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尚也相亲     
新华 《新闻天地》2011,(12):60-60
最近,香火继承问题困扰着日本各大寺庙。据2010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41.9%寺庙还没有在继承问题上做出决定,日本大多僧侣是可以结婚的,而为了传宗接代。和尚们也没有打坐冥想或是祈祷自己能找到妻子——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去相亲。  相似文献   

2.
石倩  夏维中 《兰台世界》2016,(17):93-95
将宜兴文人这一特定群体放在太平天国战乱这一具体历史场景中,以家谱与地方志为中心,对宜兴文人领导的团练进行初步考察。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宜兴各地团练的兴办,地方文人是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在与太平军激战中,宜兴文人率团出死力者甚多,他们在斗争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伤亡惨重。  相似文献   

3.
到18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长期以来,法兰西在欧洲所有民族中,就是一个最有文学天赋的民族;文人在法国从来没有展现像他们在18世纪中叶前后所展现的精神,从来没有占据他们在那时所取得的地位。这种情况在法国前所未有,我想,在其他国家也没有发生过。他们不断关心同政府有关的各种问题;说真的,他们真正关心的正是这些。  相似文献   

4.
巴陵 《编辑之友》2008,(1):69-69
读完<闲侃中国文人>,最让我欣慰的是作者给文人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文人也是人,他们的另一面在于文人的风度:豁达、敢爱敢恨、有做人原则.我才发现作者的智慧深远,其启发着我固执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撞上林徽因     
洪烛 《档案天地》2012,(4):61-62
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曾着力研究过北京周围的古代建筑,并合著《平郊建筑杂录》一书,他们简直为北京地区的古代建筑,唱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赞美诗。在他们的理解中,那些饱经沧桑的亭台楼阁、寺庙塔院也有其灵魂,  相似文献   

6.
淮安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城市,凭借着独特的运河交通优势与商业贸易,吸引并聚集了一大批外来文人,分为漕运官员、过路文人与寓淮文人三大类型.这些外来文人与当地文人进行文学互动,组织文会,诗文唱和,促进了当时地方文化的繁荣.他们以运河为背景的诗歌创作,展现了运河特有的历史面貌,成为关于运河的珍贵记忆.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人是一代又一代具有政治情结的文人。产生这种情结,有生计层面上的原因,更有理想层面上的原因。古代文人从政多为悲剧,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在个人命运上往往招致不幸。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的政治情结,我们以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应该给予肯定和赞美。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在对人生价值及个人定位的认识上,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对于古代文人的政治悲剧,固然有封建政治黑暗等外在的原因,但我们还应看到文人自身的原因,很多文人本身并不具有比较突出的政治智慧与政治才能。以为文学家就一定会在政治上大有作为,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谬误。  相似文献   

8.
研究日本南画和文人绘画离不开"文人"这一概念。日本的文人概念与中国存在很大差异。纵观日本的历史发展,没有像中国那样形成明确的整体的文化群体。日本南画的产生情境不像中国文人画那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也没有像中国那样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文人群体的文化品行对一个画种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只是作为一个绘画流派存在。江户时代之前的文化群体基本上由僧侣、贵族、武士构成,江户时代后期,商人也参与到南画创作中来。他们从事绘画活动的目的不同,艺术品味不同,在南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可以说是他们合力完成了明清文人画在日本的南画演化。  相似文献   

9.
韩旭  晏选军 《图书馆杂志》2022,(8):84-92+127
玉山雅集堪称中国古代文人倡和的典范,所处吴中之地是元末重要的文学中心。以玉山雅集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Ucinet)和可视化(Gephi,QGIS)方法,从数字人文视角考察吴中文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力图呈现文人交往的全貌与特征,进而揭示他们的创作对元末文学思潮演进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文人交游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的圈子化特征;雅集诗会客观上推动了铁崖诗风在元末文坛的传播;玉山模式对后世文人的人生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吴霞 《新闻爱好者》2010,(9):168-169
历史上,庐山一直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对象,但写"山"实是写他们自己的"意"。古时柴桑的文人没有因这籍贯的缘故让他们的书写与众人区别。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九江文人的庐山书写与众不同。影视展览,字里行间的历史追问,从山到老房子,从房子到人,从上层贵族到民间百姓,他们的书写让庐山的美越来越有内涵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兰台内外》2010,(5):6-7
日前,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讨论中表示,大陆景点观光费用非常高,如所有的寺庙都收费,普陀山每个景点门票都在40元以上,而台湾没有一个寺庙要收费。“寺庙等历史景点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不应该收高费用。”蒋孝严表示。  相似文献   

