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窦锋昌 《青年记者》2017,(31):47-49
8月30日,知名财经自媒体“蓝鲸”发布一条消息:《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的经营后勤部门即将合并,三报的采编业务也将于2017年年底合并.《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都隶属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是三份各有特色的都市类报纸.果真如此的话,重庆报业将会出现一次大洗牌,而“合并”会成为近年来与“休刊”“变轨”并列的第三种报刊“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2.
《时代商报》的《天下商人》是辽宁新闻奖名牌栏目,筹办这个版面的初衷是为了突出《时代商报》的商经特色。3年前,《时代商报》还是以社会新闻为主导的都市类报纸,《天下商人》在整张报纸中并不突出。随着  相似文献   

3.
阿米 《传媒观察》2006,(11):27-29
说来惭愧,在苏州办一张新的报纸也有4年多了,这张叫《城市商报》的发行量还在10万份多一点,尚无资格“总结”,本文只想说说这几年之累,在一个中等城市办一张地方性“商报”的一点杂感。市场类报纸,城市的属性太强,有效的城市人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纸发行的有效空间,你即便长有  相似文献   

4.
在深圳的广大读者中,《深圳商报》是一份颇受群众欢迎的报纸,发行量连年上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深圳商报》坚持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又有许多新的做法和突破,被读者称为“贴心报纸”。  相似文献   

5.
一这几年来我所从事的一项研究工作是关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上海的报纸文化。〔2〕我的研究重点是一份上海报纸——《商报》。在1921年,《商报》的发行量名列第三,仅居《申报》和《新闻报》之后。从发行量的角度讲,在当时它是一份比较重要的报纸。但是在方汉奇和马光仁所写的两本重要的新闻史著作里,《商报》却很少被提及。〔3〕关于《商报》的材料主要来自于以前记者的回忆录。虽然现在《商报》几乎从历史的记忆里消失,但它于1921年在上海突然出现却是相当引人注目的。张静庐这样写到:“在五四运动以后,上海曾异军突起地出现了一种新报纸……  相似文献   

6.
定位决定报纸生死。《城市商报》创刊初的主要宗旨:以经济报道为主,传播城市经济信息,引导大众健康消费意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立足苏州,争取辐射长江三角洲及东部西部沿海地区。创刊之初的《城市商报》,完全体现了这个宗旨,办成了纯商又跨地区的一份报纸。问题是,地市级商报如果要做纯财经类的专业媒体,生存会很成问题。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7,(3):24-25
今天,《深圳商报》开启新一轮改版. 改变在哪里? 我们丰富了内容.您所看到的这张报纸,细读是内容的创新.我们定位于主流科技财经大报,见证科技创新,记录财经风云. 我们重塑了形象.您所看到的这张报纸,入眼是形式的创新.将印刷尺寸调整为“瘦报”,《深圳商报》风格更加挺拔秀气,版面更为时尚易读.  相似文献   

8.
2009年,《义乌商报》筹划改版,“时尚”成了此次改版的中心词之一。为使报纸更具时尚气息、更具时代感,2010年1月,改版后的《义乌商报》首次开设了“都市风情”版。  相似文献   

9.
拥有“报纸质感+网媒酷感+移动传播渠道”的电子号外,也许是纸媒的另一片待垦疆土. 2015年对传统媒体而言可谓百感交集.一方面,媒体融合貌似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则是报刊跌入寒冬:《长株潭报》《上海商报》下半年黯然休刊.而2015年12月31日,更有《今日早报》《都市周报》《九江晨报》集体道别.尽管每一家停刊的报纸都在敬告读者中说着类似“新闻不死”“没有离开”之类的话,但纸媒人心里总会掠过一丝悲凉.  相似文献   

10.
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成都报业新近又开辟“第二 战场”,将报业“战火”燃向昆明,一场更为“惨烈”的报纸大战在美丽的春城爆发。 报业“川军”南下昆明 在南下昆明的“川军”中,《成都商报》当属开路先锋。1999年,《成都商报》接手云南计委主办的《云南信息报》。《成都商报》副总编郭平出任执行总编辑,并率采编、发行、广告人员充实该报,将《成都商报》的新闻策划、版面模式、发行经验全面移植。同时,《成都商报》还带来600万元资金,并每天向昆明传送4个版面的新闻。由此,《云南信息报》这张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报大受读…  相似文献   

