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4月,国内反"人肉搜索"第一案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人肉搜索"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面对"网络暴力"的质疑,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以上问题作了解答.  相似文献   

2.
刘琮  张冠文 《今传媒》2009,(7):25-27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网络交往行为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备受关注,从2001年的微软女员工被人肉搜索,到2008年的人肉搜索第一案"王菲案"结案,人肉搜索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单纯的解答知识性问题到如今的参与现实事件的讨论和追踪,可以说,人肉搜索这种网络交往行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网络传播伦理的角度对近年来在网络上泛滥的"人肉搜索"进行了剖析,认为由于在现实中信息不畅通,民众对道德事件的敏感,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缺乏有效界定和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造成了"人肉搜索"的过热和偏轨,以致网络侵权行为屡屡出现.作者从保护个人隐私权、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对网站的监管,以及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人肉搜索"的伦理规范,以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网络互助工具和社会监督公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项区别于传统机器搜索的新型搜索方式,"人肉搜索"本应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网民的不当使用使其陷入了畸形发展的误区.网络社区环境的特殊性、部分网民道德素质的缺失和现实社会环境中的诸多矛盾是导致"人肉搜索"畸形发展的主要原因.应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论坛管理,培养负责的"把关人"和理性的"舆论领袖",增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公众的自我伦理约束等措施来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暂时还没有学者从学术的角度专门探讨过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因此,本文用较多的篇幅回顾其发展历程、梳理了一些经典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其定义.文章认为,随着中国网络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必将走上规范化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早年互联网上的一句名言.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从有了"人肉搜索"引擎之后,"在互联网上,人人都可能知道你是一条狗,而且还能知道你是一条什么狗."现在流行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1]近年来,"人肉搜索"侵权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方强烈关注.如何在互联网中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网络发展的速度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同样,网络又带给了人们足够大的想象空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口号终于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最近红得一塌糊涂的“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8.
"网络暴力"一词在人们看来并不陌生,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暴力事件也很多,比如"高跟鞋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等。《人民日报》总结了网络暴力的三大特征:1.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①在2012年7月6日上映的电影《搜索》中,女主角叶蓝秋因为"公交车上不让座"事件遭受网民的"人肉搜索"与集体讨伐,最终在巨大压力与绝症的折磨中选择了自杀。叶蓝秋的遭遇十分符合网络暴力的特征。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迅速被全国知晓并且让人们对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不依不饶呢?  相似文献   

9.
我对互联网"人肉搜索"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引发"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当事人姜岩的"死亡博客"在网上激起了网友对其丈夫王菲的公愤,网友对王菲展开"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在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也侵害了王菲的隐私权和其他正当权益.因此,如何发挥"人肉搜索"的正面作用,约束不当言论和行为,让"人肉搜索"能够通过互联网健康、规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这一新兴传播方式,既是公民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又有可能带来网络暴力,侵犯个人隐私权。网络上的一次次人肉搜索事件早已让世人熟识了这个名词,它的影响也由网络蔓延到现实世界,它所引发的信息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体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人肉搜索使用不当容易引发网络暴力等社会问题.对于人肉搜索应该不断进行规范和引导,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加强网络立法,依法治网,提高网民媒介素养,从而使人肉搜索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肉搜索"是近期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本文将就"人肉搜索"产生和火热的发展从网络、社会、法律、网民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人内搜索"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网络道德审判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成千上万的网民集体发起大规模的"人肉搜索",令被搜索对象的身心遭受伤害.对于"人肉搜索"的规制,引起法律界、社会学界、互联网领域专家的重视和呼吁.作为"人肉搜索"的衍生物,网络道德审判已突破了传统道德审判模式,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界.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有利于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净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  相似文献   

14.
综观2009年的网络事件,从"70码",到"钓鱼执法",再到"开胸验肺","人肉搜索"以强大的攻势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对"人肉搜索"的评价中指出:有人称它是"正义之师手中的武器,可以惩罚坏人",也有人说它是"让暴民得以通过隐私侵犯方式,公开诽谤和羞辱被他们选中的人".①"人肉搜索"已成为流行的网络用语.  相似文献   

15.
人肉搜索这种网络传播行为或许是中国互联网上一个独特的景观,根据文献与访谈记录,普遍认为是猫扑网(www.mop.com)首先使用人肉搜索这一概念.至于是否发端于2001年的"陈自瑶事件",则无从考证.但可以确认的是,5年之后的"女子虐猫事件"真正让人肉搜索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迅速蹿红.本文根据"人肉搜索,的传播路径分析出事件的共性,并对其传播模式与传播特征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出现的"人肉搜索"现象,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肉搜索"让虚拟的网络世界更加真实化,具有一定的社会舆论监督意义。另一方面,其通常是一个群体针对某个人进行所谓的道德审判,往往会涉及侵害个人隐私权等诸多法律问题。但目前我国对"人肉搜索"还没有明确的立法,对其加以理性的法律约束与道德考量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人肉搜索"涉及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建议除了确立网站法律责任,还应从推行"网络实名制"和网站招聘"人肉搜索"正规军两个方面对"人肉搜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8.
在人肉搜索之风盛行的今天,学界对于"网络暴力"的质疑声不断加大.在笔者看来,这种质疑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我们应该转变思维的角度,善于利用"网络暴力"的价值,将其作为社会监督、思想教化以及舆论引导的社会公器来对待.  相似文献   

19.
人肉搜索,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词.眼下有关人肉搜索的新闻就不绝于耳:社会学家陶宏开,有"中国戒网瘾第一人"之称,因就"魔兽世界"游戏接受央视采访发表反对意见而遭到游戏玩家的人肉搜索,极受侵扰;以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在网上离奇蹿红而成为一大热门的"贾君鹏事件",日前被媒体证实以"贾君鹏"的车祸人亡而宣告终结,家人透露,贾君鹏之所以丧命是因为不堪网友的人肉搜索精神恍惚导致疲劳驾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肉搜索"现象频频涌现。众多人肉搜索事件都给被"人肉"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导致信息泄露的个人或者行业却很少被追责,在数据创造财富的时代,加强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