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媒体组合传播,指的是在一种媒体同时使用多种传播符号,以多通道的方式同时刺激受众的多个感官,引起受众的多感官反应,从而使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记忆效果愈加明显.但是,使用多少通道能使受众感知效果最佳,目前传播学界存在着争论."信息过剩"和"双通道编码"是其中的两种主要理论.  相似文献   

2.
信息传播从效果来讲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传通乐受”。传者向受众传播信息,传播渠道畅通,受众对所传信息能够接受到而且乐于接受。二是“通而不受”。传播渠道畅通,但受众对所传信息并不认同。三是“传而不通”。传播渠道不畅通,传者所要传播的信息未能传达到目标受众那里。第一种情况属有效传播,无须多谈。第三种情况属无效传播,但改进起来并不复杂。关键是第二种情况,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常会有人将其误认为是有效传播,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要么缺乏新意,老一套;要么目标不明,盲目创,新;要么不知所以,变来变去。  相似文献   

3.
张远笛 《新闻世界》2011,(11):112-113
“红段子”短信是以短信的方式传播的一种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它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在广大受众中推广“红段子”短信有利于主流文化的传播,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在优化其传播效果时,要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使短信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开展多种活动,促进“红段子”短信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4.
陈钟 《新闻前哨》2002,(3):34-35
电视新闻和专题都充分体现出声像并茂的特点,并主要由画面来刺激受众的视觉感官,以“镜头语言”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而广播新闻和专题则是通过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声音来传播信息,通过音频信号来调动受众的听觉感官,亦企望求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两种传播方式相比较,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来调动受众的视觉感官比用相对较为单一的声音来调动受众的听觉感官的效果显然更好一些。对于受众而  相似文献   

5.
新闻不仅可以传播信息,还可给人乐趣。新闻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如何使受众得到一种乐趣、享受,这是业内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一定程度上讲,新闻的愉悦功能关系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受众爱读爱听爱看,能给受众以乐趣的新闻,其传播效果肯定好。  相似文献   

6.
张敬潇 《新闻传播》2009,(10):133-133
新闻传播效果就是经过新闻传播活动,使受众的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新闻传播效果除与新闻价值的大小、受众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外,新闻采写细节也是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此,仅就细节与新闻传播效果的关系及采写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艳  王燕侠 《新闻前哨》2009,(12):69-70
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中,传者将信息传至受众,传播过程就结束了,受众与媒体之间不可能交流,传者与受者是单向的传播关系。这种模式使“传”“受”双方明显处于主动与被动的不平等地位.受众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传者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8.
钟馨 《新闻前哨》2010,(3):58-60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中国对外传播受众观由“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转变:80年代初以前,受众在对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被简单地等同于“宣传对象”,是“宣传对象”受众观;80年代中后期,“宣传对象”受众观开始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过渡;90年代以来,“信息消费者”受众观日渐增强,受众作为信息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凸显。  相似文献   

9.
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一种心理倾向.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是一种对媒介信息做简单的感情的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因而能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的心理防线,使媒介信息的含义扭曲、变形,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减弱、转向,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受众的逆反心理广泛而长久、渐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众传播的效果.它可使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即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对此,本文试从传播学、心理学角度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平 《传媒》2017,(10):34-35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快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和同质化的传播特点,给受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增加受众负担,甚至使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快新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优势逐渐淡化,发展矛盾愈发明显。与“怏新闻”相对的是“慢新闻”,制作用时较“快新闻”长,但是能够针对某事某物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体现更深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任晖 《新闻世界》2013,(6):311-312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着重从受众的角度对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心理和社会需要以期获得满足的选择性活动。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既有形态,也颠覆了过去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微博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受众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在分析微博爱众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相似文献   

12.
葛彪  曹铮  赵永兵 《新闻窗》2008,(4):48-49
对农传播的效果是否能达到传播的目的,首先要看涉农信息是否能到达其“目的地”,即对农传播的受众。受众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隐性广告又称为“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它是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符号甚至服务性内容策略性地融人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及其他传播内容中(隐藏于载体并与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商品或品牌信息,继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标。它初看起来并不像广告,但它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广告性质:它具有明确的广告主,具有清晰的广告目的,具有具体的广告内容,具有较为明确的广告受众,另外它还需要广告主支付一定费用给传播载体,这些都是构成“广告”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4.
徐楠云 《传媒》2018,(2):62-63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摆脱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单一性和直线性特征,通过整合资源,将多种传播形态进行融合,使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丰富多样.同时,新媒体具有视听效果佳、画面感强的优势,能够调动受众的多种感官共同感知.由《人民日报》推出的国内首部三维动画《刻度上的五年》,通过创新传播形式,运用形态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的动画来展现我国近五年来的光辉历程,吸引受众的广泛关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5.
任芬 《青年记者》2010,(6):35-35
基于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播形态和模式的改变,媒体角色发生转型,其传播主体的功能逐渐弱化,不单只是信息的承载者与发布者,更多承担起受众交流平台这样一个角色。受众亦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更多地成为信息的创造者与发布者。在新媒体环境下,“使用与满足”已经不单指信息的“使用与满足”,而更多地指向了媒体的“使用与满足”。  相似文献   

16.
网络意见领袖与新闻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红飚  余霞 《青年记者》2009,(15):24-25
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闻传播的对象,受众对媒介的认可度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已深入传媒人的心中,新闻信息是否受到大众的认可与赞同,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走向,遵循新闻传播的受众心理规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网络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打破了地域和文化差异,使大众传播向国际传播的方向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高科技的运用、高效化的管理、高质量的内容,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传播主体的心智与价值取向,是传播者创作的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传播内容。电视要想长期地有效地拥有大量受众,必须遵循其创作规律,在“电视化”上下工夫,多出精品,这是服务于受众之根本。“电视化”就是要强调电视的传播特性和优势,就是要强化报纸和广播等大众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快捷、客观的要求也会更高,电视新闻传媒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突出电视新闻媒体传播的个性、特色,就要多搞现场报道,让受者与传者同时同步同视角地看到新闻事物发生发展的运动过程。充分调动电视的多种传播手段,直观形象地向受众展示调查采访过程,使受众品尝“原汁原味”,在身临其境中感知生活,领悟道理。正如蔡骧《电视特性研究》中说的:“直观用之于信息的传输,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它变语言、文化讯号的‘线性’传输为‘信息阵’的传输,使观众得以直接观察被传输对象,大大增  相似文献   

19.
姚洁 《青年记者》2020,(8):43-44
近年来,对于沉浸式传播的关注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身体与技术”这一问题的讨论。笔者以沉浸式传播中受众身体的空间感知、以往经验感知和情感感知作为切入点,探讨在虚拟现实取代受众的真实身体经验后,受众的身体经验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身体感知与沉浸式传播的结构性关系“身体”一直是哲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①。哲学领域中对身体的探索集中在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写作》今年第三期“管见篇”所载《受众异议》一文,以为“受众”一词是新闻理论家们“自视甚高”把“听众、观众、读者”摆在“受教育”地位,而“生造”的新名词;因而对它的存在与使用提出了“何必呢”的否定性异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据笔者所知,“受众”是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大众传播学”领域里开始使用的学术概念;是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已形成体系的背景下,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活动时对信息接受一方的称谓,他泛指所有信息媒体的传播客体。如果说“听众”专用于“广播”等听觉媒体,“观众”专用于“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