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你想一睹最早报纸《邸报》和最早杂志《旅客》的风采吗?你想欣赏金箔报、银箔报、扇子报、最小报等大量的奇异报纸吗?你想了解古今中外各类特色报刊吗?你想……近日创刊的《苗世明藏报馆画报》如同一座流动的报刊博物馆,将满足你的这一愿望。  相似文献   

2.
B一双双温暖的手,帮助失学儿童走进了课堂。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里,蕴涵着明天的希望。采访途中,同行的记者与一个小女孩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在这里干什么?──捡瓶。──捡瓶干什么?──卖钱买馍,给妈妈和妹妹。──你爸爸妈妈呢?──爸爸打工去了,妈妈病了。──你有几个妹妹?多大了?──大妹7岁,二妹6岁,三妹4岁,小妹2岁。妈妈还想要个小弟弟。──你读书了吗?你想读书吗?──想读书。没钱……这名9岁的小女孩在记者的采访本上歪歪斜斜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高飞燕。像高飞燕这样的失学儿童,在西海固地区还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3.
[你为什么不忏悔] 本年度,北大“才子”余杰发表《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一文,文化圈内轰动。随后,有人炮制《余杰,你为何不忏悔?》一文相互狙击。至此,“你为何不忏悔?”成为某种文化隽语,在各大媒介流传开来。最常见的“文化审判”经常是这样的:你,为什么不忏悔?……不要,不要呀!,……我不要忏悔!……请给一个忏悔的理由先?……忏悔需要理由吗?……忏悔不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情节是结合余杰、余秋雨以及大话西游的格调调配而成。在忏悔与不忏悔,需要与不需要,姿态与资格,胆量与信心之间…  相似文献   

4.
中等个子,国字脸,未开口先带三分笑,这便是梁志刚给人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接触梁志刚,是我刚调师机关不久。那天,我们组织全师报道会战到团里采访,采访结束刚回到招待所,便响起了敲门声,我拉开房门,是一位佩戴上等兵军衔的战士。他口未开关先露:“请问你是谷干事吗?”我点了点头,说:“对呀。”他的脸立马笑成了一朵大菊花,说:“嘿嘿,我找了你几次,现在总算见到你了。”我把他让进屋,他自我介绍说,他叫梁志刚,很热爱写报道,希望我给予指点,说完像弥勒佛似的笑眯眯地望着我。我说好啊,你以前在家搞过报道吗?他说没有,…  相似文献   

5.
可能从来没有一个病像艾滋病这样在中国有过这么大的投入。它的决策依据是什么?政策实施的投入产出如何?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使哪些人受惠?到了今天,难道不需要从公共政策的抉择方面做一评估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大观周刊》2006,(44):99-99
你的秀发已经在犯罪了吗?岁月的秘密你守口如瓶,它却已不忠实地泄漏:干枯、褪色、稀疏……雨珊医师为你筑起阻隔岁月的大门,全方位重建表里如一的年轻秀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我在博客上看到一则署名“北方”的留言:“看你的博客,我有一个感觉,我觉得我是被你当作一个学生在教。你让自己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这样会让读你文章的人感觉到你是想保持自己与大家的距离。这不是写博客的最好姿态。就交流的彻底和真实程度而言,朋友之间要比师生间更充分。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如此的表达。但站在我的视角来看,我不喜欢你这样。想想,你真的像你所摆出的那个架子一样,对世间的事全都搞明白了吗?你真的无所不能了吗?我想不是吧?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朋友支持,我建议你还是调整一下写文章的视角,不要老是俯视一切。”  相似文献   

8.
徐斌 《新闻实践》2011,(7):I0002-I0002
在阅读这张照片时,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打起哈欠?要知道,打哈欠是传染的,就像疲劳会传染一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一名白领呢?在这张取名为《上海,星期一》的照片里,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呢?你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吗?每个星期一的早上,你是否也是这样哈欠连天、表情木然、步履匆匆地去上班呢?如果是,那你过得好吗?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NB)在经过安检时.被告之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你会做何感想呢?,如果坐在你身边的旅客.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你会不会有像见到恐怖分子一样的感觉呢?你也许会说.“别开玩笑了.不就是笔记本吗?有那么可怕吗?”  相似文献   

10.
编辑如师     
上小学的时候,每次看见语文老师,总发现他的眼睛是红肿着的。一天,我大着胆子问老师:“你晚上没睡好觉吗?”老师说:“晚上要备课。”我又问:“讲课有课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备课?”老师说:“这个道理你长大就懂了。打个比方,如果将一瓢水倒进桶里,再拿瓢去掏水,能掏出一满瓢水吗?肯定不能。可如果将桶里装满水,里面有比一瓢水不知多多少倍的水,然后再用一个瓢去掏水,会怎么样?会很容易掏出一满瓢的水。当老师的,只有有一满桶的水,在讲课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得到一满瓢的水。当老师的没有一满桶的水,是不敢登上讲台的。…  相似文献   