11.
《每日商报》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一张子报,其前身为《杭州日报·下午版》。2002年9月,为适应报纸主流人群在生活形态、信息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为避免与同属杭报集团的《都市快报》等子报进行同质化竞争,杭报集团决定将“下午版”改为更适应市场的、以提供消费类信息为主的针对分众市场的“经济生活类都市报”。经过几年的运作,《每日商报》是否达到了其既定的目标,其定位和品牌形象是否已清晰地树立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重庆报业市场差异化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江文 《今传媒》2005,(2):36-37
重庆报业在西部地区起步较早,但其发展在西部地区却相对滞后,明显地落后于成都和西安。如何使重庆报业进一步发展,这是值得业界和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一、重庆报业市场的现状与同在西部的成都、西安两市相比,重庆的市场类日报的种数大致相当,但报纸发行总量和单家报纸发行量则有较大差距。目前重庆市场本埠报纸主要有《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旅游新报》《重庆法制报》《新女报》和《都市热报》等报纸,加上重庆内刊报纸,总数已经超过了20家。2003年重庆全年出…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以来,新闻界掀起了一股扩版和创办新报热潮。“扩大版”、“周末版”、“星期刊”、“特刊”纷纷亮相,各种新报如雨后春笋。仅山西省太原地区就涌现出《发展导报》、《星期天》、《良友周报》、《家庭生活报》、《工人生活报》、《企业家参考报》、《商报》等十几家新报。而其中,《发展导报》来势最猛,在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影响较大。 纵观已出版的30余期《发展导报》,除它自己所宣称的“全方位、大视角、深层次、高格调”的特点以外。我觉得在标题制作上勇于创新是该报版面的最大特色 传统意义上的标题一般最多分三层。即“肩题、正题、副题”。报纸上常用的是两行题,就是主题、副题或实题、虚题。 《导报》在标题制作上打破常规,独创了一种适于自家报纸的方法,暂且称之为“套题”。其特点是: 首先,敢于占版面,上大字号。标题所占版面一般是正文篇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字号常用最大字号,而且常常用电脑扩大字体。仅就山西来说,《导报》常用字号是一般报纸轻易不用的。 其次,全方位、多层次,突破传统的三行题。除肩题、主题、副题外,还有提示,即把全文的中心思想或精采的人物语言单独拉出成题,放在显要位置。还有类似  相似文献   

14.
赵勋 《军事记者》2013,(7):44-45
人物简介:王茂亮,1960年2月生,湖北广水人。1981年进入湖北《孝感报》工作,1991年担任孝感报社总编辑。1992年调入深圳商报社,1999年任《深圳商报》总编辑,并使《深圳商报》成为深圳“家庭第一报”。2004年任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次年任深圳广电集团党委书记、总裁,2011年转任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高级编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采编的新闻获全国和全省好新闻奖30余项,其中系列报道《贫困乡的出路在哪里?》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  相似文献   

15.
围绕《深圳商报》构建“大舞台”,我们思考了很长时间,也积累了不少资料,有必要把它整理出来。 对“大舞台”的理解 报纸是传媒,是传播新闻的媒介,是发布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供编辑、记者和总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个“报纸自身”的舞台,凡报纸皆有之,  相似文献   

16.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机关报,也是一张综合性的经济报纸。经济报纸离不开经济专刊,经济报纸必须办好经济专刊。《深圳商报》复刊一年来,为创办经济专刊,两次调整版面,进行了“大面积”试验,现在也面临着总结提高的问题。好在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报纸创办周末版,星期刊、半月版、月末版、扩大版等渐成热点,到10月份,省以上报纸增版增刊的约有40家,其中首都报纸有22家,如《北京日报》的“京华周末”,《金融时报,的“周末版”,《中国商报》的“星期刊”,《中国旅游报》的“月末版”等。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司司长梁衡同志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访问时说道:办周末版属于微调范围,是报界同志们为争取社会主义报业繁荣,在报纸宏观数量和品种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所作的一种改进报纸质量的尝试。已出的周末版,主要是给读者提供轻松一点、  相似文献   

18.
在太原市30多家报纸中,《五一商报》和《天龙商报》性质最为相近。最近,笔者有机会集中阅读了这两份报纸,觉得两报山高水长,各具特色,各有短长。 《天龙商报》和《五一商报》有许多相同点,但不同之处也有大约五点: 一、报龄不同。到去年十一月底,《天龙商报》已出版236期,办报进入第五个年头;《五一商报》仅出版37期,从试刊算起办报一年有余。 二、出版周期不同。《五一商报》为旬报,每10天出版一期;《天龙商报》为周报,每星期出版1期,每月出版4期。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影响力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通过某种传播手段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力量。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张报纸影响力大小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和传阅率。但将这三项指标对号入座来衡量国内众多“农”字号报纸。却发现并不适用。以《南方农村报》为例,其每期平均发行量30余万份,全面覆盖广东农村,且绝大多数读属于主动自费订阅.传阅率更高达6倍之多。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分割的特殊国情.“农”字号报纸的影响力也如同中国农民的处境一样:虽然数量庞大,但能够掌握和调动的社会资源却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据4月8日新华网报道:当日4时,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份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最大的区别,一是文图并茂,是原模原样的报纸,可作报纸翻,而非文本新闻;二是有朗读功能,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