导模式和联合协作阅读引导模式。同时对阅读引导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引导应对读者选择性阅读心理开展研究,开展与新媒体阅读需求相适应的阅读引导方式,创新传统的阅读引导形式等举措。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和互动阅读的新平台。文章分析新媒体与互动阅读服务的内涵,以抽样方式调查公共图书馆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现状,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江苏省常州地区居民对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需求,总结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成效与不足。从构建互动服务平台、挖掘新媒体的互动功能、拓展互动服务内容、完善互动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推进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全民阅读和文化传承的战略背景下,经典阅读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经典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心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的发展和普及,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实践与理论的双重需要促进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不断进步,该领域成果的回顾和前瞻,有利于我们厘清思路,促进图书馆经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为了推进全民阅读进入新常态发展的轨道,挖掘和探索各种相关对策以及各种积极力量十分必要。本文旨在论述"阅读形象大使"的示范作用,促进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积极选聘阅读形象大使,使他们成为在全国各地播下的阅读火种,对于拉动阅读氛围形成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阅读形象大使的涵义与目前状况,对阅读形象大使的独特示范力及其重要价值、选聘策略及人选资源进行认真审视,提出规范管理、推陈出新、品牌塑造、效果评价和激励促进等常态发展机制。[结果/结论] 认为阅读形象大使很有必要并切实可行,全民阅读工程需要大量阅读形象大使。应将其作为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手段之一,全力以赴地推行,其示范力与影响度必将为全民阅读工程输送正能量,其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在梳理国内外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2012年以来北京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典型案例的解读,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所体现出的公共图书馆视域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为今后公共阅读空间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以区域发展较为成熟的北京市为例,利用民族志、数据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典型特点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发展对策。[结果/结论] 对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当代公共图书馆学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强化公共图书馆治理、提高公共图书馆覆盖面和可及性、重建纸本阅读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应从提高社会机构积极性、建立论证评估机制、制定规范制度体系和加强监督考核等方面推进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图书漂流活动对公众阅读行为的影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祖逵 《图书馆论坛》2006,26(5):63-64,50
图书漂流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读书形式,以其新颖的图书流通方式,自由的读者交流途径,将对公众的阅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数字移动环境下少儿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基本特征为切入点,从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用户三方视角梳理少儿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中的难点与障碍,分析公共图书馆少儿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现状,并提出如下建议:重视数字资源内容建设,建立分级阅读服务;加强数字阅读和教育培训,促进儿童数字信息素养提升;打造数字阅读推广平台,创新服务模式;联合社会力量参与合作,重塑少儿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9.
阐述新阅读时代的含义及其特征,分析新阅读时代对读者阅读的影响,并就新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Offering a separate, popular reading collection can be a valuable public service in academic libraries. Popular reading is also known as leisure reading, recreational reading, and reading for pleasure. These phrases are synonyms for an interest in reading bestsellers, mysteries, romance novels, biographies, graphic novels, humor, self-help, or popular nonfiction, among other literature categor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urvey data of popular reading collections in the public universities of three southeastern stat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popular reading collection at the author's library, also located at a southeastern public university, and analyzes the data from both circulation records and a survey of more than 100 patrons who used the collection during the fall 2008 semes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