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末报律再探──兼评几种观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律是统治阶级如何规范新闻业活动的集中体现,与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关系。以往研究者多认为,清末报律是压制新闻自由、阻碍报业发展的封建性法规。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清末报律在创办权、采访权、传递权和报道评论权等方面给予报界较大自由,并提供种种优惠刺激报业,使得报纸数量激增,促进了清末报业高潮的发展。作者认为,清末报律作为近代修律活动的产物之一,内容和框架已脱离我国古代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封建法律体系,民事化色彩较为浓厚。它没有采用西方国家在封建制末期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为维护官报垄断地位,限制民间报刊发展而通常使用的特许制、事前检查制、时政要闻垄断以及知识税等手段,立法特点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法律同步,是我国新闻法近代化的开端。在实践中,报律得到广泛运用,为新闻界保护自身利益提供了依据。此外,作者还对一些几成定论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权且看作一家之言吧。  相似文献   

2.
杨晓萌 《今传媒》2012,(2):62-63
民国元年《暂行报律》只存在了短短数天即被废除,究其原因值得深思。通过研究"暂行报律"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结合清末报律禁锢言论自由以及报界对报律的软抵制,新闻自由的呼声更加高涨,进而引出"暂行报律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时报界"绝对新闻自由"思想的影响。《民国暂行报律》的废除,标志着报界争取"绝对新闻自由"的胜利,也在短时间内促进了民初报业的大繁荣。但这种繁荣是一种不持续的、虚假的繁荣,离开了法律的合理约束,报界的自由言论也不会长久,甚至会为以后的厄运埋下祸根。"咸与共和"最终在"癸丑报灾"的残酷现实下幻灭。  相似文献   

3.
赵建国 《新闻大学》2006,14(1):34-42
清末民初,北京报界同人在致力于报业发展的同时,多次尝试以同业组织的形式,联络同仁,沟通域外,以共同抵制报律、争取言论自由、维护报界公益,表明报人职业意识与职业认同感的日益强化。借此可深入把握近代中国新闻职业意识的流变趋向,从团体的角度观测中国新闻职业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暂行报律》事件是民初报界抵制报律的代表性事件,它集中体现了报界反对报律的普遍要求。在表面上来看,此次事件似乎是《暂行报律》立法程序上存在的漏洞所导致的。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政局变化和报界精英新闻法制、自由观念的发展,就会发现还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深层原因:绝对的新闻自由观和政党斗争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11)
《报律》是清末政府与报界博弈协商的产物,并非是清廷单方面一意孤行强制推行的结果。《报律》的出台几经易稿,异常曲折,双方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实践。清政府对待报纸的态度,由最初"冲击-反应"式的应急思维,逐渐转变为与报界共同协商,注重法理思维为特征的讨论,打破了以往专制立法过程中单一、专制、缺乏互动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报界对报律的认识逐渐深化,立法思维逐渐具有现代法制的色彩,并在具体的历史互动中实现不自觉地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查国伟 《传媒》2005,(2):18-22
1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了名为"20年改革之路暨报业改革研讨会"的会议,报界名流济济一堂,这次会议同时也是报界同仁们为中国经营报举行的20周年庆生会.中国经营报从创刊到如今历经20载,没有强大的行政支持,没有雄厚的资金背景,完全依靠自身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中国主流财经报纸,这张一直游走于体制之外的报纸,承载了太多人对报业体制改革的期待和对报业市场化的憧憬.  相似文献   

