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他走了,我新闻界的挚友汪应祥,已经走了整整两年。在这些日子里,我经常想起他,也常常在梦里与他相会。我很少梦见亲人,竟然在梦里见他不下5次,每每都泪湿枕巾。我们之间10多年的感情和友谊,终生难忘。他一走,我就说要写写他,可一拖就是两年。这期间,每当我提起笔来,他那真诚的言谈、真诚的待人、真诚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常常是还未下笔,泪已潸然,以致难以握笔。我曾多次想过,我已是被判了“死刑”的人了,为什么不让我走,而让他走了?为什么老天爷就让这世上的好人早早夭折呢?……在他走了两年之际,我说…  相似文献   

2.
怀念觉民     
觉民走了。 觉民走了已十多天了,他的走一带给我极大的悲痛。我至今还不能接受他是真的走了。今天早晨我拿起电话要告诉他一件事,正要拨电话号码,忽然想起,就黯然放下电话,坐在椅子上默默地陷入悲伤和沉思中……  相似文献   

3.
说起解放军报记姜兴华,熟悉他的官兵都能讲出他满腔热忱走边防的一个个故事。这里就说说他在“世纪初年走边关”中,把忠诚写在云南边防的故事。扔下输液瓶。玩命趟过148道河。仅仅就是为了看“界碑”一眼?世纪初年,我随姜记走云南边关。由于白天忙巡逻采访.夜晚通宵“磨稿”,3月中旬走到临沧边防时,姜记终于病倒了,从不输液的他,这回一连输了4天液。  相似文献   

4.
在庄重典雅的人民大会堂,他曾慷慨陈词,“荣誉也是鞭策,也是压力。我们现在想的是。今后怎么干?那就是把荣誉当作新的起点。过去做对的,今后继续做;过去做错的,今后改过来。关键是路要走正、走实、走得无愧于我们的荣誉称号。”这是他1995年代表第二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在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5.
据说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年轻时曾画过一幅《牵羊图》: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脖子上都系着一根绳子。这画被一个农民看到后给他指出:“牵羊的时候,不论羊几只,都只需要一根绳系着领头的那只羊,其他的羊就会跟着走……”这件事对丰子恺的教训太深刻了,以后他在作画的时候不仅注意观察,而且还注意向内行的人请教。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跑到河边去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着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着走可掌握航船的方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纤夫改动纤法。他按照观察所得画的《背纤图》,受到…  相似文献   

6.
林子 《新闻世界》2006,(2):38-39
一位九十一岁高龄的老红军,从2005年底起再次从江西赣南踏上长征路,成为了全国重走长征路中年龄最大的人。因为长征的经历,是他一辈子最珍贵的回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长征路上同肩作战的战友,是他一生中最记挂着的人,所以,他虽然年岁已高,也不愿在家里颐养天年,而要再到长征路上走一走、看一看。这位老红军名叫刘国保。[编按]  相似文献   

7.
不同离乡路     
地动山摇刚一结束,郝春林气得回到屋里便 开始收拾东西。“走!说什么也得走!在外饿死,也比在家砸死强。”他说。  相似文献   

8.
他走了,静静地走了,永远离开了他生活的军营和朝夕相处的战友,离开了这个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世界。他是某部专业军士翁竹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报道员,但他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我当了他3年多的报道组长,十分敬佩他。得知他今年夏天在老家去逝后,既悲痛又怀念,提笔写下这篇文章,以示对一位在新闻战线上执著追求的战士的纪念吧。(一)翁竹山1975年底从江苏高邮入伍。高邮是个自古才子辈出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翁竹山灵性十足,读书时练就了一手漂亮的书法和文章。到部队后,领导看中了他的才华,让他当了一名报道员。正当…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06,(36):10-11
作为云南外企珠宝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荣跃所走的路和很多云南珠宝业的老板都不太一样。他的店开在北京路173号,乍一看,真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大排挡珠宝店,可当你越往里走就会发觉,原来这里竟是藏龙卧虎之地,好东西比比皆是;张荣跃没有多少野心,虽说外企珠宝在省内外翡翠圈里名声响当当,可他却最想呆在快乐老家。与其说他是一个老板。更不如说他是一个玉痴,因为他常常会为曾经从他手上卖出去的好东西而感到后悔。张荣跃说他注定是干这一行的,不为钱不为名,因为他天生就与玉石有缘,天天和他的挚爱呆在一起,人生已经很满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贾樟柯  菁菁 《出版参考》2004,(12):45-46
上初三的时候,我的一个结拜兄弟当兵要走。我去送他,他坐在大轿车里一言不发。我想安慰他,便说,这下好了,你自由了。说完此话,他还是一脸苦相,便有些烦他。在我的概念里,只要不上学,不做功课,不被老师烦,便是最大的幸福。而能离家远走,不被父母管教,那更是天大的喜事。我由衷地羡慕他,所以不太理解我那兄弟为何总是沉默不语,并且低着头不拿眼睛看我们。车快开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再看他一脸哭相,便说:“你是不是怕我们看你远走高飞,心里不平衡,假装不高兴来安慰我们?”  相似文献   

