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视剧对中原文化的传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作为当今媒介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谈谈当前影视剧对中原文化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年亚文化已成为网络消费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具有强烈的叛逆性、娱乐性和颠覆性。青年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是网络广告营销的主要对象。尤其是网络视频广告的制作中,典型地体现出亚文化作为商品符号的植入。本文从网络视频广告的消费特性入手,从内容与形式创新分析网络视频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赵萌 《传媒》2021,(2):52-54
近年来,网络短视频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形态,拓展了文化生产、传播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塑造着全新的大众文化形态.网络短视频颠覆了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方式,解构了传统文化精英的文化垄断,充分释放了文化生产权利,促使文化生产回归生活.同时,网络短视频也带来了文化亵渎与狂欢化、网络文化庸俗化等问题.因此,应当辩证看待蓬勃发展的网络短视频行业,加强对网络短视频的引导和规制,促使网络短视频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桃莲 《新闻界》2005,(5):65-66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在工业化、商业化在西方社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以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并以美国为代表,是与严肃艺术和精英文化相对立的通俗艺术、流行文化.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借助现代传媒,依照市场运作规则批量生产,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都市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国际互联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从90年代开始,国际互联网以空前的速度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粉墨登场,网络传播活动的出现促进了网络文化现象的出现。本文认为,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的产生是建立在传统的受众获得了空前的传播自由以及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的巨大自由度基础之上的。网络文化是一种群体化、多元化、多层次和极具创造性的文化形态。根据网络文化的这几个特点,可以对网络文化分别进行分类。本文对根据网络文化的群体化所区分的两种文化形态——网络媒介文化和网络亚文化群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大众文化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命运及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基于Web2.0架构和参与式文化建立的视频网站形式,弹幕视频网站的发展受到日本文化周边传播的巨大影响,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东亚地域特色的网络文化体系.从诞生“入阵”网络视频产业,到在竞争中成功“破局”突围,弹幕视频网站历经15载风雨,走出了一条持续探索与创新的成长道路,带来了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发展经验与思考启示.  相似文献   

7.
2011年,网络视频行业一路高歌猛进。伴随着激烈的竞争,视频网站影视剧网络版权费价格的不断攀升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进入2012年,比之于2011年的喧嚣,网络视频行业似乎沉寂了许多,但也不乏波澜,视频网站间的版权之争和合作探索并存。此时,静观网络视频行业的起伏变化,换一个视角对行业进行观察和思考应不无裨益。本文从微观的受众市场层面,以实证调查数据为依据,探讨网络视频对电视受众造成分流的表象下,网络视频受众和电视受众源于收视形态和收视内容的高度关联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实质关系并提出网络视频和传统电视殊途同归的媒介融合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8.
短视频的时代似乎从未过去,甚至还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态势。其中,男性反串作为短视频中的一种独特存在,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它的出现也与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相契合。结合鲍德里亚消费文化的经典理论,认为这一形象建构的动因与消费社会中的个性化消费特征有关。另外,通过对身体、话语、场景三个层次的分析,归纳了短视频中的男性反串形象是如何在大众心中建构的。最后,从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对短视频中男性反串现象的建构进行了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9.
黄淼  黄佩 《编辑之友》2021,(9):47-53
短视频电商在近几年井喷式发展,虽已获得官方认可和政策支持,但行业发展上升期仍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虚假宣传、流量造假、市场权力过度集中等.短视频电商所处的媒介环境是集视听媒介、社交网络和精准传播为一体的短视频社交平台,这种新型网络空间在传播形态上与以往各类媒介均有不同.短视频电商在经历爆红与严管之后,将进入优胜劣汰的新阶段,而短视频社交平台之内的商业竞争也日渐激烈.在此背景下,应以理论指导下的经验分析作为基础,一方面解析作为一种热点现象的短视频电商何以爆发,另一方面反思作为一种新媒介环境的短视频社交平台如何形塑线上实践活动.基于媒介可供性分析,文章认为短视频电商不仅是一种新媒介现象,更是线上线下不断交融的媒介情境中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归一化的社会实践,而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情境,使这种社会实践的特殊性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0.
亚文化的形成和主体心理、社会背景与传播语境改变密切相关.短视频热和主流文化、主体文化心理及商业因素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本文在审视短视频的亚文化属性的基础上,从短视频用户的主体层面切入,分析了网络短视频的亚文化属性和其形成商业逻辑的经济因素,并重点从短视频消费传播的消费主义倾向,以及网民的社会文化心理,探讨了引导青年用户正确消费短视频,规避亚文化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许艳  赵景艳 《新闻世界》2010,(8):199-200
本文通过探究文本的影视化现象,分析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对大众文化消费的影响,阐释当代轻文本重影视的必然性,并警示电子化对文化消费导向的负面作用,为印刷时代"精英文化"与视听时代"大众文化"的消费提供一个较为理性的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曾经藩篱分明,两种文化对应的影视作品的风格也存在明显的分野.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不同文化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某种共识,其相互影响,存在一种耦合的关系.《功勋》就是一部典型的文化耦合的主旋律影视剧,主题承载了主导文化价值,故事呈现却更接近大众文化.它的成功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13.
杨光  石磊 《编辑之友》2021,(10):80-86
短视频翻拍经典影视剧是近年来短视频创作的潮流之一.它以集体记忆吸引用户的关注与参与,助推情感消费,带动经济变现.媒介场景的创新和翻拍文本的"生产性激活"触发了用户的情境沉浸,并带动了情感消费与意义消费下沉延伸至个体日常的文化实践中.在欲望表演与言说狂欢的叙述策略背后,被解构的经典影视剧形成诸多语义场,反哺主流文化的意涵,刺激亚文化消费的流行.短视频翻拍存在创作的低俗化、雷同化、过度演绎、版权纠纷等问题,需要创作者、管理者与受众等多方合力,共同解决,从而为短视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相似文献   