12.
王志强 《兰台世界》2016,(18):125-128
两宋时期文人的地位相对较高,而朱明王朝统治期间,汉族文人受到更多的压制、束缚,甚至遭到监视、廷杖等迫害。文人的基本尊严都得不到保障,促使他们思想观念由社会追求向个人娱乐转向和回归。明中后期以后,汉族文人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开始追逐个体欲望的满足,希望重返世俗生活。由此引发文人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的大转变,形成一股赏物、论物、玩物的社会风气,并影响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和造物观,从"用物""、赏物"到"玩物",逐渐显现出明代汉族文人造物伦理观的变化和转向。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的街巷中,有不少是以寺庙命名的,但许多已没有了寺庙,空留其名。少数虽经历了数百年历史变迁,寺庙依然存在。例如位于护国寺街的护国寺就是一座有700年历史的古刹,格局至今未变,只是没有了香火。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的"作家富豪榜"公布后,都会引发争议。因为自古以来,文人一向出于清高"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然而他们内心里,大都懂得钱的重要性。闲暇时看文人的金钱观,在读着有趣的同时,更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文人的倔,好像是天性,不倔就不像文人。倔,就是认死理,说好听一点,是坚持真理,义无反顾;说难听呢,就是不知变通,一条道走到黑。所以,有人说他们“读书读傻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6.
一、引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带我走进了一座中外闻名的寺庙,在寺庙住持的陪同下,有幸参观了该寺庙保存的珍贵宗教档案。我一方面为寺庙如此丰富的收藏所震惊,另一方面也为寺庙的简陋保管条件及档案的老化、破损状况所担忧。无独有偶,在去年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又听说某著名佛教名山,德高望重的住持圆寂后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信、字画以及寺庙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来往文书等,有些文献的历史跨度达百年以上。一方面,由于住持没有留下遗嘱,于是各分住持都希望得到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由此出现一些纷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和必要的保管设…  相似文献   

17.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从此洛阳作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存在了40多年。对于那些出仕的北魏文人来说,京城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大量集中于此。北魏后期文人集中于洛阳,这就改变了社会动荡所造成的无暇创作的状况。尽管北魏后期文学尚未比南朝文学有更高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汉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北魏迁都洛阳,确实造成了一种文学相对繁荣的形势。  相似文献   

18.
对大多数的中国文人来说,隐逸都是一种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美丽、恬静,充满诗情画意。因此数千年来,隐逸都是中国传统文人热衷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有人从纷乱、烦恼的生活中逃出,走到深山密林之中,寻求庇护和宁静,体验"久在樊笼里,始得返自然"的滋味。他们有的隐于诗,  相似文献   

19.
元末明初,由于特殊的际遇,以宋濂、王袆为代表的婺州文人,其命运紧紧地与朱元璋连在了一起。他们在明开国前后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从而表明了明初以来文学走向的必然性。然而,他们的结局也相当悲惨,两百多年来师教乡习、濡染成风,前后相继,文脉可寻的婺州学派经过朱明王朝的打击,从此走向衰弱。所以,考察婺州文人与朱元璋的关系,对于研究明初政治、文学以及地域文学的盛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陆新闻学者方汉奇认为:所谓"文人论政",其出发点是文章报国,是知识分子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和抱负。一个以文人论政为标榜的报纸,自然会爱惜自己的声誉,摈弃低级趣味,重视社会效益,注意报纸的品位和质量。这是中国士人的一个优良传统。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