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应该让不同意见在版面反映出来。去年,我们闽西报这样做了,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在连续报道中反映不同看法去年8月22日刊登的《三篇来稿叙说一场车祸》,既登一位不留名的读者来稿,揭露7月18日一场车祸发生的前后《疲劳开车酿车祸,哄抢物资昧良心》;又登公安局来稿,表扬三位村民在车祸发生后《不抢物资而涉水救人》;还刊登了通讯员采写的报道,提出假如不开疲劳车,假如在近百人哄抢物资时有人站出来制止,假如三位农民把重伤员抬上公路能够马上拦住过往客车(前后拦了五部客车均无停下),假如卫生院值班人员不强调必须先交钱才能入院抢救,就有可能不出车祸,车上物资不至被哄抢一空,重伤员也有可能不会身亡。9月5日几乎以整版的篇幅,开辟了《<三篇来稿叙说一场车祸>刊登以后》专栏,选  相似文献   

2.
通讯《一条山路一个人的跋涉》、《一所学校一个人的坚守》见报后(《辽宁日报》2011年9月6日、9月7日第一版),引起一些关注。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说:"读者需要这样接地气、聚人气、显生气的好作品。"厚誉难当。读者的厚望,却是极好的启示。去年8月底,随蒲若梅主任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黑虎洞村,采访在那里的小学呆了30年,学校唯一的老师徐秀霞。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三个学生。这里是世外,但不  相似文献   

3.
致报刊编辑     
《致读者》在我们的报纸、杂志上是屡见不鲜的。去年的《江西医药》第五期也刊登了一篇《致读者》,写道:“承蒙踊跃投稿,我刊甚为感谢,但请自留底稿,来稿一般不退,超过三个月未接到刊登的通知时可自行处理。”阅后感触万千,特写此《致报刊编辑》如下。“编辑同志:为什么我们的报纸、杂志多实行不退稿制度?是由于编辑部的人手少忙不  相似文献   

4.
在广州街头,每逢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就会有人想到打电话给“76887”。这个号码是《读者今天来电》专栏的专用电话。这个专栏是怎样办起来的呢? 去年年底的一天,羊城晚报一版的一位编辑,接到读者的一个电话,反映他的住所被脏水浸泡了,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位编辑放下电  相似文献   

5.
本刊在今年第四期登载《捕捉新闻灵感十法》一文后,陆续收到一些对《捕》文提出不同见解的稿件。我们曾在第五期选登一篇,本期再介绍四篇给读者。我们认为,这样的探讨有利于澄清关于新闻学基本观点的模糊认识,也有利于引导记者和基层通讯员同志们在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中迈出坚实的步子。读者如果还有新的不同见解,欢迎继续来稿或给我们来信,谢谢。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先后发表了三篇反映共产党高级干部崇高品德的好文章:《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1月6日),《省委副书记的日常生活》(1月9日),《副部长夫人烧锅炉》(1月31日),在读者中引起普遍反响:共产党到底还是共产党。感慨之余,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新闻事实并非今天才发生,为什么在前几年的一片“共产  相似文献   

7.
《光明日报》1986日11月19日头版上,用不小的标题登了一条只有250字的新闻:《中华书局请第一位读者为读者门市部开业剪彩》。这条消息报道的事极小,就是那个门市部开业由第一个到那里的读者、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干部隋学芳剪彩。这么一件小事,怎么能挤到头版上去,而且配了一个醒目的标题,还  相似文献   

8.
一假令每张《经济日报》拥有五名读者,那么,就应有将近一千万人熟悉罗开富这个名字。从去年十月十七日起,人们差不多每天都在《经济日报》一版下半部分的一个固定栏目里读到他的文章。这个栏目就是:《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也是在去年十月十七日,《经济日报》刊载了一篇《为罗开富送行》的小言论,向读者宣布:罗开富将徒步跋涉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深入报道当地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当地人民群众如何继承革命传统,开创新的生活的精神面貌,并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文中还说:“我们不忘过去,要从五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或许有人记得,去年六月十四日,胡耀邦同志在会见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  相似文献   

9.
最近,陆续在报纸上读到关于油菜、蔬菜、西瓜增产的“预告新闻”,也听到了周围读者对类似宣传的种种议论和意见。 5月24日,上海解放日报一版发表了新华社讯:《我国的油菜籽增产三成多》,副题是《本市今年比去年增产近五成》。据了解,当时上海市郊区的油菜绝大多数还没有收割,产量即已经统计出来了。许多农村干部看了报载“预告新闻”,感到好笑,说:“报纸上吹牛的风又来了!” 6月3日,解放日报三版《上海市场》专栏里登了一篇该报记者报道,题为《蔬菜会议精神落实,夏熟  相似文献   

10.
自从国产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公映以来,“不该发生的……”这种说法就流行开来了,有时也出现在报纸的标题上,颇引人注目。但是,现在这种格式已经用得太滥了,有的给人以莫名其妙之感。例如某报去年8月22日四版有则标题为《不该发生的凶杀案》,9月28日一版又有一则标题为《不该发生的车祸》。读后真叫人  相似文献   