14.
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电视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文化被认为是继印刷文化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人类文化形态。它具有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代表。电视制作人正在以大众文化的视角为观众提供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5.
魏奕沁 《今传媒》2012,(2):56-57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仅因为广告在今天已经完全侵占了我们的文化空间,还因为广告代表着一种大众文化,已经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凡事都有两面性,广告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看,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广告对当代社会所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受到了批判。本文从广告中的大众文化特性、大众文化的作用,即积极意义的方面来探讨、揭示大众文化社会形态下对当代广告批判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鸽萍 《今传媒》2013,(11):68-69
在网络时代,无聊与文化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概念走到了一起,组合成为一个新词汇,并成为了网络文化形态的代表。本文从无聊与文化的基本概念入手,探析所谓无聊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关系,揭示出无聊文化所蕴含的对主流文化的消极反抗。  相似文献   

17.
朱学蕊 《新闻世界》2009,(7):131-132
从网络用语到现实中的文化现象,山寨成为当下热议的词汇。如何理解“山寨现象”?本文从大众文化入手,分析山寨文化作为当下大众文化的新形式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指出山寨现象要成为一种文化形式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毋庸置疑,媒体本身与影视剧所代表的大众文化之间具有某种功能性契合.媒体经常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对影视剧的拍摄花絮和社会反馈信息加以综合传播并形成一种影视剧文化传播的"粘着效应".这种热点效应足以引起业界关注、学界响应,并可以进一步转化整合成影视剧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亚文化现象,网络吐槽式影视评论短片与以往亚文化现象的主要差别体现在抵抗性方面:它对商业化与庸俗化的大众文化商品的抵抗更明显,并包含了带有网络民族主义色彩的观念,只是偶尔对主流文化表示抵抗。而这些特征与制作者的草根性、网络原创视频亚文化传统、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商业化与有限收编等多重因素相关,正是它们使得这类短片呈现出复杂多元的文化抵抗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流行音乐以大众文化的身份被广泛接受,同时,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为流行音乐的传播带来新契机。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虽然有特色,但在国际一体化、消费社会的宏观环境下,新媒体为流行音乐传播带来的动力并未完全转化为正效应,甚至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传播动因的分析为基础,进而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期望作为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能够将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机遇有效使用,促进流行音乐发展,促进大众文化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