11.
和朋友一起逛街,去超市购物,去公园散步,步行去上学,坐地铁去上班,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人类真的登上过月球吗?假如有人告诉你,恐龙从来没有出现在地球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科学或是文学,我们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你会相信他吗?你知道什么人被称为“被剥夺了洗澡和理发权利的人”吗?当有人从你身边经过,只是因为他穿了长外套,你会紧张吗?你会认为他将随时掏出自动武器向你射击吗?你对陌生异性微笑过吗?你愿意他们看到你的笑容吗?这些问题似乎不值一提,无论回答“是”还是“不是”,回答的人大概都会在前面加上“当然”两个字。就像我们当然热爱和平,每个人当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男女当然平等,每个人当然拥有恋爱的自由和信仰的自由,就像我们拥有逛街和吃冰激凌的自由一样简单。  相似文献   

12.
文化那话儿     
某次签名售书的过程中,杰出男人陈丹青被提问了这样的问题:“陈老师,你以为什么是文化?” 如此大而不当的问题当然难倒了陈丹青老师,他的眼睛比平时瞪得越发大了,像在清华辞职事件中一样愤怒地把球踢了回去:“那你以为什么叫文化?你说给我听听。”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把已收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好扇子,檀香木的扇骨,扇面是邓散木的墨竹,谭泽闿的行楷,画好字佳,弥足珍贵。一九四五年六月这两位书画家题赠我这把扇子的时候,我才十七岁,正是抗战胜利前夕。那时我刚从故乡扬州来上海不久,上海还在日寇统治之下,社会上一片乌烟瘴气。我在业余时间除了进补习班学习以外,大都流连于各种书画展览会之间。当时的宁波同乡会、沧州书场、大新公司等处经常举办展览会,展出历代大家以及吴湖帆、冯超然、谭泽闿、邓散木、马公愚等当代名家的作品。我从小在家乡看过不少“扬州八怪”的书画,到上海后,接触…  相似文献   

14.
田园 《今传媒》2006,(12X):57-57
做了驻站记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都称做“无冕之王”。既然记在人们心目中那么重要,也能为人民做点实事,为何不去做呢?  相似文献   

15.
扇形秩序     
李晓慧 《大观周刊》2012,(11):40-40
扇子穿梭于不同的语境当中.随着持有者的变化充盈起不同的氛围,酷暑中摇摆有清风相随,仕女手中与飘飘衣袂相和:文人墨客更是在其上题诗作画.扇面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对许多著名的神话或小说虚构人物来说.扇子是法器或者兵器.甚至是点睛的道具。扇子在器物性质的零度表情之外,衍生出了丰富的语义.形成了独特的扇形秩序。  相似文献   

16.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智者:“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愉快的人呢?” 智者看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某市级电视台政法频道看到一期节目:一对再婚夫妇感情出现危机,丈夫不愿再见妻子,而妻子为解决财产纠纷委托栏目记者一路追踪丈夫。故事本不离奇,但令人愕然的是在找到丈夫后的一幕中,“你这样做对得起你妻子吗?”“你觉得这样道德吗?”这样一句句带有质问与谴责色彩的提问,像子弹一样从记者口中射向当事人……后来连续看了几期,类似的情形一再出现。  相似文献   

18.
早婚与晚婚     
心血来潮想学古筝。星期天,沿街“扫荡”琴行,给自己找个好老师。“谁学啊?你自己吗?”接待小姐问。“呵,小孩。”舌头在嘴里拐了个弯,实在不好意思装作大器晚成之人。“是吗?”小姐眼里分明满是疑问,你,有那么大的小孩?早婚?后妈?第一间琴行如是,第二间琴行如是,第三间仍如是。进进出出间,我走了一上午的腿反而越发轻快。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一定为自己具有创造性的选题策划而兴奋,一定为自己最早看到一部精彩的书稿而激动。最近我在编辑《中国人读书透视》书稿时,就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一气到底把书稿审读完后,还情不自禁地和同事们分享着书稿中精彩的观点和信息。你知道对读者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些吗?你知道哪些书最令读者反感吗?你知道当代的哪些作家最受读者欢迎吗?你知道读者购书时,哪些因素对他影响最大吗?等等。作为一个出版人,如果你熟悉图书市场,对这些问题也许你能回答出大概来。但是,在《中国人读书透视》一书中,作者是经过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0.
你读过凡尔纳那本《海底两万里》吗?你见过德国人建造的真正的地下通道吗?你想象过一个现代人可以远离人世仅在地下通道里却过上一种高科技的生活吗?如果你对上述问题感兴趣的话,你真的可以去读一本名叫《神秘的雾笛》(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即使你对上述问题不感兴趣甚至对小说类的文字都不感兴趣的话,你还是应该去读这本《神秘的雾笛》的小说。你绝不会失望。 这是一个类似《海底两万里》的传奇故事,但是故事是发生在当下,当然,也有未来。从题材上看,有科幻的含量;但从内容上看,它更吸引人的却是它亦真亦幻的奇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