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闻推理与论证的语用逻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离语用属性、高度形式化的新闻推理与论证的分析及其评价方式已不能准确刻画、涵盖新闻报道中大量运用的、真实的推理与论证模式。当下非形式逻辑理论正在扩充和修改新闻推理与论证的既有形式化内涵,在并不排斥形式逻辑理性的前提下,致力于发现、分析和发展传受双方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所运用的论证标准、程序和模式。这些新闻推理与论证逻辑的语用价值走向对于新闻思维的具体内容和逻辑形式关系的建构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图尔敏模式的新闻评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修辞学的重要内容,图尔敏模式是非形式逻辑刻画日常论证的一种重要方式,包括主张、根据、正当理由、支援性陈述、模态限定和反驳六部分。随着非形式逻辑研究在我国的兴起,国内学人有不少论著陆续介绍图尔敏模式。本文运用图尔敏模式对新闻评论加以分析,提出了提高新闻评论功能的策略和方法,给新闻评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效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娱乐新闻的后现代性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娱乐新闻成为很多媒体必不可少的部分。 娱乐新闻的出炉,有其深刻的后现代性背景。后现代性是针对现代性而提出的概念。“现代性”指的是17世纪以来,以“理性”为核心词建立起来的以启蒙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化模式。现代性理论倡导人类依靠理性建造一个更合理的社会。现代性的思维逻辑一直影响到今天,并且塑造了现代社会基本的历史和化景观。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是由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引发来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方法,专门对时事作出分析,表明作者的意见;有时,某些事实通过评论透露出来,不再专门发消息。作者的意见当然可以“百家争鸣”,但是总要能够自圆其说,从立论、论据到论证和结论,都要言之成理,符合形式逻辑。不然,就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南辕北辙的问题。 最近我看到几篇新闻评论,作者们的主观意图都是好的,但在立论、论证的全面性和论证逻辑上出现明显的漏洞。这几篇文章都将最近发生的事实或其他文章作为阐发自己观点的“引子”。这个“…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第十一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的文献分析,从现代性语境下的新闻专业理念、新闻教育、传播风险、新媒体研究、视觉传播、国家形象、传播历史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的从多个方面剖析了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话题,为现代性语境中的中国传媒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不断深入,软新闻渐渐成为宣传我国社会和文化的窗口,软新闻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结合实例对软新闻的英译进行分析,论证了传播学理论在软新闻英译中独到的解释力和指导性。社会多元化浪潮日益高涨,读者渐渐厌倦了阅读内容单调、语言枯燥的"八股式"新闻文体。各国新闻媒体在报道方式、载体形式和信息内容上呈现出了极大的创新性和开拓性,这就为软新闻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构架。这种构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理论构架,一是内容构架。在理论构架方面,文章对新闻心理学的学科界说、学科归属、学科性质及其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在内容构架方面,作者纵观近10多年来我国大陆出版的各种新闻心理学著作,分析这些版本的内容编排,将当前我国新闻心理学的内容构架归纳为纵向线型模式、横向面型模式和立体交叉体型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并分别附列实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视角反思既有虚假新闻研究中呈现出的理论盲视,并结合相关虚假新闻的量化描述和最新个案,探讨了虚假新闻的形态学、社会基础以及规制问题.提出虚假新闻的存在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基础,难以杜绝与根治,但可以透过构建有效的虚假新闻规制体系来控制其泛滥,消除其负面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9.
当代英语论证篇章的研究主要有三类:以言语行为为基础的论证篇章研究、Toulmin的论证篇章结构研究和Hoey的"问题—解决"篇章模式研究。当代汉语论证篇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八股文等古代论证语篇的研究、论证结构研究、新闻评论篇章的研究。在研究理念上,当代汉英论证篇章研究中功能的思想已成为主流,但在研究对象上,除了新闻评论和学术论文,其他的论证文类少有涉及;除了论证结构,对论证篇章的其他篇章现象也少有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并深入。  相似文献   

