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象征”与“借喻”和“借代”,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一些同志认为它不能算作一种独立的辞格。其实,在语言实际运用中,“象征”修辞方式确实存在,尤其是新闻标题制作中更有概事达意的特殊作用,它有着自身的特征与规律,是一种独立的辞格。 象征辞格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用具有某种特征的或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特定意义,托义予物,以物征义,或把新闻的主题思想,或将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某一抽象概念暗示给读者。这种修辞格最明显的特色是意蕴含蓄,引人联想,耐人寻味。 从结构上看,这种修辞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句  相似文献   

2.
李晓东 《大观周刊》2011,(13):119-119,117
对于“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从80年代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儒教是教”说,另一种是儒学“隐宗教或泛宗教”说。本文试从两种观点反映的问题入手,分析儒学的宗教性特质。并以此特点出发,结合社会现实,探索了几条儒家复兴的途径。一是,儒学宗教化道路;二是,作为文化,为现代人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3.
文学向来被看作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小说也因而常常被视为“社会风俗史”或“用美学方式写成的历史”。近些年来 ,小说批评的视野 ,渐渐投向文化层面 ,一片新的理论天地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陈洪《浅俗之下的厚重小说·宗教·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4月出版 ,以下简称《厚重》) ,就是体现这种新的批评观的力作。全书大致可分四个部分 :一是从不同侧面所做的宏观考察 ,主要包括对小说象征手法及其文化语码、宗教描写的人文主义传统、小说叙事艺术以及小说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态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  相似文献   

4.
芦笛 《文化遗产》2014,(6):30-36
灵芝在中国文化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其渊源与文化特征有待深入和系统地解读.作为体现古代社会主流和正统意识的系列正史著作,其中包含丰富且较为系统的有关灵芝的记载,涉及灵芝的采集和进献、灵芝文化中的宗教因素、灵芝的象征、灵芝文化的社会影响,以及灵芝的名实问题等方面,揭示了灵芝文化实源于先秦,而兴起于秦汉之际皇家对神仙和不死药的追求;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灵芝被赋予多重象征,与皇权、宗教、医学、艺术之间产生了活跃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和去年SARS肆虐时两位高官辞职引起的“石破天惊”式的震撼相比,这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的“自愿辞职”就有些“波澜不惊”了,公众和媒体都预料到了会有这一幕———这一微妙的变化意味着引咎辞职开始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常态。许多评论家都喜欢将“问责制”和“引咎辞职”混用,其实这两者是有着很大差别的:“问责”指的是责任追究,重点在他律;“引咎辞职”则是指政府官员因故意、过失或他人的过错而通过自愿辞去所任职务来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强调的是官员对自己履行职权过程的一种自查、自责,重点在自律。引咎辞职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政治传播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其中,非常引入注目的是宗教因素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这使我们不由得反思我们对政治传播的研究.我们现在的政治传播研究中虽然也有关注宗教的,但是,一般是把宗教作为一种“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外交”的“载体”、“途径”来分析论述,这显然不足以表达宗教在政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侧重于理论层面对政治传播中的宗教因素做一考察.  相似文献   

7.
“予”与“预”是两个常用字,均已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但是有些人写稿或编稿时,因分不清两个字的区别,常常出现以“予”代“预”的情况,如将“预先”、“预算”、“预支”写作“予先”、“予算”、“予支”。其实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是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的项目。这里使用的“新闻观”,其实涵盖比较广.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国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的论述”。这些概念有时是相互涵盖的,例如毛泽东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包括学校、报纸、电影等等,宗教也在内。”  相似文献   

9.
张锦绣 《大观周刊》2011,(44):23-23
本文探讨了道家与茶的关系是“茶艺”;儒家与茶的关系是“茶礼”,佛教与茶的关系是“茶道”。揭示了道、懦、佛对茶文化共同的特点是:追求质朴、自然、清静、无私、平和。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发现利用茶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随着宗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茶与各宗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宗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对茶叶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香港居民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报告分析了一般香港居民对亚洲女性在广告中被塑造的形象的看法。在调查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广告中经常把女性塑造成性的象征或依赖性的角色。结果表明,女性对此问题的觉察程度与男性没有差异;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较多地同意广告把女性塑造成性的象征或依赖性角色;不同收入的被访者所持意见并没有明显差别;对此批评最多的算是“传统化—中国化”和“传统化—中间”倾向的类集群;而长时间收看电视的观众较不同意广告经常把女性塑造成性的象征或依赖性角色。就总体而言,香港居民对上述问题的批评态度是较温和的。究其原因,文化传统和现代化是导致人们态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同时,香港也是一个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的地区,无论是广告创意还是在其他社会观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