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之友>杂志2009年第2期刊登了安拴虎先生撰写的<浅谈"冒号+'因此'"句式不成立--兼与<编辑学报>商榷>[1]一文(以下简称"<浅谈>"),对<编辑学报>2003年第3期<有问必答>栏目刊登的答读者问[2](以下沿用<浅谈>中的简称"<答疑>")"难以苟同",并从3个方面论述"冒号+'因此'"句式的错误.我们仔细读了,认为<浅谈>的论述多有不妥,现商榷如下.  相似文献   

2.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9,21(4):376-376
对<编辑学报>2009年第2期<好书荐读>栏目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为伊狂)读后感>一文,本来我是打算斜靠在沙发上休闲地阅读的,但我很快就发现这实在不是一篇仅凭休闲的心态就能"掌控"了的东西,当我彻底改变了阅读姿态与方式,正襟危坐地在书桌前读完了这篇文章后,获得一种久违了的畅快淋漓之感--<我为伊狂>,这本我一直以为是青春小说而无心染指的书,原来介绍的是令人震撼的"公司管理学";  相似文献   

3.
安拴虎 《编辑之友》2010,(12):104-106
<编辑之友>2009年第2期发表了拙作<浅谈"冒号+'因此'"句式的不成立>(为行文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浅谈>),文章是与<编辑学报>长年来将一些说明因果句处理成"冒号+'因此'"的句式的做法以及与<编辑学报>2003年第3期"同仁"的"答疑"进行商榷的,不意却引来李兴昌、陈浩元两先生的副题为"答安拴虎先生"的文章(<编辑之友>2009年第11期),主张:"说明原因的复句+冒号+'因此'"的标点法足对的(以下简称<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阅读<编辑学报>1999年第11卷第4期的"问与答"栏目,很感兴趣.这园地形式灵活,篇幅短小,内容切合读者需求,极有参考意义,值得花力气来办好.本期的三篇答问文章,我读过之后感到很有收获.但同时亦发现若干令人遗憾之处,出于探讨提高的目的,特此提出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期刊主题化运作的"优"与"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化运作方式是国外一些期刊常采用的编辑策略,近年来,国内有些期刊也在积极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扩大期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从2004年第1期起,我刊每期都围绕<本期视点>集中就某一专题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探析(<本期视点>的内容约占全刊版面的1/4).2004年第6期,我们甚至还出版了一期以"教育评价"为主题的专刊.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深感这种方式之"优",也备尝这种方式之"难".在我们看来,要使这种对大多数期刊编辑来说还不十分熟悉的编辑运作方式发挥其最大效益,最为重要的是"边做边思边调整",因为我们在操作中产生的若干个"问号"大多难以在理论书籍上找到答案.换言之,解决这些难题需要的是"实践智慧".在此,笔者愿结合本刊的实践,与大家分享我们对主题化运作方式的阶段性反思成果.  相似文献   

6.
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和前<文学故事报>副主编黄伊新出版的文集<编辑的故事>只有一字之差,二者却截然不同.前者的故事是虚构的,谁也不会从中寻找编辑工作的参考材料;后者却是真实的,正因为如此,所写的故事情节更感人,更有声有色.作者称他的这本书不是"堂而皇之地写什么编辑学",但与某些徒有"编辑学"的虚名,内容并不切实际的论著相比,我觉得他的故事中包含的编辑学问更多.  相似文献   

7.
重视期刊"稿约"增强编辑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多期刊编辑的观念中,"稿约"无关紧要,笔者抽查了150份科技期刊,发现刊登"稿约"的很少,有的常年在封底刊登(如<编辑学报>),有的不定期刊登(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有的从创刊号起就没有刊登过;除了使用"稿约"外,"征稿启事"、"征稿简则"、"本刊启事"等名称比较常用,极少数则用"告作者"、"版权声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撰写格式"、等名称来替代;"稿约"的内容也极不完整,大多数只是介绍刊物栏目设置,及对论文的字数、格式、参考文献、文献著录规范要求等;"稿约"刊登的位置有的在封三,有的在封四,有的利用期刊中的补白位置见缝插针."稿约"具有帮助作者了解刊物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提高作者投稿的针对性和命中率的作用,但只有这种作用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报》创刊20年论文引文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捷  李旭林  程斌  曾建勋 《编辑学报》2009,21(6):554-557
以万方数据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1989-2008年的论文引文数据作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编辑学报>自创刊以来20年间的载文、作者、引文、被引等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该刊的编辑出版现状.  相似文献   

9.
特色栏目是打造期刊品牌的基础,它体现了期刊追求个性、张扬特色的宗旨,是期刊的创新所在.以<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栏目的生成、发展为例,特色栏目的生成需要审时度势,有创新的学术眼光和学术胆量;特色栏目的发展需要关注热点、彰显特色,重拳出击、强化特色,尊重作者、唱响特色,持之以恒、打造品牌;即离不开编辑的创新选题、创新策划、创新组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编辑>2007年第4期,在显要位置刊登了李景和先生的长篇论文<构建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副题略).李先生在论文中一方面批评<编辑学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编辑活动说",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编辑行为说".文章有破有立,读后颇有启发;同时对李先牛的批评和观点,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下面提出来向李先生请教.  相似文献   

