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事业国家模式,是由国家主导建立具备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档案事业社会模式应是由社会力量主导建立起来具备整个社会规模的档案事业.学界流行的所谓档案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实际只是局部规模的档案事业模式,以档案事业社会模式概念衡量,并非档案事业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以来,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趋势更加明显,维度更加多元。具体而言,档案治理理念的提出是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重要标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调整从机制体制层面打通了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路径;档案馆藏结构的多元化,为这一过程奠定了资源基础;档案工作的公众参与有利于实现公众诉求,是档案事业转向的重要体现;档案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是这一过程的又一力证。在档案事业转向的过程中,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应主动顺应上述变化,在推动档案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文 《档案学研究》2019,33(2):4-12
深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模式的认识,是准确把握和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过去四十年里,我国档案事业在探索式发展中经历了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协同的转变、由被动作为向主动变革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政策与行政主导模式、教育与研究驱动模式、实践与技术倒逼模式、经济与社会培育模式等比较稳定的发展遵循。四种发展模式共同促进了中国档案事业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巩固了中国档案事业多元协同共建格局、增强了中国档案事业对国家治理的贡献、提升了中国档案事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公共档案事业”这一概念,迄无直接的论述。笔者认为,如果以档案工作直接服务的对象为标准来衡量,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档案事业都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两种类型:一是为各级领导层和国家职能机构服务的部分,可称之为“国家模式”或“机关型”档案工作;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部分,即所谓“社会模式”或“公共型”档案工作。只要国家存在,这两种类型的档案工作都将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档案所有权的多元化.档案信息由国家资源到社会资源,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大战略转向;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开放模式改革是一场触及思想观念、管理思路、工作方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的表现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档案利用上社会模式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探讨了处于不同模式转换期中的档案利用主体表现出的心理取向差别,认为各国档案工作者应当立足本国国情,采取适宜的措施,保障档案利用社会模式稳步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档案鉴定的社会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和信息自由化运动所带来的利用者范围扩大,档案管理模式新的转变必然要求档案鉴定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社会模式档案鉴定价值取向的重点要向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反映社会价值而不只是传统和重要的用户价值;休闲文化价值;收藏和丰富社会生活记忆,丰富馆藏,为公众服务。在社会模式下鉴定档案的思路及其鉴定原则应当是人本原则,民主开放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灵魂,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就要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档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并傲然屹立的基础。纵观我国档案事业史,从“秘不示人”到“向社会开放”,从“传统载体”到“电子文件”,从“衙门机关”到“文化事业单位”,都是档案事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上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结果。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南京…  相似文献   

9.
一、从概念上来看,档案事业具有公益化内在本质 1、档案事业的概念和分类。档案事业的概念,广义档案工作即档案事业,是指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活动,它是以管理开发国家和社会档案信息资源为手段,以为国家各项事业和社会各界服务为宗旨的具有国家规模的一项社会事业。它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馆、档案室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法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传统的“重藏型”档案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创建“服务型”档案管理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当前档案工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