11.
甘远志走了。为了党的新闻事业,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奉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他,是我们全国三十万新闻记者当中的一个。读着他的感人事迹,我感觉到他仍然活在我们的中间。甘远志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在他带领一个极其贫困地区的村庄刚刚走上初步富裕后,他却悄悄地走了。他走得:太匆忙,但却走得很辉煌——  相似文献   

13.
改变只算经济账的做法 在瓦斯爆炸的前几天.陈广明乘车几百里回了一趟老家。他听说母亲病了,买了些药,给母亲送回去。返矿时.妻子杨翠兰不愿让他走.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眼看麦子就要动镰了.让他在家帮着把麦子收完再走。陈广明说,那不行,他跟队长说好了,麦收期间在矿上出勤下井.人说话得算数。他还对妻子说,在麦收期间,矿上对出勤人员实行奖励.这样下来.他一个月的收入可能比妻子种一季小麦的收入都多。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个高位截肢的上尉军官。10年前的那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双腿。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以超常的毅力,用双手“走”出了一条令人称道的自强之路。他就是驻通化某部军官任力国。  相似文献   

15.
他走了,真地走了吗? 案头上,他剪辑的一摞摞资料,似乎还留有余热。办公室里,他栽培的扶桑、兰草,依然绿叶莹莹,生机勃勃。然而,他走了,真地走了. 他走得那样急促:4月10日住进医院,6月17日就因胰腺癌溘然长逝,结束了61年的人生历程。他走得又是那样安详、坦然、无愧、无憾。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新闻战士,也是一位性格开朗,语言恢谐的好同志。早在1952年,他就开始在河南日报编辑部工作。先后任助理编辑和编辑,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57年那场政治运动中,他受到不公正  相似文献   

16.
选择     
《兰台内外》2010,(1):63-6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先后经过一个原始森林,而且都是在森林里迷了路。第一个人在森林里走了三天三夜,也没能走出去,这时他来到一个分岔路口,他观察了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走左边的路,他很幸运,走了没多远,就到了森林的边缘,他成功地走出了森林。第二个人也在森林里走了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17.
壮写人生     
今年9月初,我已故的战友初均东之父初立民来部队办事。交谈中,这位刚毅的革命烈士的父亲似乎要向我尽情倾诉那份悲痛与不幸。从老人那饱经苍桑的眼窝里倾泻出的泪水,深深地勾起了我对这位已故战友的回忆……初均东生前是沈阳军区某团政治处新闻干事,当时,我还是他手下的战士报道员。那几年,他脚步匆匆,辛勤奔波在基层部队采访。他以一支饱蘸的笔,大力沉歌部队的风貌,是一个很有才华、有成就的部队新闻干部,尤其是在右腿患骨癌后与病魔作顽强抗争的精神,令人钦佩和敬仰。然而,他还是匆匆地去了,走得很急,走得太平,因为当时他…  相似文献   

18.
逝者如斯     
于冠深 《青年记者》2008,(13):58-59
李芳木同志走了。由芳木同志的走,想到了走在他前头的胡光同志和颜正国同志。我自己觉得,相对而言,我跟他们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他们各人的某一个方面,认为,这几位老报人都是大众日报业务方面的翘楚,至少在全省新闻界有一定影响,故一并都说几句话,既表示我的悼念之意,更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思念韩仲民     
思念韩仲民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王仿子我凝视着一张稍稍泛黄的照片,凝视着照片上那张带一点稚气,带一点腼腆的笑脸。他就是1949年的韩仲民,一个刚刚参加革命出版队伍的19岁青年。我比他大14岁,叫他小韩,我的同事都叫他小韩,万万没有想到,他会走在我的前面作...  相似文献   

20.
说起新闻报道,武警8744部队政委张雕选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常说:“不关心新闻工作的领导,是不明智的领导!”他除了抓好把关定向.还设身处地关心报道员的生活和成长,使部队新闻报道一直走在兄弟单位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