7.
毛贺祺  张坤 《今传媒》2013,(1):139-140
《暂行报律》的废止使得民国初期的中国实行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为宽容的新闻体制,报人绝对新闻自由思潮的泛滥使得民国初期报业无序发展,新闻界宣扬口号"无日不与政府宣战",煽动暴力,最终引发报灾。"癸丑报灾"是民国时期袁世凯对新闻界的一次扫荡,也是军阀专制统治在舆论界的一种反映,是报界缺乏自律和法律保护的不良后果,致使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草草收场。可见新闻自由需要制度来制约,违背与否要依照法律来裁定,新闻界的无序和膨胀最终会给本行业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8.
<正> 国内某报业集团一位原主要负责人在谈到技术进步与报业发展关系时说:“报业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技术上的竞争,国家要科技兴国,报业也要科技兴报。”这一论断得到了报界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9.
(一) 我国新闻出版法的出现1815年外国传教士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近代报刊。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在外报宣传的刺激下,我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开始了办报活动,并提出了制定新闻法的问题。随着改良运动的发展,国人的办报活动有了蓬勃发展。在维新变法期间,有人提出制定新闻法的建议。“报律”一词在中国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是1898年6月孙家鼐为筹办上海《时务官报》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提出来的。他说《时务官报》“既改为官报,自应拨以官款。拟照官书局月拨千金”,  相似文献   

10.
市场机制进入报业经济浅谈周世康中国报界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报社成批涌现,亿万富翁也已崭露头角。报业已经发展成为蓬勃兴起的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报业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从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报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晚清文化人在来自西方的报刊形式与中国远古的陈诗采风活动之间,构建起来一种联系,认为它们是同一条历史发展脉络上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这一思路给西方报刊形式在中国的存在与持续发展提供了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信息公开政策的的确立和实行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基础,并有利于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2008年中国新闻政策的变化主题是信息公开,作者对08年我国信息公开政策形成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进行了历时性分析,并指出了其在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历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领土疆域为研究范围,从报刊业与政府博弈的角度出发,从而发现一条清晰的演进线索,即政府经历了对报刊业的逐渐介入、直接管控到逐渐抽身的角色转换,相应地报刊业完成了由被政府掌控再到私人报刊业的回归。因而将巴基斯坦报刊业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初始期、发展期和新时期,并分别论述了每个时期的报刊业特征。  相似文献   

14.
媒体批评政府和官员的限度,是衡量新闻自由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1912至1916年间《大公报》的言论栏目进行抽样分析,本文发现其时该报享有较高程度的新闻自由。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当时的国家-社会关系使得言论尚有自主空间;二是《大公报》的言论责任观使其立言尽可能公允清楚。  相似文献   

15.
In the early months of 1947, as it sought to save power during an acute fuel crisis, Clement Attlee's Labour government suspended the publication of all British periodicals for a period of two weeks. This would have been a bold step for any government, let alone one which had as uncomfortable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ss as Attlee's did, and, at the time, the press was not slow to suggest that the suspension was motivated as much by political factors as it was by a desire to conserve fuel.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nature of the suspension, exploring the tensions it generated and asking whether the government's actions can be described—as they were by some contemporary observers—as a deliberate act of suppression.  相似文献   

16.
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报刊作为第四等级与其他三个等级抗衡的力量得以充分的彰显。那么,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作为第四等级的报刊应当享有怎样的政治与社会地位?当报刊被赋予这样的地位时,人们期待它能够起什么样的作用并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文通过英国报刊史上若干篇重要文献,包括1852年《泰晤士报》的两篇社论、19世纪英国报刊史两部专著,以及1855年《泰晤士报》主笔瑞夫《报刊》一文等,分析了19世纪中期的英国报刊史学家以及报人们是怎样理解第四等级报刊观念的。  相似文献   

17.
因特网时代与图书馆的剪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图书馆剪报业在面对因特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实现从传统剪报向网上剪报过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对“有效发行”这只“麻雀”的剖析,探讨中国报刊改革的演进与得失,认为非经济性效能目标与经济性效能目标的混合是困扰“有效发行”解读的原因。本文认为,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市场和政府协同的结果,市场主要解决效率问题,而政府主要解决公平问题,在市场失灵的社会传播空间内,正是政府的管理价值凸现的地带。市场与非市场的分离是走出上述体制迷局的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是其民主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内在一致性:思想和实践的一致。英、美历史文化背景对杰斐逊实践其新闻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其新闻思想和实践统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