11.
姜平 《新闻三昧》2003,(4):40-40
《反光镜》有了反响本刊《反光镜》刊出“让什么样的歌声响彻传媒?”的讨论文章后,立即引起反响。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新闻班的三位同学来稿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代表了许多年轻人的看法。由于是个人意见,不免有不成熟之处。尽管如此,他们的意见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年轻一代对媒体传播流行歌曲的真实想法。因此,我们还是基本按原文发表了,以便于读者对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山东读者曹小平、单保江来稿批评《新闻业务》去年第十期《说长道短》一栏中所发《过头话何时了》中的举例有不妥之处,他们的意见是对的。现将曹文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严格管理为什么这样难?1988年6月18日至8月3日,经济日报以“‘三角六’引起的讨论”为栏题,先后15次在头版推出40篇约5万字的各种体裁稿件,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众多读者反映,“三角六”讨论触及了当前企业改革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倡导不同观点争论探讨,有400多位读者踊跃来稿。赵紫阳同志在会见企业家时特意提到了《一位厂长的心里话》一稿。铁道部向全路职工推荐学习《火车司机与铁路局长的通信》。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每篇讨论稿必看,讨论结束时又主动撰文《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初破》,认为讨论很有意义。本来很枯燥的严格管理问题却被读者感觉“生动、透明”,饶有兴趣,看来引起讨论的话题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这次讨论选择以“三角六”引发呢?说来也是无巧不成书——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26日,《解放军报》在二版刊登了《172名高校学子为革命烈士寻亲》一稿,受到读者好评。这篇出自两名士官报道员之手的自发来稿,所写的事件本身颇具新闻性,但起初因其切入点不佳,没有反映出新闻点。我从稿件中发现了潜在的新闻价值,多次主动和通讯员联系,指导他们如何寻找最新由头,从那里切入,对来稿进行“精加工”和“深开采”,终于产生了一篇好稿件。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上旬,《人民前线》报刊登消息《不打电话预告进门直奔主题全程实行帮带》在部队上下引起了较大反响,被报社评为优质稿。官兵们来信来电,夸此稿像一场及时雨,对改变机关作风、端正服务态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和示范作用。这篇稿件给新闻采编人员的启示是:对埋没在来稿中的"金子",要认真对待,并下功夫打磨,使之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6.
谭榷 《新闻记者》2000,(10):30-31
本刊第 9期发表了刘朝先生的文章《记者,你为何事先不报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读者纷纷来稿参加讨论。本期择发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并欢迎读者继续来稿,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请各抒己见本刊去年第十一期发表了李践《文责自负何必盖章?》的来信后,读者反映不一。有的同意李践的意见,有的不同意。现在,新闻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对于我国新闻界一直实行的稿件发表前的审查盖章制度,要不要也改一改?现在,通讯员李践公开提出了这个问题,新闻学术界也有主张改行“追惩制”的,即不搞事前审查,实行文责自负,如果发生失实、诬陷等问题,依法给作者以应得的惩罚。对这个问题到底怎么看?本期发表了王清平、彭安怀、陈晓萍三位的意见。三个人,两种看法。孰是孰非,希望读者各抒己见,踊跃参加讨论。本刊编者  相似文献   

18.
8月27日,《人民日报》登了两条报丧新闻(均系新华社8月26日电讯):一条是,原国家商检局总顾问廖体仁于7月23日在北京逝世;另一条是,浙江省军区原顾问宋治民于5月15日在杭州逝世。当读者得悉这两位同志谢世的消息时,已是他们分别作古35天和104天之后。  相似文献   

19.
话剧《离婚了,别再来找我》,在话剧舞台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从去年10月在北京上演以来,引起了几个破纪录的轰动:一是颇受观众的欢迎,创下了十场收入20万元的纪录;二是本剧出现了一位27岁年轻的独立制作人谭路璐,《离》剧的上演,由她与中央实验话剧院合作制作;三是2月16日,由于主演江珊、史可的缺席,在海淀剧院临时宣告停演,造成观众的不满和退票,成为轰动京城的事件。这件事在演艺界和关心话剧事业的人士中,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月1日,《青岛晚报》在创刊两周年之际,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功地由四开四版扩为四开八版四开八版的《青岛晚报》,以崭新的面孔再一次赢得了读者。这一点,从年初20天发行量的增长上得到了明显的印证。去年年底,《青岛晚报》要扩版的消息传出后,一些读者对扩版是否有必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卖报人员对此也普遍感到摸不着底,所以在订数上都明显地加上了安全系数。1月1日的日总发行数由去年年底的22万份跌落至17.45万份。此后没几天,新扩版的《青岛晚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又迅速恢复,许多读者纷纷来电话来信反映,你们的扩版的确如你们的许诺一样,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一次质的飞跃。由此,《青岛晚报》的日发行量又一次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