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文发表时滞(DPA)是衡量期刊时效性的重要指标,国际上普遍认为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以发表日期为准。DPA的延长对期刊稿源质量与数量、刊物声誉均造成不良影响,其中许多科研领先信息就会失去价值,论文也就失去了应用意义。只有缩短DPA,才能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土壤-植物营养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比较国内外土壤一植物营养学主要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发现国内期刊发表时滞相对较长,二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待发时滞上,在定稿时滞上差别不大.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我国该领域科技期刊的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缩短发表时滞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文发表时滞与优先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江  伍军红 《编辑学报》2011,23(4):357-358
将论文发表时滞分为审稿时滞与等待印刷时滞,解释了论文从投稿到发表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时滞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优先数字出版在大幅缩短论文发表时滞方面的功能与意义,统计表明,优先数字出版能将期刊影响因子提高约15%。提出了优先数字出版中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快护理期刊信息传播速度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华护理杂志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常年居于我国科技期刊前列,但是发表时滞偏长,其原因包括可刊文章的数量大于期刊容纳量,审稿及修改件需要较长时间,编辑部对发表时滞的重视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分流稿件,扩大版面;改进审稿流程,加快退修速度;增强编辑的时效意识,将发表时滞作为工作考评的内容等改进措施,有效缩短了论文的发表周期.  相似文献   

5.
论定稿时滞与发表时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莘  于光 《编辑学报》2008,20(5):387-389
通过对定稿时滞的定量研究,发现定稿时滞占整个发表时滞的30%-45%;因此,降低定稿时滞是缩短发表时滞的重要措施.认为降低定稿时滞应从编辑部做起,通过改善编辑流程来达到缩短整个发表时滞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在国内、国际范围内所处于行业领域中的位置,就刊物的总体定位、发展规划等提出了看法<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应继续努力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应以<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尖科技期刊为目标,努力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根据几年来的编辑工作的实践,对<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工作设想①进一步加大退稿率,缩短发表时滞,提高期刊学术水平;②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编辑素质;③创造条件,创办<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英文版.  相似文献   

7.
组稿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获取优秀稿件、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批量组稿会导致期刊论文发表时滞延长。对实例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一问题确实存在,组稿活动对论文发表时滞的影响主要源于对自然来稿待发时滞的影响,而并不影响定稿时滞和期刊的印制时滞。提出了关于处理组稿与自然来稿关系的建议,以避免和降低组稿活动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情况看我国图书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国际期刊上我国学者发表图书馆学学术论文情况的分析,指出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在国际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一些提高我国图书馆学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lt;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gt;在国内、国际范围内所处于行业领域中的位置,就刊物的总体定位、发展规划等提出了看法:&lt;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gt;应继续努力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应以&lt;Science&gt;,&lt;Nature&gt;等国际顶尖科技期刊为目标,努力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根据几年来的编辑工作的实践,对&lt;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gt;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工作设想:①进一步加大退稿率,缩短发表时滞,提高期刊学术水平;②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编辑素质;③创造条件,创办&lt;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gt;英文版.  相似文献   

10.
英文科技期刊的论文发表速度是影响此类期刊时效性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编辑部内控工作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论文发表速度的因素,提出了缩短论文发表时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加大专刊出版力度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书令 《编辑学报》2014,26(6):593-595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对专刊出版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从客观需求、特殊机遇、人才储备3个方面探讨了加大专刊出版力度的可行性,并深入分析了专刊对期刊拓展稿源、培育核心编委、创造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指出借鉴国外经验,加强专刊策划与出版,充分挖掘其学术价值和传播价值,对国内科技期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蔡斐  李世秋  苏磊  李明敏 《编辑学报》2019,31(5):486-489
稿源是期刊的立足之本,而优质稿件则是一流期刊的必争之源。本文定义了一流期刊的特质,提出科技期刊应采取以下措施吸引优质稿件: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忠实“粉丝”;建立具有执行力的编委会,聘用机制灵活;快速审稿,快速发表,争夺论文首发权。我们认为,在新时代,我国办刊人应该致力于提升期刊行业影响力,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吸引优质稿件,提升学术质量,培育一流期刊。  相似文献   

13.
郭伟  陈丽华  吕洪斌 《编辑学报》2015,27(4):327-329
从坚守办刊底线,坚守审稿流程,坚守科技期刊出版标准化、规范化3个方面论述高校普通科技期刊面对困境时的职业操守和编辑出版原则问题;通过缩短出版时滞、适当突破稿件内向性和建设特色栏目等方面探讨高校普通科技期刊扩大稿源,提高刊物质量,走出困境,实现突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王燕 《编辑学报》2018,30(2):164-167
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医学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和一般期刊的出版参数和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为医学中文核心期刊的编辑出版策划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 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平均长度、有英文摘要论文比、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均显著高于统计源期刊和一般期刊.而中文核心期刊的出版频率、年总页码数显著高于统计源期刊,但低于一般期刊.在办刊实践中,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出版周期,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信息容量,多发表学术水平高的研究原著,论文尽可能附英文摘要,刊登论文适当向基金论文倾斜,以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对中文版科技期刊刊发英文论文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洋  黄松 《编辑学报》2006,18(3):231-232
针对一些中文版科技期刊刊发英文文章的做法,从办刊宗旨、期刊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定位、译文的质量和读者阅读几个方面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病,阐明中文版科技期刊应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要立足国内、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缩短出版周期:科技期刊为作者服务的好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廷梅  任延刚 《编辑学报》2011,23(6):501-502
目前国内不少科技期刊稿件处理周期过长,导致作者将大量的稿件投向国外期刊。针对这一问题,近2年《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取得了一定成效。经验表明,编辑只有对期刊负责、对作者负责的责任感和服务于作者的意识,才能正确对待作者和作者的稿件,从而赢得更多的作者和稿源。  相似文献   

17.
李楠 《编辑学报》2017,29(5):486-488
为了不断提高中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打造期刊品牌特色,根据《生物技术通报》编辑部的专刊出版实践,总结在专刊策划、组稿方面的经验,旨在为国内期刊编辑同行进行专刊策划提供参考.实践证明,专刊在吸引优质稿源、凝聚学术专家资源、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凝练期刊出版特色等方面对期刊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厉艳飞 《编辑学报》2016,28(4):354-356
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缩短出版时滞成为科技期刊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分析出版时滞的基础上,总结出同行评议以及等待出版是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中造成时滞过长的2个阶段.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同行评议专家库建设以及优先数字出版应用都取得显著进展,是目前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期刊整体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环节质量控制,包括:坚持办刊宗旨,确保期刊的政治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及三审定稿制度,严把审稿质量关,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实施编辑加工三重把关制、责任编辑责任编委双责任制,严把编辑加工、校对、制版、印刷、装帧等环节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重复发表的编辑因素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陈曦  陈静  姜惠莉  高小丽 《编辑学报》2002,14(6):415-416
在对"一稿多投"的原因及后果进行客观评述的基础上,从规范工作程序、缩短审稿时滞、发稿前及校对环节的补救措施等4个方面,阐述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发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