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在我国,调频立体声广播是近20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新的广播技术,而开展调频多工广播则更是近几年来的事情。1991年上半年,厅、台领导要求我们立体声发射台在附加信道(国外也称辅助通信业务:Subsidiary Communica-tion Authorization 简称SCA)广播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广播电台都有相当数量的调频发射台,用于立体声或单声道广播,并为中波同步网传送信号,部分省市的调频广播已联成网络。我们知道,调频发射台发射的调频波是音频信号对载波进行频率调制的结果。它具有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发射机效率高等优点。因调频波的基带较宽,立体声信号只占据基  相似文献   

3.
<正> 调频多工广播 调频多工广播是利用调频广播的基带频谱空余部分,通过增设附加信道来传输声音、数据等各种业务信息,其频率配置如图1所示。 附加信道语言声音广播(SCA)接收质量较差且有偿服务不易解决,所以发展缓慢;广播数据系统(RDS)因其数据速率仅1.1875kb/s,只能传输低速数据。近年来,SCA数据广播业务迅速兴起,它是利用频率较高的附加信道(如SCA2)开发高速数据广播业务,其实质仍属于RDS业  相似文献   

4.
武汉有线调频立体声广播频道系武汉有线电视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线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一样,是一种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型的传播媒体,同时也是无线电台的发展和延伸。有线调频广播是通过光、电缆传输,它的抗干扰性强,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信号衰减少,能保证较好的播出质量,同时它拥有多个频道点,这是它的特点与优势所在。武汉有线电视台目前可启用15套调频立体声广播,现转播8套节目,自办1套节目,即"武汉有线调频立体声音乐频道",该频道以"弘扬主旋律、增强喉舌意识"为主旨,力求将节目办得"内容健康、层次丰富、雅俗兼顾"。武汉…  相似文献   

5.
调频广播电台的频道间隔为100kHz。带宽为200kHz。随着调频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调频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在我国逐渐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调频广播发射台采用的辅助通信业务(SCA)、广播数据系统(RDS)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调频广播电台的频道间隔为100 kHz。带宽为200 kHz。随着调频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调频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在我国逐渐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调频广播发射台采用的辅助通信业务(SCA)、广播数据系统(RDS)等技术。  相似文献   

7.
多工广播     
现在的广播方式一般有中波、短波调幅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和电视广播。为使广播业务多样化和有效利用广播电波资源,开发了多工广播。所谓多工广播,就是在现有广播电波上叠加其它业务信息,并同时发送出去的广播方式。目前,已经实用的多工广播有电视伴音多工广  相似文献   

8.
RDS即"广播数据系统",是在调频广播带宽基础上,利用57KHz副载波将数据信号叠加应用的成熟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RDS技术的探讨来进一步认识该项技术,同时举例说明我们在项目开发中创新应用这项技术的经验和收获,以期拓展对RDS技术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超短波调频广播在我国是一件新的事业,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将大力发展。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架试验性的超短波调频发射机,已经在今年元旦开始播音,这是我国兴建的第一座超短波调频广播电台。这座电台的设备是由广播科学研究所、北京广播器材厂和北京电视台联合设计安装的。在北京地区可以用电视接收机收听这个电台的节目。上海、南京等城市的超短波调频广播电台也正在建设中。什么是超短波调频广播,它有哪些优点呢? 我们知道,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送声音的,无线电波根据它的波段长短分为许多种类。我国的广播电台过去使用长波、中波和短波进行广播,其中用得最广泛的又是中波。中波频率共107个,目前全国各地广播电台使用的中波发射机,早已超过了107个频率,如果再加上邻近国家的广播电台使用的中波波段,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地、市级电台已经从单一调幅广播向调幅,调频两种广播形式发展。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相比,它有许多优点:调频广播可以做到立体声,抗干扰能力强,收、发系统综合信噪比好,失真小,还可进行多路广播。但是要使得这些全部达到指标,则不仅需要有一台高指标的调频发射机,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效率天馈系统,因此在天线架设完毕之后,必须对天线进行测量与调整。  相似文献   

