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宁一 《新闻实践》2006,3(11):18-21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和新特点,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类矛盾和问题引发不同程度的突发公共事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姜爱林 《情报学报》2002,21(3):378-383
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 2 1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选择。如何顺应这一新形势 ,实现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已经成为摆在我们案头亟待解决的课题。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 ,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 ,是工业化的派生物。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 ,信息化的发展又须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基于此 ,本文在作出当前中国信息化、工业化水平状况的基本判断之后 ,探讨了 2 1世纪初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特别是欧洲的主要政治思潮之一.是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及其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的思想体系的总称。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欧洲.最初是对欧洲工业化早期阶段出现的社会分化、工人贫困、劳资对立等“社会问题”的理论回应.后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形成了民主社会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也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档案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档案工作要与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工作同步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化.  相似文献   

5.
裴进云 《大观周刊》2011,(32):96-96
地质工作是探索地球奥秘、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 当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日新月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源需求也呈现出刚性上升的趋势.而我国矿产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告诉我们,中国不必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而应把工业化和信息化两步并做一步走,用信息化来指导工业化,既可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加快工业化的实现,有可以抓住信息化的机遇,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正>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面对有利的新形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党中央经过一年多的酝酿,1953年,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过渡时期总路线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过程 ,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进而再向全球化扩张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中 ,媒体一直起着引导和制造消费需要的作用。不同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和扩张 ,也是以大众媒体传播的消费文化的扩张为先导。可以这样说 ,如果没有大众媒体 ,现代消费社会也就不会形成 ,全球化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张磊  陈建华 《兰台世界》2007,(6S):26-27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也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档案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档案工作要与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工作同步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化。《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到优先位置.""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速社会信息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1.
媒体与城市文化认同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几乎无一例外都伴随了工业化、都市化、以及现代化的进程,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这些进程可以说是互为因果。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同样,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形态相适应,我们目睹了以都市为中心,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传播载体的大众文化的勃兴。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污染问题并不突出。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改善。在本届政府已经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今天,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正>两化融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简称。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发达国家都是先实现工业化,然后实现信息化。我国建国后提出要实现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改革开放后,面临发达国家正在实现信息化的新形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八大指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坚持四化同步发展。"2014年,中石化股份天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农业发展世纪战略的思考──关广富《现代农业发展方略》读后夏振坤马克思主义学说以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它没有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关于社会主义农村、农民与农业问题的理论。在“以农为本”的东方大国建方社会主义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首先...  相似文献   

15.
一、信息社会是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潮流席卷了全球。这股信息化浪潮的广度和深度,无论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还是政府的直接参与方面,都是80年代以前所无法比拟的。世界上各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信息化战略。信息化之所以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天职 经过20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现在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已从政府的附属物和计划经济执行者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的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追求效益为天职,否则优胜劣汰的无  相似文献   

17.
訾辉 《档案天地》2006,(3):24-25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巩固了人民政权,并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为了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历史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决定不失时机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造。在个体农业改造方面走“互助合作”的道路,这是几千年来一次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将信息化确定为今后20年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①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格局,在这种格局中信息和通信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刊》2010,(3):37-41
游戏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当我们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及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游戏的发展突飞猛进,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和发明都会催生新的游戏工具和游戏方式。本研究通过访谈40位开心农场参与者,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所得的访谈记录,研究网页游戏的社会背景和意义,以及网页游戏与现实游戏的差异,以此折射游戏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与档案事业 1.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加快,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拉大,失业人口增加,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冲突不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工业化发展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