11.
李频 《传媒》2004,(12)
<读者传奇>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读者>成功的奥秘,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好书,它以创新的期刊传记体裁、详实的<读者>现象解读等方面的尝试与价值而成为近年来名刊个案写作中的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张儒祥 《编辑学报》2010,22(3):278-278
<编辑学报>2009年第6期刊载了<科技论文的中英文关键词不一致现象统计分析>[1]一文.正如该文作者所提及,在编辑论文稿件或查阅文献过程中经常遇到中英文关键词不一致现象,但笔者认为,该文中"1.6英文关键词单复数不一致"的举例不妥,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无卷号的期刊在参考文献表中怎样著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仁 《编辑学报》2001,13(4):233
问:以前<编辑学报>在参考文献表中对无卷号的期刊的著录示例是:"王士敏,陈玉堂,李穆.科技论文的标题及其拟定.科技与出版,1994,(5):29-30.”<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也采用这一格式.然而,这一格式与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给出的示例"华罗庚,王元.论一致性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I).中国科学,1973(4):339-357”不一致,2001年的<编辑学报>也改用了这一格式.请问究竟哪种著录格式规范呢? 答:GB 7714-87给出的和2001年<编辑学报>使用的格式是规范的.提问中的2种格式的区别仅在于年与期号间加不加",”,末项后加不加".”.我们知道,参考文献的著录符号采取的是符号前置的方法(这一点在GB 7714-87中未明确指出),对期刊的年卷期标志和页码的著录符号是这样规定的:年、卷前用",”;期号加"()”,其前无符号;页码前用":”;页码是末项,其后自然不加著录符号,但为了便于电子版使用,修订后的GB 7714加了"每条文献的末尾可加‘.'”.<编辑学报>作为印刷版期刊,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在年与期号间及末项后不加著录符号显然是规范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徐老柏容先生是道德文章都为我敬重的少数大家之一.在传统书、报、刊三大领域,他无一不浸淫长久,且都颇有建树.离休之后,即几乎以全副身心投入编辑学研究之中.十几年来,平均以每两年一部的速度,先后出版了7部编辑学专著.在已近80的耄耋之年,又立下宏愿:再写出一套四本的书刊编辑学系列丛书.<编辑创意论>就是率先出炉的第一本,紧随其后的是<编辑选择论>、<编辑结构论>和<编辑优化论>.待这4本书出齐后,徐老心目中的编辑学体系就具备了一个完整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1998年7月22日,<江南都市报>开办了"市民热线"栏目.主要职能被概括为"我倾听、我传递、我沟通".由于定位准确,市民热线开栏后广受读者欢迎,成为<江南都市报>最叫得响的品牌,并受到其它媒体的关注.一家地方报纸的栏目能受到如此好评,原因在于该栏目对于建构"和谐社会"有着深刻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学科模式"到"问题模式"--学术期刊发展的合理路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作为反映社会发展尺度之一的学术研究也表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与此相映衬,学术批评、学术规范、核心期刊、引文、竞争力等成为近年来表征学术研究、评价学术期刊的关键词.这其中反映出了"学术期刊向何处去"这样一个深层问题.而就学术期刊本身而言,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注意的是,不应总成为"别人的标靶",成为批评的对象,而应积极探索发展的合理路向.这除了我们一贯所倡导的优化编辑队伍、确立良好的编辑道德、建立科学的审稿机制等软硬环境以外,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凸显编辑的主体性,进而使这种主体性反映在期刊的发展上.从期刊的构成要素来看,我们认为,这种主体性的立足点应在于期刊栏目的灵动上.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档案>再次全新改版的一年,我衷心祝愿<北京档案>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说起改版,至今难忘1996年<北京档案>由双月刊变成月刊的那次改版.作为热心读者和通讯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当年的改版座谈会.会议征求大家对改版的意见,我提出若能新辟-个带有互动性质的辩论栏目,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不过,前提是领导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和对不同观点的宽容.这无异于将了领导一军,谁知领导马上把球又踢了回来,说:"这个栏目就交给你吧!"这真是"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从此,我就以阿昆的名义主持"每期-辩",没想到一干就是15年.  相似文献   

18.
刘玉清  李一石 《编辑学报》2006,18(3):229-230
老一代编辑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编辑学报>则是我们办好科学杂志的良师益友.在学习和实践中体会到:编辑自身素质和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新创刊杂志扩大稿源和提高杂志质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水涓 《编辑之友》2007,(5):89-90
作为编辑,如何审稿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这方面,既有有关专家、学者的编辑学论著专述,也有很多编辑论文专评,在此,我不必赘言.也许是职业的缘故,我对期刊尤其是文学期刊的"更正"内容产生了更多的关注,每当看到一些文学杂志上的"更正"时都会多加留意,并从中借鉴.下面我仅从"更正"谈编辑审稿中的问题,就教于同人方家.  相似文献   

20.
用综合指数法测评《编辑学报》的核心著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宗红 《编辑学报》2008,20(1):91-92
依据发文量和被引量2个计量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测评<编辑学报>2001-2006年的核心著者.通过计算,确定出30位核心著者,70%的核心著者分布在北京、湖南、湖北和陕西4个地区,杂志社是<编辑学报>最重要的核心著者来源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