11.
郭宏 《大观周刊》2011,(10):30-30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调频广播是通过把音频信号搭载到高频载波,用载波频率的变化描述音频信号的变化,以使音频信号得以广泛传输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广播数据系统RDS是调频广播的附加业务;是待开发应用的新技术领域。本文扼要介绍其发展沿革、有关功用、技术要点和业务展望,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图文电视(TELETEXT)是一种利用正常电视广播信号的场消隐期插入图形文字编码信息的一种广播方式,它将电视机这一普及率最高的信息媒体发展成了除能收看电视节目,还可获得信息的工具,使电视机有了新的用途和内涵。70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使用,主要传送新闻、体育、航班和列车时刻表、财经信息、游戏娱乐、综合信息、电子报纸等。由于它不同于正常电视节目的广播,随时开机随时可以观看,且大都为文字信息,所以图文电视一诞生就被用于传送各类社会服务信息,成为信息时代一种新的信息媒体。  相似文献   

14.
一、绪言通常的电视广播为单声道伴音广播。电视多声道伴音(双伴音/立体声伴音)广播,就是在现行电视伴音信道传送常规伴音信号之外,利用其频率空隙,再增加传送一个伴音信号的  相似文献   

15.
在石狮这块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上,石狮广播电视台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冉冉升起,把多姿多彩的声屏节目送进千家万户,奏响广电事业发展史上壮丽的乐章。励精图治谱新篇石狮市广播电视台的前身是1964年创办的晋江县石狮广播分站;1989年5月,石狮市广播电视台成立,每天早、中、晚3次播音;1991年10月,实现全市100个村广播联网,建立90个村级广播室;1992年10月,建立一座300瓦立体声调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3次共8小时。1990年9月,石狮市投资300万元正式启动有线电视系统工程,传送12套电视…  相似文献   

16.
余恒 《声屏世界》2002,(3):52-53
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广播开始普及以来,作为大众传媒,广播对近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电子传媒,广播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从最早的电子管到晶体管到今天的微电子技术;从中短波调幅广播到当前的调频立体声广播,无不与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电子产业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而今世界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必将深层次地影响到传统的媒体业。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我们只有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不断充实和壮大广播的竞争力,才能使广播在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刊将以连载的方式刊登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余恒《广播的数字化技术》一文。该文从数字化采编设备、数字传送设备及音频工作站网络、互联网广播等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数字时代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广播电台的使用,以此说明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对于提高广播竞争力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广播新闻年会暨技术研讨会”和在青海西宁召开的“全国省级广播电台经济研讨会”,受益匪浅。挑战不是危言耸听新闻年会的中心话题是:面向周世纪的广播。广播要向数据化、网络化突进,传统的广播正面临系列化、对象化、专业化、有偿化、数据化、网络化和产业化的巨大挑战。广播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众所周知,本世纪初广播问世时只有调幅短波和中彼广播,在不断的技术变革中,先后开发出调频单声道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调频副信道广播,许多广播相继上星传输,还在地面发展了有线广播电…  相似文献   

18.
徐蓉 《新闻前哨》2006,(11):53-54
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广播从调幅到调频立体声技术到数字音频技术的运用,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带来一次发展机遇,也促成了广播产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玉龙 《视听》2016,(5):17-18
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在广播电视网中的调频广播有着技术成熟,覆盖面广等优势,是实现应急广播接收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现有调频广播发射系统的应急接入方案,是对调频应急广播的快速有效铺开的一个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单兴 《新闻前哨》2002,(12):28-28
广播正面临着一场伟大的变革,变革的源动力来自一日千里的现代广电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立体声功能可以把声音的每个细节都完美地突现出来;调频广播一举奠定了广播的新格局;可收听调频的手机;还有数字化广播,网络化广播,互联网广播……新一轮的广播变革浪潮正蓄势涌动。亟待改革的广告运行模式热线咨询作为广播的主流广告形式给广播带来了辉煌,为广播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但同时它也正越来越阻碍广播事业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广告性热线咨询与节目性热线咨询有根本性区别,相对而言,节目以追求严谨风格、发布真实信息为宗旨,而广告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