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荣辱榜     
《青年记者》2008,(1):2-3
2007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名单;江苏昆山市出怪事:“全国发行报纸”刊登假币广告;《读者》海外版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录;《欧洲时报》社长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美国作家伊根的长篇小说《恶棍来访》获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时代》杂志称其是“美国小说的新经典”。《纽约时报》形容这部小说是一部“普鲁斯特式的消逝、追悔、报复与爱”的实验性作品。这部小说获得如此荣誉,也并非突如其来,在摘得普利策奖之前,它就已经入选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十多家主流媒体的年度好书,并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  相似文献   

3.
河南教育报刊社从1978年创刊时的一种期刊《河南教育》杂志,经过26年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现在的6刊5报,(《河南教育》、《小学青年教师》、《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高中版)、《中学生阅读》(初中版、高中版)、《教育时报》、《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初中版、高中版)、《小学生学习报》(低年级版、中高年级版)。涵盖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我社主办的6种期刊全部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其中享誉全国的名牌期刊《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高中版)入选双百期刊。《中学生阅读》(初中版)于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银奖,  相似文献   

4.
4年前的2016年12月31日,《京华时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楷体字的“致读者”:《我们只是转身我们不会离去》。次日,2017年元旦,这份虽仅出版15年却知名度很高的纸质都市报消失于人们的视野。“致读者”是这样开头的:“明天,《京华时报》将不再用白纸黑字为您记录昨天。但《京华时报》的白屏黑字,将继续与您为伴。”文章紧接着又说:“2017年元旦,《京华时报》纸质版将休刊。同时,京华网、京华圈、京华微博、微信以及系列公号组成的《京华时报》新媒体矩阵,将为您即时推送新闻、资讯,为您更快地链接昨天、今天和明天,和您一起更多地与亲友分享,与陌生人碰撞。”  相似文献   

5.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两位剧作家汤显祖和威廉·莎士比亚的爱情剧作,是中西方文学史上经典的作品。两部作品均讲述了反封建,追求自由的爱情故事,但在主题、人物塑造和结局的安排上都有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两部传世巨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21年之后的《时报》的主人黄伯惠生平及性格特点等进行考证,试图勾画出1920-1930年代上海《时报》主政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庞万红  韩苗苗 《今传媒》2005,(12X):59-60
初见《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是他刚刚从拉萨采访归来,还没有从醉氧状态调整过来,脸上带着明显的高原印痕。个头不高,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全然不像我们想象中人高马大的形象。说到曾经的成功与失败、艰辛与困苦,他似乎平平淡淡,却在不经意间划出一条轨迹,那便是一个摄影记者对新闻真实的不懈的求索之路。他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新闻奖,2003年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选为抗击非典优秀工作者:2004、2005年两次被评为《华商报》明星记者。他的作品《凤翔塑马人》入选《百姓故事》画册;《3.24西安球迷骚乱》荣获第13届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突发事件类(组照)铜奖和晋城国际摄影金镜头突发事件铜奖(组照):《拥别》入选《百名记者聚焦SARS》画册;《白酒浇毒》入选《2003视界日记》画册:  相似文献   

8.
《侠盗猎车手》和《四海兄弟》的成功,激发了人们对此类题材的热情,而《黑帮之地》的出现。则让人同时想到几年之前的《教父》,这恐怕要归因于战术与策略的紧密联系,某个游戏对避部战术的依赖,难免会令人们对其整体策略性产生更多期待,但事实证明,这种判断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即使是战术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游戏作品,同样可以做得动作味十足。  相似文献   

9.
黄浩 《中国记者》2014,(2):98-99
2012年底,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的华南地区惟一一份教育行业新闻报《南方教育时报》创刊。9月10日,《南方教育时报》推出试刊号第一期。试刊第一期头版推出的图片报道引发了争议,也引发作者更深入的思考。2013年5月,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深圳报业集团和市职业摄影协会举办的第四届美丽深圳摄影年赛上,《南方教育时报》记者欧伟拍摄的《四胞兄弟》,在参赛的14700件作品中与本报的另一件作品同获优秀奖。这本不是一个特别突出的奖项,但对作为当初安排记者专门采访四胞胎家庭、并在《南方教育时报》试刊第一期头版推出图片报道的编者,我却感到一丝  相似文献   

