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我近40年的记者生涯中,曾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先后四次给我写信。第一次,他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真诚求助者”;第二次,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不该忘记您的人”;第三次,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知恩难报的人”;第四次,信末落款就只署了自己的名字。他每次来信,我一般都回信,于是,我们之间发生了一段书信交往的情缘。  相似文献   

2.
正犹记得2013年年末《一个人与这个时代》北京新书首发式上,当记者向白岩松问起为什么这套"华语名主持人丛书"的开篇之作是他的书时,白岩松笑着回应说:"为什么开篇作是我?与大家的各种联想、位置,都没有关系,可能因为我姓白,所以让我当了一回小白鼠。"《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是白岩松首次尝试由他人采访而整理出来的访谈录,记录着他二十年在央视的心路历程,更反映了这个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这种出书形式对于白岩松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而对于我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30日,趁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七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颁奖会的机会,我特意拜会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梁衡早年在内蒙古日报和光明日报当过记者,任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我曾冒味写信向他求书,不想他很快就给我寄来了6大本,并且在每本的扉页上都亲笔写下了"蒋剑翔同志指正"的谦词,字写得漂亮极了。第一次见面,我们  相似文献   

4.
一次,我去采访一个厂长。不知为什么,初次见面厂长就对我很冷淡。凭着记者特有的涵养,一来二去,我终于和这位厂长搞熟了。于是我直率地提出了个问题:似乎您不喜欢记者,为什么?厂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讲了件事:有位记者曾经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便提出要在厂里买台电冰箱。厂长以出厂价格,给他弄了一台。当时没有付钱。过了一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  相似文献   

5.
长云同志: 来信收到。信中提出了两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一是“如何学会在新闻中运用背景材料?”二是“报道中可不可以加上作者自己的议论?”据我所知,对这两个问题,见仁见智,新闻界的一些同志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当我提笔给你写信的时候,首先得申明一句,我所讲的仅为一人之言,完全是探讨性的,并且愿意同大家继续讨论。关于新闻中背景材料的运用,我认为,恰当地运  相似文献   

6.
我想当记者     
姜爱东 《军事记者》2012,(11):70-70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干企业家,我的理想是当新闻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做记者的通讯员,不是好通讯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委会都可列席参加。在一些人看来.记者的职业是最超脱的,闲云野鹤,东南西北,信笔所至,名利双收。也有人觉得,记者的胸膛包着一颗正义的心,当弱者受了委屈时,不找法院找记者;也有人把记者当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刀笔吏”。有人问我怎么想,我答不出,因为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就是想当记者。今年初,外地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给我来信说他写了上百篇稿子没有发表.问他能不能当记者.还说要不要给编辑部送礼。  相似文献   

7.
零度风格     
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总是有不同类型的女人给我写信、打电话或发手机短信息。其实,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不过是在一些生活细节上,把握得比较别致而已。比如,我的头发一丝不苟,我的皮鞋一尘不染。烟酒我是基  相似文献   

8.
1987年7月7日,我就"南京事件"会见记者,并公开了战场记录.此事一方面得到了全国赞同,另一方面也招致猛烈的非难和攻击.我收到大量的非难电话及信件(约70封).非难攻击者都是匿名的,无论如何查询都是冒名的人,写信人用的也是假名字.我公开了住所姓名,在电视上露面,但为什么这些人却隐姓埋名呢?还有,那些自称为"赤报队"、"爱国青年联合会"的人对我的恐吓更甚于其他人.  相似文献   

9.
来信调查是报社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媒体与读者互动的一种好方式。所谓来信调查,就是从读者来信中进行选题,由记者进行调查核实,采写成报道,对某些行为实施监督的方式。读者来信反映的问题,往往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反映者大多是弱势群体。我在驻地记者岗位上工作已有11个年头,经历了上百次来信调查采写,在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中,遇到过许多威胁和攻击。在调查采访前,记者就要做好思想准备,采写中更需字斟句酌,慎之又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对来信调查采写如何把握好“度”,谈点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言说: 有些年青的记者问我:你写的人物为什么那么感人?我想,首先因为我爱他。记者爱他,读者才会爱他.……一个记者,不仅要到现场采访,如果有条件,最好能亲身投身进去,亲自去观察、体验生活.这样写出的稿件,要比间接谈的真切感人得多.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所谓"公民记者"的时代,我们为什么写新闻?新闻若只是传递信息,那么,记者与一个同样可以传递信息的非记者何异?又与一部足以全息摄像的机器何异?人不是机器,因而,新闻也应该充满人的思考、人的温度.名记者郭玲春特别强调新闻写作中的那个"我",甚至于"常常不加掩饰地表露自己的倾向.有时按捺不住,会直白地呼叫、张扬我的观点."①今天,很多新闻难以打动人、震撼人,原因无他,就是来自记者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不够强大、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12.
昌庆旭 《图书情报知识》2008,(5):107-108,106
2008年清明节刚过没几天,我从电子邮箱里收到毛相骞先生的来信,他说:"你给梁建洲先生写信的那一年是鼠年,今年又值鼠年.图书馆事业发展得愈加先进和完善,但是经历过那些往事的人已愈来愈少,程焕文教授的<文华情怀>还在继续进行,我希望令尊的事迹能出现在<文华情怀>的栏目上."笔者特撰此文,谨追忆先父昌少骞与文华图专之渊源,并缅怀图书馆界的前辈们.  相似文献   