10.
史宗历 《新闻传播》2009,(6):126-126
本文用现代传播学、新闻编辑学和新闻采访学理论,结合区域性媒体《三峡都市报》,就网络媒体与报纸的合作背景、原因及合作方式等进行论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新闻传媒本体等方面,拟为两者间的合作寻求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三月下旬,华中工学院新闻系八五级干部专修生在任课数师指导下,结合新闻专业课,开展了“新闻失实新解”的学术讨论。讨论中,师生们围绕新闻失实的问题,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美学和法律等多种新角度,进行大胆探讨,提出和初步论证了新闻界长期以来很少涉及、研究的新论点。通过讨论,他们都深切地感到:深入地从以上角度探讨新闻失实问题,是发展我国新闻理论、指导新闻实践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新闻工作实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其间根据不同社会环境的斗争需要 ,分别提出了四种报刊理论 :理念社会模式下的沟通理论 ;离心社会模式下的批评理论 ;向心社会模式下的舆论一致理论 ;均衡社会模式下的制约理论。可以认为 ,我国当代社会正在从向心社会模式向均衡社会模式转变。新闻工作实践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精髓即 :发展和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3.
新闻理论科学性的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理论研究是个世界性难题,由于职业实践与理性追求的割裂或二者极端不足,中外至今都缺少优秀的新闻理论著作。浮躁、跟风、崇洋媚外、排斥异见和追求离奇等,正在影响研究者捕捉有价值的论题和公允的论证,重重迷惑对新闻理论科学性的损伤也不可低估。当前的新闻理论研究需要提倡“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鼓励创新和争鸣。  相似文献   

14.
追溯那已热闹近30年的关于中国现代性的话语,我们会发现,尽管随着社会语境以及全球理论话语与框架的变化,其方向不断发生转移——从上世纪80年代对启蒙现代性的呼唤,到90年对"中华性"的强调,再到以后解构主义角度质疑一元化的现代性模式,提出现代性替代方案,再到从中国模式中推衍出普遍性的尝试.然而,争论的焦点似乎始终围绕中/西方、特殊性/普遍性打转.  相似文献   

15.
新闻作为交往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一种新闻范式,却鲜少有学者论证.作为交往的新闻是人类最古老的新闻样态.在氏族部落社会,口语传播使新闻具有显著的互动性.随着共同体疆域的扩大,空间阻遏了人们交往,职业新闻者由此出现,作为交往的新闻互动性趋于减弱.社交媒体使人们共处同一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交往的新闻样态得以复现.从民族部落到网络部落,作为交往的新闻经历了八种样态:即时互动模式、在场召唤模式、隔空延迟互动模式、隔空报告单向模式、隔空召唤模式、隔空延迟互动模式、虚拟平台召唤模式、虚拟平台互动模式.中国特色新闻学对新闻作为交往的理念表达主要是联系群众和喜闻乐见,新闻作为交往的话语实践则主要表现在:读者来信、网络论坛、社交账号的路径以及召唤与回应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吉登斯将时间的哲学概念引入社会理论,将现代性定性为起源于17世纪欧洲的社会生活与组织模式,由此追溯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即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反思性;指出了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力量四大制度维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新闻理论在我国一直处于地位重要但教学“鸡肋化”的矛盾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彰,是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育的最大弊病.引入案例教学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内容的生动展现中培养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理论教学回归到“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模式,这是促进和改善新闻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也应该成为今后我国新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走通识教育与学术相结合之路的"威斯康星模式",虽然没有像"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推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与"资金"的流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国早期新闻教育的发展形态以及新闻学理论引进中,找到受"威斯康星模式"影响的一鳞半爪。平民大学新闻学系的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理念的本土化实践;而我国早期新闻理论家在消化、吸收作为新闻学核心理论的"新闻价值标准说"的过程中,受到把新闻学定位于社会科学的"威斯康星模式"的影响为甚。  相似文献   

19.
闫东艳  齐婧 《编辑学报》2011,23(3):204-205
从科技传播理论角度、结合历史背景与中国科技期刊特点,对我国近代科技期刊传播模式进行分析,论证科技期刊对我国科技传播的促进作用,对于当下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初级阶段理论与新闻舆论工作宁吉祥党的十五大重申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并进一步对此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和明确阐述。这是全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党的基本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