10.
27日晚11点,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4部作品正式公布。与此前的传言和猜测基本一致,获奖作品是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和麦家的《暗算》。在某门户网站进行的调查中,四成网民表示没有读过本届获奖的任何一部作品。四部作品中只有《秦腔》的阅读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何丽芳 《东南传播》2011,(12):134-137
本文通过对《自由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三家代表性台湾报纸有关台湾与大陆商签ECFA议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对三家报纸ECFA议题报道的不同点做出简单梳理,发现报纸的议题呈现终难避免一定的政治倾向。ECFA议题成了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争吵和利益冲突的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自由时报》一味反对,《联合报》和...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王蒙的作品,我读的不多。王蒙18岁发表成名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岁发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轰动文坛。文革结束后不断有佳作问世,他还曾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任文化部长。惭愧的是,我只完完整整地读过他的两部作品,一部是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的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另一部就是前两年出版我刚刚读过的《我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自由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三家代表性台湾报纸有关台湾与大陆商签ECFA议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对三家报纸ECFA议题报道的不同点做出简单梳理,发现报纸的议题呈现终难避免一定的政治倾向。ECFA议题成了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争吵和利益冲突的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自由时报》一味反对,《联合报》和《中国时报》无意争执,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写作》2007,(10):46-46
狄葆贤(1873-1939)江苏溧阳人。曾为前清举人。1904年6月,康有为、梁启超出巨资在上海创办《时报》,由狄葆贤主持日常事务。康、梁欲把《时报》办为保皇党在内地的“机关报”。但狄葆贤却以“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纸”为己任,希望把《时报》办成一份全新面目的日报。康有为、梁启超因不满而收回股金,《时报》遂归狄葆贤独营。除《时报》外,狄氏还开设有正书局,发行《余兴》、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史料》2003,(2):48-49
有正书局(1904~1943年)是位于上海福州路山东路口(望平街)《时报》馆的附属机构,《时报》曾是与《申报》、《新闻报》鼎足而立的上海三大报纸之一。《时报》及有正书局由江苏溧阳人狄楚青(葆贤、平子)所创办。老报人包天笑在《时  相似文献   

16.
《新闻导刊》2008,(2):56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北京晚报》发行总量仍居北京都市报市场首位,而发行总量位列第二的《京华时报》则在早报零售市场上略胜一筹,占到70%以上份额。《京华时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4家报纸发行量和广告份额均占到市场总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08,(2):10-10
2007年12月15日出版的Ⅸ中国广播电视理论动态》总第160期刊登了2007年用稿排行榜。《视听界》以15篇的用稿(转载)量列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理论动态》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内部半月刊,2007年度共有52家媒体入选用稿排行榜,涵盖期刊、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介类型,  相似文献   

18.
9月7日,中宣部第十届(2003~2006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江西省再创佳绩。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一等奖“,有6个门类9件作品获奖。其中,广播影视作品独占五件:电影《东京审判》、电视剧《红领章》《沙场点兵》、广播剧《三个人的学校》4部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电视剧《铁色高原》获“入选作品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江西广大广播影视工作者积极构建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9.
9月15日,由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和中国期刊协会共同举办的“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遴选结果公布。《兰台世界》杂志入选2018学术期刊数字影响力百强,是档案行业唯一入选期刊。此次百强名单分为大众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两类。大众类期刊包括《紫光阁》《中国新闻周刊》《幼儿画报》《新周刊》等,学术类期刊包括《测绘科学》《航空学报》《中国翻译》《中华医学杂志》等。发布会现场,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昌祥、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胡伟等为入选期刊的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20.
张怀俊  张涛 《新闻知识》2006,1(11):39-41
黄远生是民初名记,被誉为报界之奇才。在短短的五年新闻职业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广受欢迎的通讯作品。邹韬奋曾回忆学生时代为远生通讯着了迷,说“每天跑进阅览室的时候,心里最盼望的便是《时报》上又登出了远生的北京通讯”,并认为“当他替《时报》作特约通讯的时代,实在是《时报》最有声有色的时代”。老一辈新闻学黄天鹏谈及远生通讯当时的影响时说,“自黄远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