13.
我这个名字近年来散见于全国不少报端。于是,许多热心的同志给我写信,尤其是青年朋友的来信较多,要我谈一谈“经验”。其实,我在新闻战线上是个“大龄新兵”。虽然今年已交47岁,可文化素质差,只读过小学6年级。置身于一个小小的中堡村,一年之中也能上稿百余篇,秘诀究竟在那儿呢?我回顾了一下近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在一次演讲中说,不知道大家为什么把他看做一个国学家,一个哲学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许多的徽号,他殊不敢受.因此,他郑重声明:"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梁先生之所以说自己是"问题中人",是因为他一生都在留心问题,然后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有问题占据在他的心里.诚如他所言:"虽问题有转变而前后非一,但半生中一时期都有一个问题没有摆脱,由此问题移入彼问题,由前一时期进到后一时期.从起初到今天,常常在研究解决问题,而解决不完,心思之用亦欲罢不能,只好由它如此."这就是梁漱溟所走的一条路,在问题中成就今天的自己.  相似文献   

15.
高小定 《今传媒》2007,(10):40-41
一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聚会.一大桌子人,其中有公务员、有在企业当员工的,还有一位记者.刚入座不久,一个在政府里做事的小头目就冲那位做记者的朋友说道:"你们记者现在自以为很牛?可你知道我们在下面说你们什么吗?说出来你可不要生气哦!我们说记者是苍蝇,碰到了也不能往死里打,一旦打死,就会招来一群.因此,我们现在对付记者,都是给塞点甜头,然后哄他赶紧走."  相似文献   

16.
一位记者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他访问一位基层干部,请他谈一件事情。开头,这位基层干部谈得兴致勃勃,可是后来呢,他越谈越没有兴味了,最后竟然是应付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是嫌记者光听不记。在他看来,记者不记,就是不听,自己说了也没用。还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党委召开的布置中心工作的会议上,有位记者去参加了,可是在会上他光听不记,这使参加会议的人感到诧异,使主持会议的同志也感到有点不满意。可见,在社会上,记者的“记”,被人们看作是  相似文献   

17.
他走了,我新闻界的挚友汪应祥,已经走了整整两年。在这些日子里,我经常想起他,也常常在梦里与他相会。我很少梦见亲人,竟然在梦里见他不下5次,每每都泪湿枕巾。我们之间10多年的感情和友谊,终生难忘。他一走,我就说要写写他,可一拖就是两年。这期间,每当我提起笔来,他那真诚的言谈、真诚的待人、真诚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常常是还未下笔,泪已潸然,以致难以握笔。我曾多次想过,我已是被判了“死刑”的人了,为什么不让我走,而让他走了?为什么老天爷就让这世上的好人早早夭折呢?……在他走了两年之际,我说…  相似文献   

18.
来这里就是上香的 "我这次拿了2500元钱,上香花了1800."张平元是记者在长途汽车上遇到的游客.他不认为五台山有什么好玩的,虽然他每年都要到五台山两三次.他和几个同事此次都是到五台山上香的.  相似文献   

19.
用身体验才能用心体会中央电视台一名记者在"新春走基层"中,曾坐火车再转长途汽车跟拍一个小姑娘从北京回河南老家,她陪小姑娘聊了一路.第二天,那个小姑娘给她发短信说,"谢谢你陪了我一天,让旅途不那么孤单.我以为记者只会问问题不会聊天,原来你们也会聊天呀."这个例子挺让人感慨.记者会跟家里人、朋友、同事聊天,可为什么一拿起话筒就不会了呢?关键在于关注点放在哪儿?关心的是片子,还是采访对象?是把采访对象当作关心的主体,还是只当成报道中的论据?  相似文献   

20.
现场采访记者是现场新闻报道的主宰者 ,他的表现如何 ,直接关系到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现场报道的成败。一个好的现场采访记者 ,在向观众传达新闻事实的同时 ,总能够给人一种真诚和智慧的感觉 ,而一个蹩脚的现场采访记者往往给观众留下一种做作、迟钝无知的印象 ,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就大打折扣。应该说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较其他新闻媒体的现场报道和传统意义上的影视新闻具有更大的难度 ,因而对现场记者自身的素质和采访业务技能要求就更高。一、电视报道的现场主持人仅仅是个记者 ,不是任何一级的官员或执法者 ,他的职责是反映观众心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