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维新时期,张之洞与维新报刊之间的互动交往表现出了五种方式,在这复杂的互动交往过程中,对于报刊是什么这个问题,中央与地方之间尚未形成一致的认知和控制体系。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地方督抚们在晚清"督抚擅权"与"中央集权"的权力结构下,在与维新报刊的交往过程中以督抚利益为基础,并扮演着核心的交往角色。整个交往秩序体现了极其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并缺乏制度、法律等清廷制度体系的参与。交往秩序显得离散和无序,形成了一套具有晚清特色的报刊交往格局。  相似文献   

2.
莫凡 《中国出版》2023,(1):39-43
近代报刊的在地化过程,即是读者由阅报感知到逐步接受的过程。在由读书人向读报人的转变中,新式报刊为士人提供了新式知识的体验场域,改变了他们认知社会的方式,并在阅报活动中赋予了个人社会“在场”的身份与意义。阅报惯习的形成是读者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他们由阅报而展开的自我审视与社会反思,逐渐内化为个人志业与理想,加速了传统士人向新式知识分子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8,(8):30-39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公"自古至今都对中国社会多重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晚清为视点,试图思考"公"在早期国人理解报刊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伦理层面。研究指出,传统"公"的观念渗透到了晚清报人理解报刊媒体的多个面向中,它也由此为彼时报刊思想的建构抹上了一层道德底色。具言之,早期国人对报刊角色的伦理定位、新闻实践的伦理界限、言论自由的伦理边界以及报刊工作者的个人修养等问题的叙述,都呈现出"秉公去私"的道德特性。文章认为,此般在"公"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报刊伦理认知长期不乏其影响,值得进一步探查。  相似文献   

4.
张德民 《新闻界》2023,(11):77-87
晚清官员饬令购阅维新报刊是近代中国报刊史上出现的特殊景象。甲午之后,张之洞饬令湖北官销《时务报》。随后,多省官员效仿札饬购阅维新报刊,推广范围遍及全国乃至日本,官僚士绅和书院学子是重点购发对象。晚清官员之所以集体推广维新报刊,离不开光绪帝对译办报刊的允准、维新报人靠人脉关系的游说、朝廷新学取士的转向与出于裨益政学的需要等原因驱动。在晚清官员的推广下,维新报刊不仅从民间通行官衙,利于“官智”开启,还在书院学子间广泛传阅,裨助新式人才培育,其言论生存空间和报人活动空间也得以拓展。饬令购阅甚至一度成为晚清政府推广报刊的体制化手段。晚清官员和维新报刊的复杂互动,折射出国人办报背后的政治动力,亦是理解报刊助推维新运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维新思想传播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普遍关注的问题是新式观念如何从中心城市向地方扩散,往往忽略了地方视角下维新思想的开展实践。本文借助“复线的历史”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报纸、日记和回忆录等史料,勾勒出川陕等地的维新实践活动。研究发现:地方维新实践拥有各自的“时间线”,并非全都是在中心号召下的闻风而动,各地维新运动的领袖作为承接全国与地方信息沟通的关键人物,对维新思想也进行诸多“地方性转换”;广大县乡地区,在缺乏报纸、学会、学堂“三位一体”的理想传播结构下,书院成为接续维新思想落地的重要中介,地方普通读书人眼中的维新也呈现出多重面貌。  相似文献   

6.
刘思文 《青年记者》2022,(1):106-108
清末维新人士陈虬、陈黻宸和宋恕等参与创办或运营了《利济学堂报》《新世界学报》《东瓯日报》和《经世报》等具有首创价值的报刊.这些报刊以面向普通受众,唤起民族觉醒;提供交流平台,促进社会昌明;传播学术文化,助力国家发展为核心宗旨理念,紧扣报刊读者属性、重视报刊内容属性、发挥报刊平台属性,对近代报刊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时期,谭嗣同对报刊角色的看法,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强调了报刊在维新政治运动以及社会进化中的积极功用,指出报纸为助人日新之具。二是报刊与君、民的关系进行了审察,视报刊为民史、民口。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5,(9):38-39
<正>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论述中,"独立报刊"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考察他们使用这个概念的情形,可以窥见到他们对报刊政治判断的基本立场,以及权衡社会力量对比之时的报刊策略思想。在他们的论述中,报刊是否"独立",主要从报刊与当权政府或党派是否有密切联系,是否依附还是独立自主来判断的。一般说来,他们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闻史上的“政治家办报”传统从维新派开始,作为维新派代表性报刊,《湘报》广告传播过程,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与政治思想斗争息息相关、互为作用。办报人注意把握报刊广告的运作规律,充分发挥广告宣传作用,为维新变法服务。其广告经验、理念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有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亲身参与到具体的报刊经营与编辑工作中,他们所禀承的信仰体系和价值取向给他们的报刊烙上了深深的自由主义的印记,"独立、包容、理性"便是他们所坚守的报刊经营、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与文化扶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书馆与文化扶贫姜汉卿ABSTRACTTheauthorthinksthatlibrariesshouldplayamainroleinhelpingthepoorculturaly.Theyshouldtakesomeefectivemeasure...  相似文献   

12.
论文先后论述了RDA的定义、RDA和AACR2的主要异同、RDA的重要性、RDA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通过与AACR2比较,归纳了RDA的五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图书馆员正在走向“去职业化”,面对着中国图书馆职业“边缘化”发展的趋向和涌现出来的风险,论文界定了图书馆员职业化概念,提出应在职业资质、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素养方面推进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而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应该滞后。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高校用户信息需求的障碍与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用户自身、信息源以及图书馆三个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造成高校用户信息需求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高校图书馆为消除用户信息需求障碍应采取的措施。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沟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必要性,并针对馆员与读者沟通的障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6.
论文对我国口述历史法律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对口述历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包括计划、执行、整理、发布和利用阶段所涉及到的具体法律问题.最后,提出口述历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规避侵权的一些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文参考张爱玲作品文本内容以及相关评论文章,特别是与张爱玲有关的已经出版的书信集和说明文字,从中梳理出张爱玲的阅读体系和藏书观点以及张爱玲和图书馆之间的种种联系:她在写作及治学过程中利用图书馆的情况,她是如何利用图书馆以及利用图书馆做了哪些工作,她对图书馆的看法和感受,图书馆在研究张爱玲的热潮中所起到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8.
FRBR的实体-关系模型是RDA编制的结构基础,这种概念完全不同于AACR2的理念,同时它也是理解RDA的难点论文主要针对RDA中的实体、实体中的元素、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图表进行详细的说明.结论是:RDA对文献描述的四个层次包括作品、内容表达、具体表现、单件,可以对书目信息进行深度揭示,四个层次之间也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制定规章制度的针对性,反映在具体条文中,往往显现出对读者有失公平,主要原因是图书馆未能正确理解它与读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0.
WTO与图书情报业及国际图联的立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服务领域贸易总协定》(GAT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使图书情报业的地位、生存和发展产生问题。我国图书情报界应根据国际图联的立场 ,对入世后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